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模块及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571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力模块及热泵系统,其中水力模块包括底板、侧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换热器;第一支架与底板连接;第二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挡板与侧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三支架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且与第三挡板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换热器位于侧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围合形成的安装空间内,换热器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换热器通过保温层与安装空间定位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换热器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效果,而且采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依次安装的结构,安装时不会损伤保温层,降低了损坏率。降低了损坏率。降低了损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力模块及热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泵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水力模块及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水力模块的换热器一般采用紧固件与支架固定连接。但是,采用上述连接方式,支架与换热器之间为刚性连接,在热泵系统工作时,支架与换热器的连接处会产生噪声;而且受力点均在紧固件上,对支架的刚度要求较高,固定较重的换热器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晃动,容易对管路造成损伤;并且紧固件压入支架时会对保温棉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力模块,支架与换热器之间通过保温层接触定位,对换热器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作用,而且安装时不会损伤保温层,提升了安装效率。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水力模块的热泵系统。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力模块,包括:底板;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第一支架,与所述底板连接;第二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侧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三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且与所述第三挡板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换热器,位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换热器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保温层与所处侧板、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定位配合。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力模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通过设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组合形成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固定于侧板和底板之间并且形成安装空间,换热器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提高了换热器保温的可靠性;换热器通过保温层与支架组件沿三个方向上的板面进行抵接,保温层具有一定的压缩量,使得换热器能够稳定地定位于安装空间内,保证了换热器安装的稳定性,而且保温层能够对换热器进行缓冲,提升了换热器的减振降噪效果,而且采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依次安装的结构,安装时不会损伤保温层,降低了损坏率,提升了安装效率。本实施例通过侧板和支架组件使换热器的受力点能够较为均匀地分散在各个受力面,降低了支架组件的刚度要求,提升了换热器安装的可靠性,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换热器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折边。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三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三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三折边,所述第三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折边和所述第三折边固定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10mm至20mm。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温层采用海绵、泡沫或橡胶材料制成,或通过发泡成型。
[0016]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热泵系统,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水力模块。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泵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力模块,水力模块通过设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组合形成的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固定于侧板和底板之间并且形成安装空间,换热器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提高了换热器保温的可靠性;换热器通过保温层与支架组件沿三个方向上的板面进行抵接,保温层具有一定的压缩量,使得换热器能够稳定地定位于安装空间内,保证了换热器安装的稳定性,而且保温层能够对换热器进行缓冲,提升了换热器的减振降噪效果,而且采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依次安装的结构,安装时不会损伤保温层,降低了损坏率,提升了安装效率。本实施例通过侧板和支架组件使换热器的受力点能够较为均匀地分散在各个受力面,降低了支架组件的刚度要求,提升了换热器安装的可靠性,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水力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水力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的主视图;
[0025]图5为图1中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1中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3中第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热泵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号:
[0030]水力模块1000;
[0031]底板100;
[0032]侧板200;
[0033]换热器300;
[0034]第一支架400;第一支撑板410;第一安装板411;第一折边412;第二支撑板420;第二安装板421;第二折边422;
[0035]第二支架500;第一挡板510;第三折边511;第三安装板512;第二挡板520;第四安装板521;第三挡板530;避让缺口531;
[0036]第三支架600;第四折边610;
[0037]水泵700;
[0038]电控盒800;
[0039]膨胀罐900;
[0040]室外机2000;室外壳体2100;蒸发器2300;压缩机2400;气液分离器2500;分隔板2600;出风网罩2700;
[0041]脚垫30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第一支架,与所述底板连接;第二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侧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三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且与所述第三挡板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换热器,位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换热器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保温层与所述侧板、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定位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换热器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当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