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480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侧连接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顶部连接有操作台,所述安装板内部左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安装板前侧中部挖设有第一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内部设有螺纹杆,可以根据工作人员在车斗内站立的位置去及时调整储物箱与操作台在车斗内的位置,最大限度的将工作人员作业站立的范围增加,同时不会影响储物收纳装置的正常使用,不需要在使用常用的工具时反复的打开第一箱体或第二箱体前侧的第一移动门、第二移动门,操作使用工具更加的便捷,不需要进入车斗前事先携带大量作业工具。不需要进入车斗前事先携带大量作业工具。不需要进入车斗前事先携带大量作业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属于高空作业车斗


技术介绍

[0002]检修工作经常要用到高空作业车,在作业车的车斗上操作难免会有碰触到瓷瓶的危险,目前对于此类风险的规避主要靠操作人员的肉眼观察和注意,但是现有的高空作业车上的车斗没有专门收纳工具的装置,需要工作人员事先在地面上携带大量的工具,在车斗内摆放传统的储物箱,会因车斗内空间的局限性,影响操作人员在车斗内进行安全的移动,并且在打开储物箱时会更加减小其内部的空间,为此,提供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侧连接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顶部连接有操作台,所述安装板内部左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安装板前侧中部挖设有第一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第二矩形凹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杆右端通过轴承与第一矩形凹槽内壁右侧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第一矩形凹槽,且与螺纹杆左端固定连接。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储物箱包括后挡板、第一箱体,所述后挡板前侧与第一箱体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外壁上匹配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导向杆外壁上均滑动套设有导向环,所述螺母与导向杆前侧均与后挡板后侧固定连接。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后挡板前侧固定连接有U型支撑板,所述U型支撑板底部与第一箱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箱体前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门。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操作台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移动门,所述第二移动门设置于第二箱体前侧,所述第一移动门内侧上下、第二移动门内侧左右分别对称设有阻尼滑轨,所述第一移动门与第二移动门通过阻尼滑轨分别与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前侧连接。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箱体顶部嵌设有储物托盘,所述第一箱体内壁之间等距设有第一层板,所述第二箱体内壁之间等距设有第二层板,且所述第一层板与第二层板顶部分别设有防滑纹理。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2]1、通过设置电机、螺纹杆与导向杆,使后挡板前侧连接的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在安装板前侧进行横向调节,可以根据工作人员在车斗内站立的位置去及时调整储物箱与操作台在车斗内的位置,最大限度的将工作人员作业站立的范围增加,同时不会影响储物收
纳装置的正常使用;
[0013]2、通过设置阻尼滑轨与储物托盘,在拿取或存放工具时,避免使向外打开的平开门占用车斗内的使用空间,设计更加的合理,能够将替换使用的工具暂放在第二箱体顶部的储物托盘内,不需要在使用常用的工具时反复的打开第一箱体或第二箱体前侧的第一移动门、第二移动门,操作使用工具更加的便捷,不需要进入车斗前事先携带大量作业工具。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图1是本技术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的安装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的储物箱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的操作台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安装板;2、储物箱;3、操作台;4、安装腔;5、电机;6、第一矩形凹槽;7、第二矩形凹槽;8、螺纹杆;9、导向杆;10、后挡板;11、第一箱体;12、螺母;13、导向环;14、U型支撑板;15、第一移动门;16、第二箱体;17、第二移动门;18、阻尼滑轨;19、储物托盘;20、第一层板;21、第二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前侧连接有储物箱2,所述储物箱2顶部连接有操作台3,所述安装板1内部左侧设有安装腔4,所述安装腔4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安装板1前侧中部挖设有第一矩形凹槽6,所述第一矩形凹槽6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矩形凹槽7,所述第一矩形凹槽6内部设有螺纹杆8,所述第二矩形凹槽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9。
[0022]具体的,如图2

3所示,所述螺纹杆8右端通过轴承与第一矩形凹槽6内壁右侧连接,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伸入第一矩形凹槽6,且与螺纹杆8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储物箱2包括后挡板10、第一箱体11,所述后挡板10前侧与第一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8外壁上匹配螺纹连接有螺母12,所述导向杆9外壁上均滑动套设有导向环13,所述螺母12与导向杆9前侧均与后挡板10后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机5、螺纹杆8与导向杆9,启动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可以带动螺纹杆8进行旋转,螺纹杆8上的螺母12能够使后挡板10进行横向移动,后挡板10移动的过程中,后挡板10后侧对称设置的导向环13在导向杆9外壁上随之进行横向移动,大大提高了后挡板10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后挡板10前侧连接的第一箱体11与第二箱体16在安装板1前侧进行横向调节,可以根据工作人员在车斗内站立的位置去及时调整储物箱2与操作台3在车斗内的位置,最大限度的将工作人员作业站立的范围增加,同时不会影响储物收纳装置的正常使用。
[0023]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后挡板10前侧固定连接有U型支撑板14,所述U型支撑板14底部与第一箱体1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箱体11前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门15。
[0024]具体的,如图3

4所示,所述操作台3包括第二箱体16、第二移动门17,所述第二移动门17设置于第二箱体16前侧,所述第一移动门15内侧上下、第二移动门17内侧左右分别对称设有阻尼滑轨18,所述第一移动门15与第二移动门17通过阻尼滑轨18分别与第一箱体11、第二箱体16前侧连接,所述第二箱体16顶部嵌设有储物托盘19,通过设置阻尼滑轨18与储物托盘19,能够利用阻尼滑轨18将第一移动门15在第一箱体11前侧进行横向移动展开,利用阻尼滑轨18可以将第二移动门17在第二箱体16前向下移动展开,在拿取或存放工具时,避免使向外打开的平开门占用车斗内的使用空间,设计更加的合理,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将替换使用的工具暂放在第二箱体16顶部的储物托盘19内,不需要在使用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前侧连接有储物箱(2),所述储物箱(2)顶部连接有操作台(3),所述安装板(1)内部左侧设有安装腔(4),所述安装腔(4)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安装板(1)前侧中部挖设有第一矩形凹槽(6),所述第一矩形凹槽(6)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矩形凹槽(7),所述第一矩形凹槽(6)内部设有螺纹杆(8),所述第二矩形凹槽(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8)右端通过轴承与第一矩形凹槽(6)内壁右侧连接,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伸入第一矩形凹槽(6),且与螺纹杆(8)左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空作业车斗内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2)包括后挡板(10)、第一箱体(11),所述后挡板(10)前侧与第一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8)外壁上匹配螺纹连接有螺母(12),所述导向杆(9)外壁上均滑动套设有导向环(13),所述螺母(12)与导向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亮施怀宁浦润琴洪君汪健刘健郭昕炜纪陈云周祖芬张晓东褚思遥汪飞平秦林曹永青秦毅汪冲陈熙张陆洲熊欣陈肖霞胡宏标何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池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