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式微生物灌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566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负压式微生物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壳体、试验壳体顶面开设有连通孔,试验壳体顶面设置有营养液筒和混合液筒,营养液筒和混合液筒关于连通孔对称设置,营养液筒和混合液筒底部外壁均连通有一个滴灌机构,两滴灌机构底部通过旋塞阀连通,旋塞阀底面连通有导管,试验壳体内腔底面设置有恒温箱,恒温箱内设置有试样,滴灌机构包括软管,两软管的顶端分别与混合液筒和营养液筒底部连通,软管与混合液筒和营养液筒底部连通处连通有关断阀,软管由上至下依次连通有通气管、加药三通接头、滴斗和流量调节器;通气管的进气端与软管外壁连通,通气管的进气端与外界气体连通,加药三通接头连通有加药滴管。加药三通接头连通有加药滴管。加药三通接头连通有加药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式微生物灌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地基处理与加固
,特别是涉及负压式微生物灌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土木工程地基处理与加固领域中,基于水泥、石灰或化学浆材的灌浆技术是一种极为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微生物灌浆则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加固技术。与传统胶凝材料相比,具有黏性低、流动性好、渗透性强、反应速率和胶结强度可调控、环境污染少等优势,属于低能耗、低排放材料。目前实验室内进行实验的灌浆方式较少,且大部分依赖于蠕动泵等灌浆设备,目前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基于此认识,技术人提出一种负压式灌浆装置,可有效提高灌浆效果,简化实验流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式微生物灌浆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负压式微生物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壳体、所述试验壳体顶面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试验壳体顶面设置有营养液筒和混合液筒,所述营养液筒和混合液筒关于所述连通孔对称设置,所述营养液筒和混合液筒底部外壁均连通有一个滴灌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负压式微生物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壳体(1)、所述试验壳体(1)顶面开设有连通孔(2),所述试验壳体(1)顶面设置有营养液筒(3)和混合液筒(4),所述营养液筒(3)和混合液筒(4)关于所述连通孔(2)对称设置,所述营养液筒(3)和混合液筒(4)底部外壁均连通有一个滴灌机构,两所述滴灌机构底部通过旋塞阀(5)连通,所述旋塞阀(5)底面连通有导管(6),所述试验壳体(1)内腔底面设置有恒温箱(7),所述恒温箱(7)内设置有试样,所述导管(6)与所述试样位置对应;所述滴灌机构包括软管(8),两所述软管(8)的顶端分别与所述混合液筒(4)和营养液筒(3)底部连通,所述软管(8)与所述混合液筒(4)和营养液筒(3)底部连通处连通有关断阀(9),所述软管(8)由上至下依次连通有通气管(10)、加药三通接头(11)、滴斗(12)和流量调节器;所述通气管(10)的进气端与所述软管(8)外壁连通,所述通气管(10)的进气端与外界气体连通,所述加药三通接头(11)连通有加药滴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微生物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包括连接筒(14),所述连接筒(14)设置在所述恒温箱(7)内,所述连接筒(14)外壁与所述恒温箱(7)内壁抵接,所述连接筒(14)内设置有试样筒(15),所述试样筒(15)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开放设置,所述试样筒(15)的底面固接有滤纸层(16),所述试样筒(15)内设置有试样本体(17),所述试样筒(15)顶部外壁设置有支撑座(18),所述支撑座(18)外壁与所述连接筒(14)顶面抵接,所述连接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桥伍硕果李小华曾宪桃严名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