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15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包括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落料通道,设置于壳体的内腔中,连通壳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通道壁上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进风腔和排风腔,相互隔离设置于壳体和落料通道之间,进风腔与进风口连通,排风腔与排风口连通;进气孔设置于进风腔的腔壁上,排气孔设置于排风腔的腔壁上。该除尘分离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落料通道及相隔离的进风腔和排风腔,实现运输物料和分离粉尘工序在不同的腔体内进行,并保证了净化风的纯净度及提高了除尘效果。保证了净化风的纯净度及提高了除尘效果。保证了净化风的纯净度及提高了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膜制造干燥和除尘设备
,具体为一种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具有机械强度高、光学性能好、电绝缘性能佳、使用温度宽及耐化学腐蚀性强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镀铝、各种保护膜、离型膜、各种光学薄膜等领域。而在高端离型膜和保护膜产品中,对聚酯薄膜中的晶点和异物点有更高的要求。造成晶点与异物点的主要原因:在管道运输、螺旋混料和高温干燥过程中,聚酯切片因摩擦产生粉尘料和低分子析出物较多,且在高温熔融过程中聚酯切片还会发生水解和降解。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1231159A公开了一种色母粒除碎屑装置,包括加料装置、除静电装置、碎屑分离装置、碎屑回收装置和风机,碎屑分离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将色母粒均匀分散的导流板,导流板由不锈钢丝网板及相对分设于丝网板两端的直角梯形阻挡板构成,丝网板与阻挡板的直角边呈锐角设置;导流板相对错位设置于碎屑分离装置内壁。
[0004]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敞开式碎屑分离装置内下层的碎屑及低分子析出物与上层的物料易直接接触,对除碎屑效果有消极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封闭式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
[0007]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
[0008]落料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连通所述壳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通道壁上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
[0009]进风腔和排风腔,相互隔离设置于所述壳体和落料通道之间,所述进风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排风腔与所述排风口连通;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进风腔的腔壁上,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排风腔的腔壁上。
[0010]进气孔的孔径小于物料的粒径,排气孔的孔径大于粉尘的粒径。落料通道为管道或由落料板和除尘装置内壁围设而成。
[0011]为了落料通道内物料的粉尘充分地被循环风吹起、悬浮带走,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落料通道的底壁,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落料通道的顶壁。
[0012]在除尘装置高度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加长物料在除尘装置内的停留时间,提高除尘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落料通道设置有至少一个弯折部。
[0013]为了实现运输物料和分离粉尘工序在不同的空腔内进行,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
述弯折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落料通道和壳体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若干个单元进风腔和单元排风腔,若干个所述单元进风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若干个所述单元排风腔与所述排风口连通。
[0014]为了优化进风腔和排风腔的结构达到最佳的除尘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第一夹套层和第二夹套层,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夹套层和第二夹套层之一的内腔连通若干个所述单元进风腔与所述进风口,另一的内腔连通若干个所述单元排风腔与所述排风口。
[0015]为了增大落料通道内物料的铺展面积,有利于增大物料与循环风的接触面积,除尘更加充分,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落料通道的底壁为平面。
[0016]为了消除物料因摩擦所带的静电,以免影响净化风分离吸附在物料表面的粉尘,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消静电装置,所述消静电装置包括原料输送管和设置于原料输送管内壁的消静电组件,所述消静电组件与外电源相连,所述原料输送管与所述除尘装置的进料口相连。
[0017]为了实现物料消静电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消静电组件包括离子针和连接所述原料输送管内壁的离子针座,所述离子针座为条状或环状,所述条状离子针座沿所述原料输送管轴向设置,所述环状离子针座沿所述原料输送管周向设置。
[0018]为了实现净化风和排尘风的流通,且始终保持净化风的纯净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设置有气体循环回路,所述气体循环回路包括离心风机、除湿器和气体过滤器,所述排风口设置有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排风口与所述气体循环回路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尘口设置有集尘罐。消静电装置的进料口与加料仓相连,加料仓的进料口与预干燥除尘装置相连。预干燥除尘装置包括卧式流化床,卧式流化床的进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设置有气体加热循环回路。
[0019]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20]该除尘分离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落料通道及相隔离的进风腔和排风腔,实现运输物料和分离粉尘工序在不同的腔体内进行,并保证了净化风的纯净度及提高了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技术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实施例1消静电装置内部的展开示意图;
[0022]图2是技术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实施例1除尘装置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技术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实施例1的流程图;
[0024]图4是技术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实施例2除尘装置的剖视图;
[0025]图5是技术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实施例2的流程图。
[0026]图中,1、除尘装置;1

A、进风腔;1

B、排风腔;2、消静电装置;3、气体循环回路;4、旋风分离器;5、加料仓;6、干燥储料塔;7、旋转下料阀;10、壳体;11、落料通道;12、隔板;21、离子针;22、离子针座;30、离心风机;31、除湿器;32、气体过滤器;40、集尘罐;100、外壳;
101、单元进风腔;102、单元排风腔;110、弯折部;111、第一夹套层;112、第二夹套层;113、进气孔;114、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3,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包括除尘装置1,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风口和排风口,除尘装置1内设置有落料通道11,通道壁上设置有进气孔113和排气孔114,落料通道11的端口分别与进料口和出料口连接,壳体10和落料通道11之间设置有相互隔离的进风腔1

A和排风腔1

B,进风腔1

A与进风口相连,排风腔1

B与排风口相连,进气孔113设置于落料通道11的底壁,排气孔114设置于落料通道11的顶壁,进气孔113与进风腔1

A连通,排气孔114与排风腔1

B连通。落料通道11由落料板和壳体10内壁围设而成,落料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包括除尘装置(1),所述除尘装置(1)包括:壳体(10),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落料通道(11),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腔中,连通所述壳体(10)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通道壁上设置有进气孔(113)和排气孔(114);进风腔(1

A)和排风腔(1

B),相互隔离设置于所述壳体(10)和落料通道(11)之间,所述进风腔(1

A)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排风腔(1

B)与所述排风口连通;所述进气孔(113)设置于所述进风腔(1

A)的腔壁上,所述排气孔(114)设置于所述排风腔(1

B)的腔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113)设置于所述落料通道(11)的底壁,所述排气孔(114)设置于所述落料通道(11)的顶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通道(11)设置有至少一个弯折部(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膜制造用聚酯切片的除尘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10)与所述壳体(10)之间设置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将所述落料通道(11)和壳体(10)之间的腔体分隔为若干个单元进风腔(101)和单元排风腔(102),若干个所述单元进风腔(101)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若干个所述单元排风腔(102)与所述排风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南庞泽涛盛增李义帮潘恩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慧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