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角消影背光智能灯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24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的灯镜仅有灯与镜的组合,无法避免灯条边缘处产生的阴影而设计了一种转角消影背光智能灯镜,包括:镜体,设置有轨迹为圆角矩形的环形透光带;外圈灯带安装支架,沿着透光带外圈设置在镜体背面;内圈灯带安装支架,沿着透光带内圈设置在镜体背面;折角挂片,至少两片,设置在镜体棱角对应的外圈灯带安装支架背面,与外圈灯带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第一LED灯带,设置在外圈灯带安装支架内环;电控盒,设置在内圈灯带安装支架的环内,与镜体的背面固定连接,内置控制电路和触摸开关,触摸开关对应的镜体正面设置有开关印记,触摸开关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与LED灯带电连接。带电连接。带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角消影背光智能灯镜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角消影背光智能灯镜。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家庭都会在浴室内安装灯镜,以便于梳妆打扮.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不同功能的浴用灯镜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智能化的产品逐步走向人们的视线中。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浴用灯镜仍然存在着功能较为单一、安全性能低、耗电量大等缺点。
[0003]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灯镜前梳妆打扮的时候,需要校准自己的形态,但是却因为现有灯镜通常采用垂直灯条的形式而产生了边缘阴影加重的问题,导致使用者无法准确的对自己的仪容进行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针对现有的灯镜仅有灯与镜的组合,无法避免灯条边缘处产生的阴影而设计了一种转角消影背光智能灯镜。
[0005]一种转角消影背光智能灯镜,包括:
[0006]镜体,设置有轨迹为圆角矩形的环形透光带;
[0007]外圈灯带安装支架,沿着透光带外圈设置在镜体背面;
[0008]内圈灯带安装支架,沿着透光带内圈设置在镜体背面;
[0009]折角挂片,至少两片,设置在镜体棱角对应的外圈灯带安装支架背面,与外圈灯带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0010]第一LED灯带,设置在外圈灯带安装支架内环;
[0011]电控盒,设置在内圈灯带安装支架的环内,与镜体的背面固定连接,内置控制电路和触摸开关,触摸开关对应的镜体正面设置有开关印记,触摸开关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与LED灯带电连接。
[0012]通过外圈灯带安装支架和内圈灯带安装支架形成背部反光区域,通过外圈灯带安装支架上的第一LED灯带发射光线,通过漫反射的方式透过环形透光带,使最终光线柔和均一。
[0013]折角挂片使得圆角过度的外圈灯带安装支架能够避免无法安装到墙面上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圆角处的异性模具的生产,通过组合的方式方便生产使用。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镜体透光带表面喷砂,形成喷砂层,喷砂层大小与透光带面积相匹配。
[0015]喷砂能够进一步的优化光线照射。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镜体的背面反光层上蚀刻有网格状校准透光层;
[0017]内圈灯带安装支架的内圈安装有第二LED灯带;第二LED灯带与电控盒电连接;
[0018]当有进一步校准使用者自身的衣着或形体的需求时,通过操作触摸开关,第二LED
灯带发光,透过漫反射的方式,光线穿过网格状校准透光层在镜体正面形成光线网格,为使用者提供基准线,辅助使用者校准自己的身态。
[0019]作为优选,所述的镜体安装的墙面,贴设一层反光层,反光层的大小与内圈灯带安装支架相匹配。反光层能够增加反射效率避免镜体中间处的校准透光层光线弱的问题。
[0020]作为优选,所述的折角挂片呈三角形,斜边上开设有两个T形槽,第一个T形槽的T字顶边与折角挂片顶边平行;第二个T形槽的T字顶边与折角挂片顶边垂直。对称设置的T形槽便于安装使用。
[002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消除传统灯镜边缘的阴影,避免阴影导致使用者校准身态时出现无法看清的问题;同时本技术提供网格状校准透光层,能够在镜面上映射出LED灯光,辅助使用者校准。
附图说明
[0022]图1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3]图2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4]图3本技术的背视图;
[0025]图4本技术的折角挂片示意图;
[0026]图5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27]图中:1、镜体,2、环形透光带,3、开关印记,4、电控盒,5、外圈灯带安装支架,6、内圈灯带安装支架,7、第一LED灯带,8、第二LED灯带,9、折角挂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0029]本技术中所述的触摸开关和控制电路等技术特征如无特殊说明,均能够从常规的商业途径采购获得,或者以常规的方法取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不做进一步的具体展开详述。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的一种转角消影背光智能灯镜,包括:
[0032]镜体1,设置有轨迹为圆角矩形的环形透光带2;
[0033]外圈灯带安装支架5,沿着透光带外圈设置在镜体1背面;
[0034]内圈灯带安装支架6,沿着透光带内圈设置在镜体1背面;
[0035]折角挂片9,至少两片,设置在镜体1棱角对应的外圈灯带安装支架5背面,与外圈灯带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
[0036]第一LED灯带7,设置在外圈灯带安装支架5内环;
[0037]电控盒4,设置在内圈灯带安装支架6的环内,与镜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内置控制电路和触摸开关,触摸开关对应的镜体1正面设置有开关印记3,触摸开关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与LED灯带电连接。
[0038]通过外圈灯带安装支架5和内圈灯带安装支架6形成背部反光区域,通过外圈灯带安装支架5上的第一LED灯带7发射光线,通过漫反射的方式透过环形透光带2,使最终光线
柔和均一。
[0039]折角挂片9使得圆角过度的外圈灯带安装支架5能够避免无法安装到墙面上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圆角处的异性模具的生产,通过组合的方式方便生产使用。
[0040]所述的镜体1透光带表面喷砂,形成喷砂层,喷砂层大小与透光带面积相匹配。
[0041]喷砂能够进一步的优化光线照射。
[0042]所述的镜体1的背面反光层上蚀刻有网格状校准透光层;
[0043]内圈灯带安装支架6的内圈安装有第二LED灯带8;第二LED灯带8与电控盒4电连接;
[0044]当有进一步校准使用者自身的衣着或形体的需求时,通过操作触摸开关,第二LED灯带8发光,透过漫反射的方式,光线穿过网格状校准透光层在镜体1正面形成光线网格,为使用者提供基准线,辅助使用者校准自己的身态。
[0045]所述的镜体1安装的墙面,贴设一层反光层,反光层的大小与内圈灯带安装支架6相匹配。反光层能够增加反射效率避免镜体1中间处的校准透光层光线弱的问题。
[0046]如图4所示的折角挂片9呈三角形,斜边上开设有两个T形槽,第一个T形槽的T字顶边与折角挂片9顶边平行;第二个T形槽的T字顶边与折角挂片9顶边垂直。对称设置的T形槽便于安装使用。
[004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角消影背光智能灯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体,设置有轨迹为圆角矩形的环形透光带;外圈灯带安装支架,沿着透光带外圈设置在镜体背面;内圈灯带安装支架,沿着透光带内圈设置在镜体背面;折角挂片,至少两片,设置在镜体棱角对应的外圈灯带安装支架背面,与外圈灯带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第一LED灯带,设置在外圈灯带安装支架内环;电控盒,设置在内圈灯带安装支架的环内,与镜体的背面固定连接,内置控制电路和触摸开关,触摸开关对应的镜体正面设置有开关印记,触摸开关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与LED灯带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角消影背光智能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体透光带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锋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洛弗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