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及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19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及鞋,其可在落地时抑制过度旋前以提高脚的稳定性,并且可缓和经由用于提高稳定性的构件向鞋的穿着者的后跟部传递的局部冲击。鞋底包括主体部及后跟保持部。后跟保持部位于主体部的与接地面相反的一侧,至少从内脚侧保持脚的后跟部。主体部包括低硬度部及高硬度部。高硬度部由比形成低硬度部的泡沫材硬的泡沫材形成。后跟保持部由比形成低硬度部的泡沫材及形成高硬度部的泡沫材都硬的树脂形成。在后脚部的内脚侧,低硬度部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后跟保持部与高硬度部之间。硬度部之间。硬度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底及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及鞋。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公开了鞋底及鞋的文献,有日本专利特开2016

59555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06/120749号、国际公开第2007/122722号、国际公开第2010/038266号、日本专利第5875168号公报及国际公开第2010/049983号。
[0003]日本专利特开2016

59555号公报所公开的鞋底的中间底(middle sole)包括后端区域、内侧区域及外侧区域。后端区域支撑包括跟骨下端在内的脚的内侧后端及脚的外侧后端。后端区域在一部分或全部区域中,下层与上层相互层叠。相较于下层,上层的压缩刚性小。
[0004]国际公开第2006/120749号所公开的鞋底包括中间底、外底(outer sole)、变形元件及连结构件。变形元件配置在外底与中间底之间。变形元件包括从后脚部的中心朝向周缘开口的弯曲变形构件。在弯曲变形构件所具有的下板部与上板部之间,安装有在被压缩时一边变形一边蓄积排斥力的橡胶样或鞘样的压缩变形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其中前脚部、中脚部及后脚部在脚长方向上相连地设置,所述前脚部支撑脚的脚趾部与踩踏部,所述中脚部支撑脚的脚心部,所述后脚部支撑脚的后跟部,且所述鞋底包括:主体部,具有接地面;以及后跟保持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接地面相反的一侧,至少从内脚侧保持脚的后跟部,所述主体部包括:低硬度部,由泡沫材形成;以及高硬度部,从所述低硬度部观察而位于与所述后跟保持部相反的一侧,由比形成所述低硬度部的泡沫材硬的泡沫材形成,所述后跟保持部由比形成所述低硬度部的泡沫材及形成所述高硬度部的泡沫材都硬的树脂形成,在所述后脚部的内脚侧,所述低硬度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后跟保持部与所述高硬度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高硬度部与所述低硬度部直接接触,且当从脚长方向观察所述中脚部与所述后脚部的边界位置时,在所述低硬度部、所述高硬度部及所述后跟保持部彼此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区域的脚宽方向中央,所述低硬度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为所述高硬度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的20%以上且5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后跟保持部包括内脚侧保持部,所述内脚侧保持部与脚的后跟部的周侧面中的内脚侧的部分相向,且所述内脚侧保持部包括内脚侧下侧壁部及内脚侧上侧壁部,所述内脚侧下侧壁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中的内脚侧接合,所述内脚侧上侧壁部从所述内脚侧下侧壁部的脚宽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以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式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后跟保持部还包括外脚侧保持部,所述外脚侧保持部与脚的后跟部的周侧面中的外脚侧的部分相向,且所述外脚侧保持部包括外脚侧下侧壁部及外脚侧上侧壁部,所述外脚侧下侧壁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中的外脚侧接合,所述外脚侧上侧壁部从所述外脚侧下侧壁部的脚宽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以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式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中在所述中脚部与所述后脚部的边界位置,所述内脚侧保持部的脚宽方向的尺寸比所述外脚侧保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浩基北本桂士玉越佑司矢野晴嗣益本真吾竹村周平西村裕彰阪上直树仲谷政刚中山和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