【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传导扬声器及其磁路组件
[0001]本申请是2018年09月1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11056052.5、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母案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08日提交的中国申请NO.201810015581.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0003]本申请涉及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尤其涉及骨传导扬声器中的磁路组件。
技术介绍
[0004]骨传导扬声器能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通过人体组织及骨头传导入耳蜗,使使用者听到声音。相对于气传导扬声器通过振膜带动空气振动产生声音,骨传导振动扬声器需要带动使用者的软组织及骨头进行振动,因而其所需要的机械功率较高。提高骨传导扬声器的灵敏度能够使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效率更高,从而输出更大的机械功率。提高灵敏度对于功率要求较高的骨传导扬声器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磁路组件,磁路组件产生第一全磁场,磁路组件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传导扬声器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产生第一全磁场,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第一磁性元件;第一导磁元件,所述第一导磁元件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上表面;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导磁元件的上表面;第三导磁元件,所述第三导磁元件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上表面;其中,所述第三导磁元件被配置为抑制所述第一全磁场的场强泄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磁元件,所述第二导磁元件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三导磁元件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以使得所述第三导磁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磁元件形成一腔体,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一导磁元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侧壁形成磁间隙,所述磁间隙用于容置所述骨传导扬声器的音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侧壁,所述音圈连接所述第二侧壁,且所述音圈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形成侧缝,所述第三导磁元件穿过所述侧缝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一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磁元件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侧壁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孔状结构,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磁间隙外的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磁间隙内的支架连杆,所述音圈连接所述支架连杆,所述支架连杆的四周设置一个或多个杆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与所述第一孔状结构对应,并贯穿所述第一孔状结构,以使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廖风云,齐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