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气排放的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662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气排放的降噪装置,包括排放管道和循环水池,排放管道的一端与氮气罐连接,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在循环水池内,循环水池用于为制氧机降温。通过将氮气排放在用于给制氧机降温的循环水池中,利用循环水池对氮气排放进行降噪,不仅能把氮气排放的声音通过水池几乎消音掉,还能中和水中的高含氧量,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概率。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气排放的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排放
,具体是一种氮气排放的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氮降温的原理是液态变为气态的时候发生物理液化反应,液化反应吸热所以降温。
[0003]在使用液氮作为制冷方式进行换热时,由于热交换会有部分高纯氮收集,多余高纯氮需要排空,在排空过程中会产生超过200dB以上噪声,严重影响公司及周边厂区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气排放的降噪装置,在氮气排放时进行降噪,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0005]本技术的一种氮气排放的降噪装置,包括排放管道和循环水池,排放管道的一端与氮气罐连接,排放管道外设隔音棉侧层,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在循环水池内,循环水池用于为制氧机降温。
[0006]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池包括水泵、制冷设备和循环水管,循环水管的两端与循环水池连接,水泵串接在循环水管上,制冷设置用于为循环水管降温。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氮气排放的降噪装置,通过将氮气排放在用于给制氧机降温的循环水池中,利用循环水池对氮气排放进行降噪,不仅能把氮气排放的声音通过水池几乎消音掉,还能中和水中的高含氧量,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如下:1

循环水池、11

接头、12

循环水管、13

水泵、14

制冷设备、2

排放管道、3

氮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一般来说,装卸车运输氮气的时候,即便是卸货后,罐中依然会残存一些低温液氮,直接对地排放影响周围空气也会造成巨大噪音。因此本实施例的一种氮气排放的降噪装置,包括排放管道2和循环水池1,排放管道2外设隔音棉侧层,排放管道2的一端与氮气罐3连接,循环水池1的底部设有接头11,排放管道2的另一端设置在循环水池1的接
头11上,循环水池1用于为制氧机降温。
[0012]循环水池1包括水泵13、制冷设备14和循环水管12,循环水管12的两端与循环水池1连接,水泵13串接在循环水管12上,制冷设置用于为循环水管12降温。
[0013]本技术的一种氮气排放的降噪装置,通过将氮气排放在用于给制氧机降温的循环水池1中,利用循环水池1对氮气排放进行降噪,不仅能把氮气排放的声音通过水池几乎消音掉,还能中和水中的高含氧量,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001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气排放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放管道和循环水池,排放管道的一端与氮气罐连接,排放管道外设隔音棉侧层,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设置在循环水池内,循环水池用于为制氧机降温。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建生晋冠杰
申请(专利权)人:伊川宏源气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