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867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其中,运动鞋底包括中底和连接在中底下表面的大底;大底包括:第一大底,从前脚掌外侧边缘以连续的S形状弯曲延伸至前脚掌的内侧边缘;第二大底,沿着后脚跟后侧边缘的区域设置;中底包括设置在触地面的防滑部,从前脚掌外侧边缘以连续的S形状弯曲延伸至足弓,直至延伸至后脚跟的内侧边缘;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由防滑部覆盖前脚掌的区域在中底的触地面上形成,第三凹槽由防滑部覆盖足弓的区域在中底的触地面上形成,第四凹槽由防滑部覆盖后脚跟的区域在中底的触地面上形成。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鞋底提供足够摩擦力和回弹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轻鞋底重量,提高鞋底本体的保护性与轻便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0001]本技术涉及鞋子
,特别涉及一种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鞋底是一双鞋子最重要的部件,其不仅起到最主要的防护作用,且鞋子的弹性、防滑性及舒适度都取决于鞋底的结构及材料。
[0003]现有的运动鞋的鞋底大多采用MD、RB、EVA等材料制成的多层粘接或者单层的实心结构,这样鞋底具备一定的柔性和弹性,起到减震的作用,或者通过鞋底直接设置成减震结构,从而缓解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但是,在不同的运动环境下对运动鞋的性能是有不同的需求,例如,在马拉松比赛中对运动鞋的轻便性和耐磨性能的需求是首要的,在徒步越野的环境中对运动鞋的支撑性能的需求是首要的。如果一味的采用避震、减震结构进行缓冲,或者通过材料的选择以改变鞋底重量,这样的改进所达到的效果是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在鞋底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和回弹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轻鞋底重量,提高鞋底本体的舒适性与轻便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便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所述大底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第一大底,对应覆盖前脚掌区域设置,从前脚掌外侧边缘以连续的S形状弯曲延伸至前脚掌的内侧边缘,以覆盖在所述中底的触地面;所述第一大底的表面设置第一防滑纹理;第二大底,对应覆盖后脚跟区域设置,沿着后脚跟后侧边缘的区域设置,以覆盖在所述中底的触地面;所述第二大底表面设置第二防滑纹理;所述中底包括:设置在触地面的防滑部,从前脚掌外侧边缘以连续的S形状弯曲延伸至足弓,直至延伸至后脚跟的内侧边缘;所述防滑部的表面设置第三防滑纹理;所述运动鞋底还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以及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由所述防滑部覆盖前脚掌的区域在所述中底的触地面上形成,所述第三凹槽由所述防滑部覆盖足弓的区域在所述中底的触地面上形成,所述第四凹槽由所述防滑部覆盖后脚跟的区域在所述中底的触地面上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纹理由若干个弧形凸条依次排布而形成,所述若干个弧形凸条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所述第二防滑纹理由若干个波浪形凸条依次排布而形成,所述若干个波浪形凸条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所述第三防滑纹理由若干个弧形凸条依次排布而形成,所述若干个弧形凸条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防滑纹理的每个所述弧形凸条与形成所述第二防滑纹理的每个波浪形凸条的触地端外缘基本齐平;形成所述第三防滑纹理的每个弧形凸条的触地端外缘基本齐平,且高度低于形成所述第一防滑纹理的每个所述弧形凸条的触地端外缘、以及形成所述第二防滑纹理的每个波浪形凸条的触地端外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底、第二大底均为超轻橡胶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扬阮果清王峰樊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乔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