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665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涉及供电系统领域,包括外圈导槽和中间回转机构,所述中间回转机构中间贯穿开设有中心出线孔,中间回转机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骨架,骨架下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内圈导槽固定板,内圈导槽固定板外侧固定连接有内圈导槽,内圈导槽左侧靠后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拖链出线口,第二拖链出线口后侧固定连接第二拖链,第二拖链远离第二拖链出线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圈导槽,第二拖链设置在内圈导槽外侧,内圈导槽左侧靠前的位置固定连接第一拖链出线口,第一拖链出线口前侧固定连接第一拖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拖链和第二拖链,从而可以布置大电流对应的电缆。从而可以布置大电流对应的电缆。从而可以布置大电流对应的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电系统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电磁兼容实验室转台一般多用圆盘中心出线供电或者单拖链拖链盘面供电系统,给被测物供电,信号线等各种线缆,尤其在新能源,需要大电流,原有圆盘中心出线和单拖链盘面供电系统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新的需求。现有的转台只有圆盘中心出线和单拖链盘面供电系统,空间有限,碰到大电流的线无法从圆盘中心出线,或者单拖链盘面供电系统空间不够,单拖链盘面供电系统空间有限造成各种线缆相互挤压,造成线缆受损。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转台只有圆盘中心出线和单拖链盘面供电系统,空间有限,碰到大电流的线无法从圆盘中心出线,或者单拖链盘面供电系统空间不够,单拖链盘面供电系统空间有限造成各种线缆相互挤压,造成线缆受损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包括外圈导槽和中间回转机构,所述中间回转机构中间贯穿开设有中心出线孔,中间回转机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骨架,骨架下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内圈导槽固定板,内圈导槽固定板外侧固定连接有内圈导槽,内圈导槽左侧靠后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拖链出线口,第二拖链出线口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拖链,第二拖链远离第二拖链出线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圈导槽,第二拖链设置在内圈导槽外侧,内圈导槽左侧靠前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拖链出线口,第一拖链出线口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拖链,第一拖链远离第一拖链出线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圈导槽右侧末端,第一拖链设置在外圈导槽内侧。
[0007]优选的,所述外圈导槽前侧末端开设有第一入线孔,外圈导槽位于第一入线孔底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外圈导槽固定支架,外圈导槽右侧末端开设有第二入线孔,外圈导槽位于第二入线孔底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外圈导槽固定支架,外圈导槽固定支架远离外圈导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型片。
[0008]优选的,左前侧所述骨架中间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架。
[0009]优选的,多个所述骨架按中间回转机构的圆周等间距排列。
[0010]优选的,多个所述内圈导槽固定板按内圈导槽的圆周等间距排列。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拖链与外圈导槽固定连接的位置靠近第一入线孔。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拖链与外圈导槽固定连接的位置靠近第二入线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
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设置第一拖链和第二拖链,形成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可以在拖链内布置大电流对应的电缆,给实验室测试增加可测产品多样性;
[0015]2、通过设置中间回转机构、第一拖链和第二拖链,在不改变转台尺寸和不改变转台运动轨迹的情况下,合理用转台空间,合理利用转台盘面多余位置,增加出线方式;
[0016]3、第一拖链和第二拖链是绝缘材料,没有金属摩擦,适合于使用在往复运动的场合,第一拖链和第二拖链内设置的链节、内部分隔和竖隔片,便于安装和维修,运动时噪音低、耐磨,还能保护好线缆,成本低,实用,可在电磁兼容实验室推广和接受。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双拖链工作位置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双拖链

20
°
和380
°
位置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为:
[0021]101、中间回转机构;102、中心出线孔;103、内圈导槽固定板;104、骨架;105、第二拖链;106、定型片;107、内圈导槽;108、第二拖链出线口;
[0022]201、第一拖链出线口;202、导流架;203、第一拖链;204、外圈导槽;205、第一入线孔;206、外圈导槽固定支架;207、第二入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4]参照图1

3所示,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包括外圈导槽204和中间回转机构101,所述中间回转机构101中间贯穿开设有中心出线孔102,中间回转机构1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骨架104,骨架104下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内圈导槽固定板103,内圈导槽固定板103外侧固定连接有内圈导槽107,内圈导槽107左侧靠后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拖链出线口108,第二拖链出线口108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拖链105,第二拖链105远离第二拖链出线口1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圈导槽204,第二拖链105设置在内圈导槽107外侧,内圈导槽107左侧靠前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拖链出线口201,第一拖链出线口201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拖链203,第一拖链203远离第一拖链出线口2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圈导槽204右侧末端,第一拖链203设置在外圈导槽204内侧;
[0025]参照图1,外圈导槽204在工作时,放置在外接的转台上,中间回转机构101与外接的转台转盘连接,常规工作过程中先把线缆放入第一拖链203和第二拖链105中,整个装置的起始位置是使得第二拖链出线口108位于

20
°
角度的位置(如图2中左侧的图所示),转台转盘顺时针旋转时,则中间回转机构101顺时针旋转,

20
°
的位置作为起始位置,第一拖链203和第二拖链105和内圈导槽107通过中间回转机构101一起转动,通过外圈导槽204(固定不动)和定型片106(固定不动)、导流架202(随骨架104一起转动)对第一拖链203和第二拖链105进行定型,转动到380
°
角度的位置停止,从而实现

20
°
至380
°
的转动;
[0026]转台转盘逆时针旋转时,则中间回转机构101逆时针旋转,以380
°
角度的位置为起
始位置,第一拖链203和第二拖链105和内圈导槽107通过中间回转机构101一起转动,通过外圈导槽204(固定不动)和定型片106(固定不动)、导流架202(随骨架104一起转动)对第一拖链203和第二拖链105进行定型,回转到

20
°
角度的位置,从而实现380
°


20
°
的转动。
[0027]具体的,外圈导槽204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导槽(204)和中间回转机构(101),所述中间回转机构(101)中间贯穿开设有中心出线孔(102),中间回转机构(1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骨架(104),骨架(104)下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内圈导槽固定板(103),内圈导槽固定板(103)外侧固定连接有内圈导槽(107),内圈导槽(107)左侧靠后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拖链出线口(108),第二拖链出线口(108)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拖链(105),第二拖链(105)远离第二拖链出线口(1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圈导槽(204),第二拖链(105)设置在内圈导槽(107)外侧,内圈导槽(107)左侧靠前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拖链出线口(201),第一拖链出线口(201)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拖链(203),第一拖链(203)远离第一拖链出线口(2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圈导槽(204)右侧末端,第一拖链(203)设置在外圈导槽(204)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兼容实验室用大转台双拖链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导槽(204)前侧末端开设有第一入线孔(205),外圈导槽(204)位于第一入线孔(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龙宗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宏精电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