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用户的主动接合的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用户的选定肌肉的主动接合的椅。
技术实现思路
[0002]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在权利要求书部分中描述,该权利要求书部分通过引用并入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
[000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于由下部椅支承的上部椅,该上部椅包括:适于托起用户的坐骨结节的座,其中水平上部椅枢转轴线是上部椅和下部椅之间的唯一枢转互连部。
[000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部椅包括背部,并且水平上部椅枢转轴线在座上方且在背部的前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座向上延伸的背部,背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座具有21
°
的可枢转运动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座向上延伸的背部,上部椅枢转轴线在背部的前方。在一些实施例中,座包括用于托起用户的坐骨结节的骨盆窝、在骨盆窝的前方接合用户的后部大腿的大腿垫,以及将骨盆窝和大腿垫互连以允许大腿垫相对于骨盆窝的顺应性偏转的大腿浮凸,上部椅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座向上延伸并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背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适于由下部椅支承的上部椅,所述上部椅包括:适于托起用户的坐骨结节的座,其中水平上部椅枢转轴线是所述上部椅和所述下部椅之间的唯一枢转互连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上部椅包括背部,并且所述水平上部椅枢转轴线在所述座上方且在所述背部的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椅,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座向上延伸的背部,所述背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座具有21
°
的可枢转运动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椅,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座向上延伸的背部,所述上部椅枢转轴线在所述背部的前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座包括用于托起用户的坐骨结节的骨盆窝、在所述骨盆窝的前方接合所述用户的后部大腿的大腿垫,以及将所述骨盆窝和所述大腿垫互连以允许所述大腿垫相对于所述骨盆窝的顺应性偏转的大腿浮凸,所述上部椅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座向上延伸并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背部垫组件,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由下部背部支承件支承,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可枢转以相对于胸部支承件和所述骨盆窝移动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大腿垫相对于所述骨盆窝向下枢转不超过45
°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骨盆窝将所述用户的坐骨结节定位在所述上部椅枢转轴线下方。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大腿浮凸分布并减小定位在所述大腿浮凸上方的所述用户的后部大腿的部分上的压力。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上部椅的进入状态包括所述大腿垫相对于所述骨盆窝向下枢转并且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和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相对于所述骨盆窝向后枢转;并且所述椅的接合状态包括所述大腿垫相对于所述骨盆窝向上枢转并且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和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相对于所述骨盆窝向前枢转。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部椅,其中,当所述椅处于所述接合状态时,所述大腿垫在所述用户的后部大腿上施加动态压力以激活所述用户的大腿中的肌肉,并从而帮助所述用户以中立姿势自然地利用和平衡所述用户的躯干、脊柱和骨盆。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部椅,其中,当所述椅处于所述接合状态时,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在所述用户的骶骨上施加动态压力以抵抗所述用户的骨盆的向后旋转。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部椅,椅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大腿垫偏压到进入位置的大腿复位弹簧和将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偏压到所述进入位置的骶骨复位弹簧。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围绕滑动下部背部枢转轴线可枢转且可滑动地安装到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并且下部背部支承部件的枢转移动在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上施加垂直于骶骨滑动枢转轴线的线性力,以在进入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骶骨滑动枢转轴线是水平的并且与由所述用户施加到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的压力中心重合,使得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围绕所述骶骨滑动枢转轴线自由枢转,以将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定向到所述用户
的骶骨的角度。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部椅,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骨盆窝下方的滑轮,在相对端处互连到所述大腿垫和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的嵌套缆线,所述嵌套缆线在所述滑轮上方延伸,使得由所述用户坐在所述骨盆窝中引起的在所述骨盆窝上的向下力在所述嵌套缆线中生成张力,以将所述大腿垫和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中的各个枢转到所述接合状态。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围绕所述上部椅枢转轴线的下方和后方的后枢转轴线枢转;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包括下部背部凸轮表面,所述后枢转轴线延伸穿过所述下部背部凸轮表面;所述嵌套缆线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并且所述嵌套缆线接合所述下部背部凸轮表面,使得所述嵌套缆线中的张力围绕所述后枢转轴线在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上生成力矩,以将所述背部垫组件的下部部分移动到所述接合位置。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下部背部支承件相对于所述后枢转轴线具有21
°
的可枢转运动范围。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上部椅包括围绕所述上部椅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下部椅的本体支承框架,所述本体支承框架在所述座下方和所述背部后方延伸,所述座由所述本体支承框架支承,所述背部的上部部分围绕胸部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本体支承框架枢转。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上部椅,进一步包括围绕水平臀部枢转轴线可枢转地互连到所述本体支承框架的大腿支承件,所述水平臀部枢转轴线在所述上部椅枢转轴线的下方和前方,所述大腿垫经由所述大腿垫下方的大腿垫滑动枢转轴线与所述大腿支承件互连,以允许所述大腿垫和所述大腿支承件之间的相对旋转和平移。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上部椅,其中:所述大腿支承件包括偏心地定位在所述臀部枢转轴线上的臀部凸轮表面;所述嵌套缆线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大腿支承件;并且所述嵌套缆线接合所述臀部凸轮表面,使得所述嵌套缆线中的张力围绕所述臀部枢转轴线在所述大腿支承件上生成力矩,以将所述大腿垫移动到所述接合位置。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上部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行程止挡件,以用于将所述本体支承框架围绕所述上部椅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轭架的总旋转限制到12
°
的总范围。22.一种椅,包括:下部椅,其包括限定竖直回转轴线的倾斜
‑
回转机构、轭架和在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与所述轭架之间延伸的柱;以及上部椅,其围绕水平上部椅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轭架,所述上部椅包括适于托起用户的坐骨结节的座。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椅,其中: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包括围绕所述回转轴线可旋转的四杆连杆机构,所述四杆连杆机构包括关于联接器曲线移动的联接器部件;并且所述柱的底端由所述联接器部件支承,以用于与所述联接器部件一起关于所述联接器曲线移动并围绕所述回转轴线旋转。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椅,其中,所述柱限定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成角度并且与所述回转轴线相交的纵向轴线。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椅,其中,所述柱相对于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锁定以防止围绕所述纵向轴线的旋转。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椅,其中,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为所述柱提供独立的回转和倾斜动作。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椅,其中,所述柱在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上的倾斜运动范围限制到相对于水平的80
‑
90
°
之间。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椅,其中,所述柱在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上的倾斜运动范围限制到相对于水平的82
‑
87
°
之间。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椅,其中,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允许柱围绕所述回转轴线回转360
°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椅,其中,所述柱是高度可调节的柱,允许调节所述轭架和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之间的距离。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椅,其中,所述高度可调节的柱适应尺寸在第5个百分位与第95个百分位之间的用户。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椅,其中,所述高度可调节的柱允许所述用户以大腿与躯干的角度在90
°
到130
°
的范围内的多个倾斜位置坐下。3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椅,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柱和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之间的用于控制所述柱在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上的倾斜运动速率的阻尼器,以及在所述轭架和所述上部椅之间的用于控制所述上部椅围绕上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轭架的倾斜运动速率的阻尼器。3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椅,其中,所述下部椅进一步包括所述倾斜
‑
回转机构安装到其上的底座,以及将所述底座支承在底板上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