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位多相流喷淋解决小排汽量的冷却塔防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600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低位多相流喷淋解决小排汽量的冷却塔防冻系统,包括中压缸、低压缸、凝汽器、冷却塔及鼓风风机;中压缸的出口经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与低压缸的入口相连通,低压缸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的汽侧相连通,冷却塔的水池循环水出口与凝汽器的水侧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水侧出口与冷却塔的高位喷淋口相连通,鼓风风机的出口与凝汽器的水侧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冷却塔的低位喷淋口相连通,冷却塔中的填料位于低位喷淋口与高位喷淋口之间,该系统能够解决填料及冷却塔冻结的问题。该系统能够解决填料及冷却塔冻结的问题。该系统能够解决填料及冷却塔冻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位多相流喷淋解决小排汽量的冷却塔防冻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火力发电技术调峰领域,涉及一种高低位多相流喷淋解决小排汽量的冷却塔防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在为我们提供大量清洁电力同时,也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力供应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配合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发展需要,以及峰谷差的日益增大,火力发电机组参与调峰的次数及对其品质的要求均大幅提高,电网要求电厂提升供热季的调峰能力。
[0003]目前北方极寒地区大多数供热机组已实施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可兼顾供热需求与频繁的调峰需求,通过大幅度减少低压缸进汽量,仅保留小部分冷却蒸汽流量,提升机组供热能力的同时使得低压缸几乎不做功,从而实现热负荷的提升和电负荷的降低。而供热机组多处于北方极寒地区,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时,机组排汽量大幅度减少,冬季兼顾供热的同时还需解决冷却塔防冻等问题,若循环水喷淋上塔则必然存在填料及冷却塔冻结的问题;若选择循环水不上冷却塔,仅在循环水池自然冷却,则必然造成循环水温度上升、机组运行背压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低位多相流喷淋解决小排汽量的冷却塔防冻系统,该系统能够解决填料及冷却塔冻结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高低位多相流喷淋解决小排汽量的冷却塔防冻系统包括中压缸、低压缸、凝汽器、冷却塔及鼓风风机;
[0006]中压缸的出口经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与低压缸的入口相连通,低压缸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的汽侧相连通,冷却塔的水池循环水出口与凝汽器的水侧入口相连通,凝汽器的水侧出口与冷却塔的高位喷淋口相连通,鼓风风机的出口与凝汽器的水侧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冷却塔的低位喷淋口相连通,冷却塔中的填料位于低位喷淋口与高位喷淋口之间。
[0007]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并联连通。
[0008]冷却塔的水池循环水出口经循环水泵与凝汽器的水侧入口相连通。
[0009]凝汽器的水侧出口经第三阀门与鼓风风机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冷却塔的低位喷淋口相连通。
[0010]凝汽器的水侧出口经第四阀门与冷却塔的高位喷淋口相连通。
[0011]冷却塔中的填料位于低位喷淋口与高位喷淋口之间。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所述的高低位多相流喷淋解决小排汽量的冷却塔防冻系统在具体操作时,当处于供热初末期或纯凝期,机组排汽量足够大,环境温度较高,机组防冻压力较小时,循环水继续维持高位喷淋,通过冷却塔及填料带走循环水热量;当机组在极寒期,防冻
压力大时,使循环水进入低位喷淋口,不通过冷却塔填料,减少循环水换热面积,缓解冷却塔的防冻压力;当环境温度不够低,循环水低位喷淋无法正常带走循环水热量造成背压上升时,则通过鼓风风机将冷空气与循环水汇合为气液两相流,提高循环水的散热效率,兼顾机组运行背压的前提下,解决机组冷端防冻问题,提高综合调节能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为中压缸、2为低压缸、3为凝汽器、4为鼓风风机、5为循环水泵、6为冷却塔、7为第一阀门、8为第二阀门、9为第三阀门、10为第四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高低位多相流喷淋解决小排汽量的冷却塔防冻系统包括中压缸1、低压缸2、凝汽器3、鼓风风机4、循环水泵5、冷却塔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及第四阀门10;
[0018]中压缸1的出口经第一阀门7及第二阀门8与低压缸2的入口相连通,低压缸2的排汽口与凝汽器3的汽侧相连通,冷却塔6的水池循环水出口经循环水泵5与凝汽器3的水侧入口相连通,凝汽器3的水侧出口经第四阀门10与冷却塔6的高位喷淋口相连通,凝汽器3的水侧出口经第三阀门9后与鼓风风机4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再与冷却塔6的低位喷淋口相连通,冷却塔6中的填料位于低位喷淋口与高位喷淋口之间。第一阀门8为调节阀,第二阀门7为蝶阀。
[0019]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
[0020]当处于供热初末期或纯凝期,机组排汽量足够大,环境温度较高,机组防冻压力较小时,打开第一阀门7,关闭第二阀门8,此时低压缸2的排汽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打开第四阀门10,关闭第三阀门9,鼓风风机4不工作,循环水保持高位喷淋,通过冷却塔6带走循环水热量;
[0021]当机组在极寒期,供热量增加时,关闭第一阀门7,调整第二阀门8的开度,保留少量冷却蒸汽带走低压缸2的鼓风热量,低压缸2的排汽量大幅度减少,防冻压力大,关闭第四阀门10,打开第三阀门9,使循环水进入低位喷淋口,不通过填料,通过减少循环水换热面积,缓解冷却塔6的防冻压力;
[0022]当环境温度不够低,循环水低位喷淋无法正常带走循环水热量造成背压上升时,可进一步启动鼓风风机4,将冷空气与循环水汇合为气液两相流,进入低位喷淋口,从而提高循环水的散热效率。
[0023]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兼顾机组运行背压的前提下,解决机组冷端防冻问题,提高系统综合调节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位多相流喷淋解决小排汽量的冷却塔防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压缸(1)、低压缸(2)、凝汽器(3)、冷却塔(6)及鼓风风机(4);中压缸(1)的出口经第一阀门(7)及第二阀门(8)与低压缸(2)的入口相连通,低压缸(2)的排汽口与凝汽器(3)的汽侧相连通,冷却塔(6)的水池循环水出口与凝汽器(3)的水侧入口相连通,凝汽器(3)的水侧出口与冷却塔(6)的高位喷淋口相连通,鼓风风机(4)的出口与凝汽器(3)的水侧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冷却塔(6)的低位喷淋口相连通,冷却塔(6)中的填料位于低位喷淋口与高位喷淋口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位多相流喷淋解决小排汽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雒青黄嘉驷马汀山杨荣祖谢天翟鹏程穆祺伟于龙文王宏武王耀文王汀万超张奔谢羽梁舒婷苏连超惠美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