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574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6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电缆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支撑部包括滑道梁,滑道梁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一滑轮转动连接,第一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滑道梁支撑第一滑轮,第一滑轮沿滑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第一支架移动。采用本申请的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可使电缆移动装置与顺槽串车保持相对距离,及时撤回收放电缆,不受巷道的底鼓、巷帮鼓帮、垮冒等情况的影响,降低由电缆拖地、损伤而引起安全事故的概率。降低由电缆拖地、损伤而引起安全事故的概率。降低由电缆拖地、损伤而引起安全事故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0001]本申请涉及煤矿综采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顺槽串车是井下开采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安放各种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电缆通常通过电缆移动装置进行安放,靠轮式移动。但是,煤层煤矿采深不断加深,煤层压力越来越大,巷道经常出现底鼓、巷帮鼓帮、垮冒的情况,导致电缆移动装置行走困难,随着工作面回采推进,工作面与顺槽串车之间距离缩短,而电缆移动装置与顺槽串车之间无法保持相对距离,不能及时回撤收放电缆,造成电缆拖地,引起电缆损伤,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
[0005]所述支撑部包括滑道梁,所述滑道梁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
[0006]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所述滑道梁支撑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沿所述滑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支架移动。
[0007]可选的,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二滑轮;
[0008]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固定连接;
[0009]所述滑道梁包括底板和由底板的边沿朝向同向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支撑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道支撑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共同带动所述第一支架移动。
[0010]可选的,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和第二支架;
[0011]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边框、第四边框和第二托辊轴,所述第三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辊轴用于支撑电缆;
[0012]所述第一滑道支撑所述第三滑轮,所述第二滑道支撑所述第四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共同带动所述第二支架移动。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滑轮上开有第一V槽,所述第二滑轮上开有第二V槽,所述第三滑轮上开有第三V槽,所述第四滑轮上开有第四V槽;
[0014]所述第一滑道插入所述第一V槽和第三V槽,所述第二滑道插入所述第二V槽和第四V槽。
[0015]可选的,所述移动部还包括固定组件;
[0016]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一连接板、第二固定杆、第二连接板和连接杆;
[0017]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托辊轴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开有第一通孔;
[0018]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托辊轴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开有第二通孔;
[0019]所述连接杆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垂直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分别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间距。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一托辊筒,所述第二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二托辊筒。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三托辊轴,所述第三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三托辊筒;
[0022]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四托辊轴,所述第四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托辊轴上套设有第四托辊筒。
[0023]可选的,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上分别开有开口朝向靠近所述底板的第一倾斜豁口,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五托辊轴,所述第五托辊轴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倾斜豁口,所述第五托辊轴上套设有第五托辊筒;
[0024]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上分别开有开口朝向靠近所述底板的第二倾斜豁口,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托辊轴平行设置的第六托辊轴,所述第六托辊轴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二倾斜豁口,所述第六托辊轴上套设有第六托辊筒。
[0025]可选的,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与所述滑道梁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位于所述滑道梁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板远离所述滑道梁的一端开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定位板远离所述滑道梁的一端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滑道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悬挂在巷道顶部。
[002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总成,包括连接件和如上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
[0027]所述滑道梁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滑道梁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背离巷道顶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上开有多个安装孔,相邻所述滑道梁通过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
[002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0029]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及电缆移动装置总成,电缆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支撑部包括滑道梁,滑道梁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一滑轮转动连接,第一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滑道梁支撑第一滑轮,第一滑轮沿滑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第一支架移动,可使电缆移动装置与顺槽串车保持相对距离,及时撤回收放电缆,不受巷道的底鼓、巷帮鼓帮、垮冒等情况的影响,降低由电缆拖地、损伤而引起安全事故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缆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缆移动装置的主视图;
[0032]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缆移动装置的左视图;
[0033]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缆移动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3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缆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
[0036]所述支撑部包括滑道梁11,所述滑道梁11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
[0037]其中,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21和第一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221,所述滑道梁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和移动部;所述支撑部包括滑道梁,所述滑道梁沿巷道的延伸方向悬挂在巷道顶部;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用于支撑电缆的第一托辊轴,所述滑道梁支撑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沿所述滑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支架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固定连接;所述滑道梁包括底板和由底板的边沿朝向同向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支撑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道支撑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共同带动所述第一支架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还包括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边框、第四边框和第二托辊轴,所述第三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边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滑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托辊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辊轴用于支撑电缆;所述第一滑道支撑所述第三滑轮,所述第二滑道支撑所述第四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共同带动所述第二支架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上开有第一V槽,所述第二滑轮上开有第二V槽,所述第三滑轮上开有第三V槽,所述第四滑轮上开有第四V槽;所述第一滑道插入所述第一V槽和第三V槽,所述第二滑道插入所述第二V槽和第四V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一连接板、第二固定杆、第二连接板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托辊轴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设置的两端均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江王洪民何潜一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