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管端头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5904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管端头封堵装置,属于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泵管端头封堵装置,包括两端贯通呈筒状、一端部一侧壁开设贯穿该侧壁的开缝的引管,箍设在引管另一端部外侧面上的卡箍,以及活动连接在引管上、与开缝相匹配的挡板;引管远离开缝的端部与泵管端头相配合;当挡板完全插至开缝上时,挡板的内端面与引管内腔相匹配,挡板的外端部的外径大于引管内腔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管端头封堵装置结构及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取材方便且造价低廉、减小后续清理作业量及作业难度、提高作业面的整洁性。提高作业面的整洁性。提高作业面的整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管端头封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泵管端头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梁板混凝土设计标号与墙板柱混凝土设计标号不同,且混凝土标号相差较大时色差相应的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混凝土标号不同所以墙板柱与梁板不可同时浇筑,需将墙板柱浇筑后再进行梁板浇筑,因此墙板柱连续浇筑过程中泵管移动频率较大,且泵管移动必须要从板面上部经过,移动过程中泵管内的混凝土余料遗撒至板面是不可避免的;混凝土遗撒至板面后因钢筋较多难以清理,因混凝土标号相差较大板面拆模后会在顶板上显示出明显的不规则形状的色差严重影响混凝土表面观感。
[0003]现有封堵技术阀门底部无支撑装置,因遗洒至装置的混凝土自重较大,时间过久装置损坏可能性大,且挡板多设计为横向固定取装,浇筑过程中容易与柱钢筋产生刮蹭影响施工,且容易减少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4]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及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取材方便且造价低廉、减小后续清理作业量及作业难度、提高作业面的整洁性的泵管端头封堵装置。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泵管端头封堵装置,其中,包括两端贯通呈筒状、一端部一侧壁开设贯穿该侧壁的开缝的引管,箍设在所述引管另一端部外侧面上的卡箍,以及活动连接在所述引管上、与所述开缝相匹配的挡板;
[0007]所述引管远离所述开缝的端部与泵管端头相配合;
[0008]当所述挡板完全插至所述开缝上时,所述挡板的内端面与所述引管内腔相匹配,所述挡板的外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引管内腔的内径。
[0009]安装时,将引管远离开缝的端部套接在泵管端头,通过卡箍进行紧固,即完成了装置与泵管端头的连接固定,使用时,调整挡板与开缝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挡板对引管内腔相对应端部的打开或封闭;当需要浇筑时,将挡板抽出至开缝外,由泵管内涌出的流态混凝土流经引管后进行浇筑,不对施工造成影响,同时还可以控制挡板部分抽出至开缝外,从而控制浇筑尺寸及浇筑速度;当需要移动泵管时,将挡板完全插至开缝上,由于此时挡板的外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引管内腔的内径,即可将挡板卡于开缝内,且同时挡板可将引管内腔完全封闭,防止混凝土余料遗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小后续清理作业量及作业难度,提高作业面的整洁性。
[0010]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引管包括开口相对、半圆筒形的两个半引管,即筒状的引管沿轴线方向剖开即为两个半引管,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半引管之间的连接件,使用时,使用连接件将半筒形的两个半引管连接固定形成筒状;两个所述半引管开口端一
端部沿周向相对应各开设一个子开缝,所述子开缝内端部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半引管中部,当两个所述半引管安装到位时,两个子开缝对齐形成所述开缝,优选的,子开缝内端面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半引管中心处,使得两个子开缝对齐形成开缝时,两个子开缝内端点之间的距离为引管该处的直径,使得挡板完全插入开缝时,便于实现所述挡板的内端面与所述引管内腔相匹配。
[0011]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泵管端部不同的外径尺寸设置引管内径,使得安装时半引管与泵管端部完全贴合,方便引管与泵管端部进行连接,同时提高连接固定效果。
[0012]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连接件至少与其中一个所述述半引管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使两个半引管的开口端设置连接件的一端之间完全打开,进一步方便引管与泵管端部进行连接。
[0013]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连接件设置为螺栓,所述半引管靠近所述子开缝的端部外侧面设有与所述螺栓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套,安装时,两个所述半引管上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内螺纹套的轴线共线,制作时,可取螺母作为内螺纹套使其与半引管焊接连接即可,结构及制作简单,取材方便且造价低廉。
[0014]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连接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在所述半引管的开口端两端各设置一个。
