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热耦合切缸热电联供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497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储热耦合切缸热电联供机组,基于进行了切缸改造的热电联供机组,中低压连通管的抽汽管道连接储热系统,储热系统连接热网循环水系统中;储热系统包括储热换热器、储热装置、储热装置进口阀门和储热装置出口阀门,储热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连接低压旁路管道以及中低压连通管的抽汽管道,储热换热器还连接储热装置,储热装置连接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连接混合换热器,储热换热器连接混合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储热耦合切缸协同调节方法增大机组热电比的调节上限,增大机组的热电运行域,能提高机组的电负荷调节能力,同时能提升供热能力;基于储热系统耦合切缸协同调节,极大地提高机组热电调节的灵活性和调节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热耦合切缸热电联供机组


[0001]本技术属于电站锅炉及汽轮机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热耦合切缸热电联供机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应对风、光等资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解决弃风、弃光难题2010年以来我国弃风率最高达17%以上,最近火电机组2.15亿千瓦的改造目标。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以锅炉低负荷稳燃、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等为代表的机组灵活性提升技术。此时,火电机组负荷响应速率大幅降低,20

30%负荷区间响应速率由1.5%Pe/min下降至1.0%Pe/min以下。
[0003]因此,在未来高频次宽负荷场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切缸机组的电负荷调节能力、提升供热能力和增加热电比调节上限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储热耦合切缸热电联供机组,通过对机组进行低压缸近零出力改造,并增设储热系统,储热系统和低压缸近零出力系统相互配合联合调节湿冷机组的热电负荷,增加了机组的电负荷调节能力,提升供热能力,增加热电比调节上限,增加了湿冷机组灵活性调节的手段和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耦合切缸热电联供机组,其特征在于,基于进行了切缸改造的热电联供机组,中低压连通管的抽汽管道连接储热系统,储热系统连接热网循环水系统中;储热系统包括储热换热器(7)、储热装置(15)、储热装置进口阀门(10)和储热装置出口阀门(11),储热换热器(7)的蒸汽入口连接中低压连通管的抽汽管道,储热换热器(7)还连接储热装置(15),储热装置(15)连接间壁式换热器(18),间壁式换热器(18)连接混合换热器(19),储热换热器(7)连接混合换热器(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耦合切缸热电联供机组,其特征在于,中低压连通管的抽汽管道至储热系统的蒸汽管路上设置阀门、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耦合切缸热电联供机组,其特征在于,中低压连通管的抽汽管道设置在中压缸至低压缸联通管道的阀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耦合切缸热电联供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为直接空冷机组或湿冷机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耦合切缸热电联供机组,其特征在于,储热装置包括冷区和热区,热区储存热的储热介质,冷区储存冷的储热介质,冷区的储热介质在储热换热器(7)中与蒸汽进行热交换吸热后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佳许朋江马汀山居文平程东涛吕凯李圣王春燕张建元薛朝囡石慧王妍林轶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