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592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涉及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设有用于供料的震动盘,所述震动盘的后侧设有用于暂时存料的塑胶空壳伺服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检测机构和封装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检测机构和封装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形成自动化的装配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3.0MM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的装配、检测、包装的全自动化,提高了产能,改善了产品品质。品质。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3.0MM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是一种常用的连接器,通常在电源、汽车音箱、汽车车灯上有广泛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3.0MM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包括塑胶空壳、耳扣端子、PIN针端子以及铁壳部件,3.0MM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目前组装、检测、包装不能做到全自动化,依赖人工进行,效率低、品质参差不齐,难以保障大批量生产的品质;
[0004]另外目前3.0MM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人工装配,难以保证两边耳扣高低一致,容易造成平面度不良,产品不良率高;不良品靠人工目视挑选,难以剔除不良品,导致不良品容易混入产品中,因此影响整个生产批次产品的品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间距双排 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解决了目前3.0MM 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人工装配,难以保证两边耳扣高低一致,容易造成平面度不良,产品不良率高;不良品靠人工目视挑选,难以剔除不良品,导致不良品容易混入产品中,因此影响整个生产批次产品的品质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设有用于供料的震动盘,所述震动盘的后侧设有用于暂时存料的塑胶空壳伺服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检测机构和封装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检测机构和封装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形成自动化的装配设备。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安装在震动盘之后,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包括拨料机构A、错位机构A、插PIN针模组A和压合机构A,所述拨料机构A安装在工作台上且靠近震动盘的位置,所述错位机构A安装在拨料机构A的前侧,所述拨料机构A与错位机构A 并列设置,所述插PIN针模组A安装在工作台上,位于错位机构A工位之后,所述压合机构A安装在工作台上,位于插PIN针模组A工位之后。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装配机构之后,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包括错位机构C、插PIN针模组B、压合机构B、错位机构B、拨料机构B和直线送料器,所述错位机构C、插PIN针模组B、压合机构B、错位机构B、拨料机构B和直线送料器均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错位机构C位于插PIN针模组B工位之前,所述压合机构B位于插 PIN针模组B工位之后,所述错位机构B位于压合机构B工位之后,所述拨料机构B位于错位机构B工位之后,所述直线送料器位于拨料机构B工位之后。
[0009]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安装在第二装配机构之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错位机构D、插耳扣模组A、插耳扣模组B、耳扣折料机构、排不良机构、CCD检测模组、吸取盖装配模组和CCD检测模组,所述错位机构D、插耳扣模组A、插耳扣模组B、耳扣折料机构、排不良机构、CCD检测模组、吸取盖装配模组和CCD检测模组均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错位机构D位于插耳扣模组A工位之前,所述插耳扣模组B位于插耳扣模组A工位之后,所述耳扣折料机构位于插耳扣模组B工位之后,所述排不良机构位于耳扣折料机构工位之后,所述CCD检测模组位于排不良机构工位之后,所述吸取盖装配模组位于CCD检测模组工位之后,所述CCD检测模组位于吸取盖装配模组工位之后。
[0010]优选的,所述封装机构安装在检测机构之后,所述封装机构包括包装模组,所述包装模组位于CCD检测模组工位之后,所述包装模组安装在工作台最外侧。
[0011]优选的,所述吸取盖装配模组包括铁壳装配机构和预整形定位机构,所述预整形定位机构位于铁壳装配机构之前。
[0012]优选的,所述拨料机构A包括拨料气缸、拨料滑架、拨料滑块和拨料杆,所述拨料滑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拨料滑块滑动安装在拨料滑架上,所述拨料气缸安装在拨料滑架上,所述拨料气缸活塞端用于推动拨料滑块在拨料滑架上滑动,所述压合机构A包括直线气缸和装夹器具,所述直线气缸通过安装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装夹器具活动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直线气缸用于驱动装夹器具。
[0013]优选的,所述耳扣折料机构包括折料架、折料气缸和折料夹具,所述折料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折料气缸安装在折料架上,所述折料夹具安装在折料气缸的活塞端。
[0014]优选的,所述吸取盖装配模组包括吸取架,吸取气缸和吸取头,所述吸取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吸取气缸安装在吸取架上,所述吸取气缸下设有吸取头,所述CCD检测模组包括CCD镜头和周转座,所述周转座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CCD镜头活动安装在周转座上。
[0015]优选的,所述预整形定位机构包括整形架、整形气缸、调节块和定位块,所述整形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整形气缸安装在整形架后侧,所述调节块滑动安装在整形架前侧,所述整形气缸上设有定位块。
[00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适用于3.0MM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实现3.0MM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的装配、检测、包装的全自动化,提高了产能,改善了产品品质,基于模仿人工操作原理,采用全自动微电脑控制,人机界面控制及操作,气缸驱动,精密凸轮传动,配有使用寿命 10年以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中吸取盖装配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中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中直线送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中包装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中插PIN针模组的结构示意
图;
[0024]图7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中耳扣折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中压合机构A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中铁壳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中预整形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中CCD检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30]图13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31]图中标号:1、震动盘;2、拨料机构A;201、拨料气缸;202、拨料滑架;203、拨料滑块;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设有用于供料的震动盘(1),所述震动盘(1)的后侧设有用于暂时存料的塑胶空壳伺服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检测机构和封装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检测机构和封装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形成自动化的装配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安装在震动盘(1)之后,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包括拨料机构A(2)、错位机构A(3)、插PIN针模组A(4)和压合机构A(5),所述拨料机构A(2)安装在工作台上且靠近震动盘(1)的位置,所述错位机构A(3)安装在拨料机构A(2)的前侧,所述拨料机构A(2)与错位机构A(3)并列设置,所述插PIN针模组A(4)安装在工作台上,位于错位机构A(3)工位之后,所述压合机构A(5)安装在工作台上,位于插PIN针模组A(4)工位之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装配机构之后,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包括错位机构C(16)、插PIN针模组B(21)、压合机构B(18)、错位机构B(22)、拨料机构B(7)和直线送料器(6),所述错位机构C(16)、插PIN针模组B(21)、压合机构B(18)、错位机构B(22)、拨料机构B(7)和直线送料器(6)均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错位机构C(16)位于插PIN针模组B(21)工位之前,所述压合机构B(18)位于插PIN针模组B(21)工位之后,所述错位机构B(22)位于压合机构B(18)工位之后,所述拨料机构B(7)位于错位机构B(22)工位之后,所述直线送料器(6)位于拨料机构B(7)工位之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双排SMT针座连接器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安装在第二装配机构之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错位机构D(17)、插耳扣模组A(8)、插耳扣模组B(9)、耳扣折料机构(10)、排不良机构(11)、CCD1检测模组(12)、吸取盖装配模组(13)和CCD检测模组(14),所述错位机构D(17)、插耳扣模组A(8)、插耳扣模组B(9)、耳扣折料机构(10)、排不良机构(11)、CCD1检测模组(12)、吸取盖装配模组(13)和CCD检测模组(14)均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错位机构D(17)位于插耳扣模组A(8)工位之前,所述插耳扣模组B(9)位于插耳扣模组A(8)工位之后,所述耳扣折料机构(10)位于插耳扣模组B(9)工位之后,所述排不良机构(11)位于耳扣折料机构(10)工位之后,所述CCD1检测模组(12)位于排不良机构(11)工位之后,所述吸取盖装配模组(13)位于CCD1检测模组(12)工位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蓝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