[0015]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半引管包括中心线共线、沿中心线方向依次相接的上引管和下引管,所述下引管的内径大于所述上引管内径,所述卡箍与所述上引管相配合,所述子开缝开设在所述下引管上。
[0016]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半引管还包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上引管远离所述下引管的端部边缘处的箍环。
[0017]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子开缝远离所述上引管的一侧,提高子开缝处的结构强度。
[0018]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挡板包括一端完全倒圆角处理形成凸圆弧面的挡板本体,所述凸圆弧面的半径与所述半引管开设所述子开缝处的半径相等,结构简单,方便制作。
[0019]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其中一个所述半引管外侧面位于相对应的所述子开缝内端处设有挂钩,所述挡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本体一侧靠近所述凸圆弧面处的连接块,以及开设在所述连接块上、与所述挂钩相配合的挂孔,需要封闭引管相对应端部时,将挡板上的挂孔挂接于挂钩上,然后以挂钩与挂孔相配合处为圆心转动挡板,使其贯穿开缝并使得挡板内端面与引管内壁接触配合,可以提高挡板与引管的连接效果,进一步,使用时,所述挂钩的开口方向向上,可以进一步提高挡板与引管的连接效果,减小挡板脱落的风险。
[0020]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挡板还包括设置所述挡板本体远离所述凸圆弧面端部的手柄,结构简单,方便扳动挡板,优选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挡板本体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挂孔位置相对,即与挡板发生转动处之间的距离最大,根据远距离省力的原理,可以实现省力。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调整挡板与开缝的相对位置,可实现挡板对引管内腔相对应端部的打开或封闭,即实现正常浇筑作业或防止混凝土余料遗撒的
封堵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小后续清理作业量及作业难度,提高作业面的整洁性;本技术可以根据泵管端部不同的外径尺寸设置引管内径,使得安装时半引管与泵管端部完全贴合,方便引管与泵管端部进行连接,同时提高连接固定效果;设置挂钩,可以进一步提高挡板与引管的连接效果,减小挡板脱落的风险,同时,挂钩为开放式,方便挡板的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去掉卡箍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为:1、引管;10、半引管;101、上引管;102、下引管;103、子开缝;104、挂钩;105、箍环;106、内螺纹套;11、连接件;2、挡板;21、挡板本体;22、凸圆弧面;23、连接块;24、挂孔;25、手柄;3、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6]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是:一种泵管端头封堵装置,其中,包括两端贯通呈筒状、一端部一侧壁开设贯穿该侧壁的开缝的引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管端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贯通呈筒状、一端部一侧壁开设贯穿该侧壁的开缝的引管(1),箍设在所述引管(1)另一端部外侧面上的卡箍(3),以及活动连接在所述引管(1)上、与所述开缝相匹配的挡板(2);所述引管(1)远离所述开缝的端部与泵管端头相配合;当所述挡板(2)完全插至所述开缝上时,所述挡板(2)的内端面与所述引管(1)内腔相匹配,所述挡板(2)的外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引管(1)内腔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管端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管(1)包括开口相对、半圆筒形的两个半引管(10),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半引管(10)之间的连接件(11);两个所述半引管(10)开口端一端部沿周向相对应各开设一个子开缝(103),所述子开缝(103)内端部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半引管(10)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管端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1)至少与其中一个所述述半引管(10)之间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管端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为螺栓,所述半引管(10)靠近所述子开缝(103)的端部外侧面设有与所述螺栓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套(106),安装时,两个所述半引管(10)上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内螺纹套(106)的轴线共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管端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闯李迪安张向宇王仲勋黄羽王晓平李根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