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4855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且底座内开设有集水腔,所述底座集水腔内设有废气管,所述废气管圆周面上等距设有多个进气管,所述底座上从上往下交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净化单元和第二净化单元,相邻的第一净化单元和第二净化单元之间设置有封闭单元,所述封闭单元与第一净化单元和第二净化单元相配合形成密闭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补水单元间歇性的补水,再配合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和底座集水腔,能够在对吸水珠进行充分补水的前提下,防止植株根系长时间浸没于水中,从而有效的保护了根系的安全,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靠性和实用性。靠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净化
,具体为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绿植的根系及土壤内的微生物能够有效的吸收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成分,且其净化量非常大,因此基于绿植的废气净化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现有的基于绿植的废气净化设备一般都会将绿植设在厂房的顶层,不仅能够用于对工厂的废气进行净化,而且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以及提升厂房绿化率,同时为了给顶层绿植进行有效的补水,会在土壤内填充有大量的吸水珠,通过吸水珠的缓慢出水来持续的对土壤进行补水。
[0004]但是由于吸水珠需要大量的补水才能够充分的吸取水分,同时吸水珠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吸取足够的水分,因此就需要对厂房顶层土壤进行大量的浇水,这会导致土壤内储蓄大量的水,从而造成绿植根系被泡烂而死亡,进而导致该装置无法正常的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通过第一净化单元和第二净化单元交替分布,同时配合底座上的集水腔,能够使得补水单元的喷出的水在第一净化箱、第二净化箱内流动,防止大量的水在植株根系和土壤内长时间蓄存,如此即可通过间歇性的补水来防止植物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受到损伤,保证了植株的安全以及使得吸水珠能够充分的吸收水分,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且底座内开设有集水腔,所述底座集水腔内设有废气管,所述废气管圆周面上等距设有多个进气管,所述底座上从上往下交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净化单元和第二净化单元,相邻的第一净化单元和第二净化单元之间设置有封闭单元,所述封闭单元与第一净化单元和第二净化单元相配合形成密闭空间,位于最上侧的所述第一净化单元上设有用于给第一净化单元和第二净化单元补充水分的补水单元。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包括设于底座上的第一净化箱,所述第一净化箱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分水箱,所述第一分水箱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分水孔,所述第一净化箱内填充有吸水珠,且第一净化箱内设有多个绿植单元,使得废气通过第一净化箱时,能够充分的与营养土和植株根系相接触,使得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能够被充分的净化吸收,提高了废气净化的效果,通过植株能够增加厂房的绿化率和美观性。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净化箱的内底壁为倒三角形,且其内底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使得第一净化箱内的水能够沿着第一净化箱的内底壁流入第一通孔中,防止有水在第一净化箱内滞留。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水箱的内底壁为三角形,使得水能够沿着第一分水箱内底壁
朝左右两侧流动,从而配合第一分水孔将水均匀的撒在下侧的第二净化箱中,提高了补水效果。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设置于第一净化箱上的第二净化箱,所述第二净化箱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且第二净化箱的内底壁为三角形,所述第二净化箱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分水箱,所述第二分水箱的内底壁为倒三角形,所述第二分水箱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分水孔,所述第二净化箱内填充有吸水珠,且第二净化箱内设有多个绿植单元,使得第二净化单元能够和第一净化单元相互配合以有效的提高了净化的效果和质量。
[0011]优选地,所述绿植单元包括设于吸水珠内的绿植盆,所述绿植盆内填充有营养土,所述营养土内设有植株,便于植株的放置和管理。
[0012]优选地,所述绿植盆为镂空设计,能够使得吸水珠中的水顺利的浸入营养土中,并且使得废气能够顺利的与植株根系相接触,从而保证了废气净化的效果。
[0013]优选地,所述补水单元包括设置于最上侧第一净化箱上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圆周面上等距设有多个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自由端设有位于顶板下侧的喷水头,能够对吸水珠进行充分的补水。
[0014]优选地,所述封闭单元包括定位柱、密封罩,定位柱通过定位孔与密封罩相连接,且定位柱设于第一净化箱或第二净化箱顶部,所述密封罩设于第一净化箱或第二净化箱底部,使得废气能够逐层穿过各个第一净化箱和第二净化箱,防止废气向四周扩散,保证了净化的效果和质量。
[0015]优选地,所述密封罩为透明色,使得植株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照,并且使得人们能够清晰的看到植株,提高了园区环境的美观性。
[0016]综上,本技术的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通过第一净化单元、第二净化单元和底座上集水腔相配合,使得水能够沿着第一净化箱、第一净化箱进行流动,再通过补水单元的间歇性放水,能够防止植株根系长时间浸没在水中,有效的保护了植株根系的安全,同时配合封闭单元,能够使得排出的废气逐层穿过各个第一净化箱和第二净化箱,使得废气得到充分有效的净化,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废气净化的效果,并且透明的密封罩能够使得植株得到充分的光照,并且使得人们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植株,提高了厂区的绿化率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的正视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净化箱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0022]图中,1底座、2废气管、3进气管、4第一净化单元、401第一净化箱、402第一分水箱、403第一分水孔、5第二净化单元、501第二净化箱、502第二分水箱、503第二分水孔、6封闭单元、601定位柱、602密封罩、7补水单元、701顶板、702横管、703进水管、704喷水头、8吸水珠、
9绿植单元、901绿植盆、902营养土、903植株。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4]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1,且底座1内开设有集水腔,底座1集水腔内设有废气管2,废气管2圆周面上等距设有多个进气管3,底座1上从上往下交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净化单元4和第二净化单元5。
[0025]第一净化单元4包括设于底座1上的第一净化箱401,第一净化箱401的内底壁为倒三角形,且其内底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使得第一净化箱401内的水能够沿着第一净化箱401的内底壁流入第一通孔中,防止有水在第一净化箱401内滞留,第一净化箱40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分水箱402,第一分水箱402的内底壁为三角形,使得水能够沿着第一分水箱402内底壁朝左右两侧流动,从而配合第一分水孔403将水均匀的撒在下侧的第二净化箱50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1),且底座(1)内开设有集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集水腔内设有废气管(2),所述废气管(2)圆周面上等距设有多个进气管(3),所述底座(1)上从上往下交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净化单元(4)和第二净化单元(5),相邻的第一净化单元(4)和第二净化单元(5)之间设置有封闭单元(6),所述封闭单元(6)与第一净化单元(4)和第二净化单元(5)相配合形成密闭空间,位于最上侧的所述第一净化单元(4)上设有用于给第一净化单元(4)和第二净化单元(5)补充水分的补水单元(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单元(4)包括设于底座(1)上的第一净化箱(401),所述第一净化箱(40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分水箱(402),所述第一分水箱(40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分水孔(403),所述第一净化箱(401)内填充有吸水珠(8),且第一净化箱(401)内设有多个绿植单元(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箱(401)的内底壁为倒三角形,且其内底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水箱(402)的内底壁为三角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色植物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单元(5)包括设置于第一净化箱(401)上的第二净化箱(501),所述第二净化箱(501)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且第二净化箱(5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歌浪智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