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用贮血滤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88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用贮血滤血器,包括贮血罐、第一密封盖、第一加注管、过滤机构、混合机构、循环机构、下料管、阀门和第二密封盖,所述贮血罐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加注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特殊结构的双层过滤机构,能够很好的对血凝块及絮状物进行过滤,同时还能够避免因血凝块及絮状物对过滤网造成堵塞而影响血液回收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设置发条带动搅拌机构进行转动,能够对刚进入设备的血液进行搅拌,避免造成血液凝结,同时配合循环机构,能够将血液进行循环运输,并通过温度传感器与电热管之间的配合,能够对血液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血液冷却。避免血液冷却。避免血液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用贮血滤血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滤血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用贮血滤血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目前在临床上,病人经常会遇到需要输血的情况,但是为了保证血液供应的及时性以及避免输入异体血造成交叉感染和特异反应,血液回收再利用是个很好的方法,尤其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有大量出血现象,而一般血液的回收大都是通过贮血滤血器进行存储的。
[0003]但是现有的贮血滤血器在进行使用时,由于血液在离开体内后会产生血凝块及絮状物,首先需要对血液进行过滤,而如果产生较多的血凝块及絮状物将会堵塞贮血滤血器内部的过滤网,从而造成血液无法回收,同时现有的贮血滤血器在进行使用时,对血液是静态存储的,在一定时间之后血液将会逐渐变得冷却,同时凝结成固体状,从而无法很好的对血液进行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用贮血滤血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用贮血滤血器,包括贮血罐、第一密封盖、第一加注管、过滤机构、混合机构、循环机构、下料管、阀门和第二密封盖,所述贮血罐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加注管,所述第一加注管的底部延伸至第一密封盖的底部,所述贮血罐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贮血罐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贮血罐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贮血罐的外部远离下料管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机构。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限位环,所述贮血罐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顶部放置有第一铁环,所述第一铁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头,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固定头的外侧等距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贮血罐的内壁且位于第一限位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顶部放置有第二铁环,所述第二铁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
[0008]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机构包括通孔,所述贮血罐的底部且位于下料管的下方开设有通孔,所述贮血罐的底部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缠绕环,所述固定柱的外侧且位于缠绕环的内部套有发条,所述发条的一端与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发条远离固定柱的一端与缠绕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缠绕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缠绕绳,所述缠绕绳缠绕在缠绕环的外侧,所述缠绕绳远离缠
绕环的一端贯穿通孔延伸至贮血罐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缠绕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延伸至贮血罐的内部,所述转动轴的外侧且位于贮血罐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0009]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循环箱,所述贮血罐的底部远离下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底部靠近贮血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贮血罐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循环箱的顶部靠近贮血罐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分流管的一端与微型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延伸至贮血罐的内部,所述循环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箱的底部且位于温度传感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热管,所述循环箱的顶部远离微型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注管,所述循环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0010]作为优选,所述贮血罐内壁的底部与水平面呈十五度夹角。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环与第二限位环均由磁铁制作而成。
[0012]作为优选,所述分流管均设置为U字形结构。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注管与第二加注管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盖。
[0014]作为优选,所述微型水泵、温度传感器、电热管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特殊结构的双层过滤机构,能够很好的对血凝块及絮状物进行过滤,同时还能够避免因血凝块及絮状物对过滤网造成堵塞而影响血液回收的情况发生,此外通过设置发条带动搅拌机构进行转动,能够对刚进入设备的血液进行搅拌,避免造成血液凝结,同时配合循环机构,能够将血液进行循环运输,并通过温度传感器与电热管之间的配合,能够对血液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血液冷却。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混合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循环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贮血罐;2、第一密封盖;3、第一加注管;4、过滤机构;41、第一限位环;42、第一铁环;43、第一固定环;44、固定头;45、第一过滤网;46、过滤孔;47、第二限位环;48、第二铁环;49、第二固定环;410、第二过滤网;5、混合机构;51、通孔;52、传动槽;53、固定柱;54、缠绕环;55、发条;56、缠绕绳;57、拉环;58、转动轴;59、搅拌叶片;6、循环机构;61、循环箱;62、第一连接管;63、分流管;64、第二连接管;65、微型水泵;66、温度传感器;67、第二加注管;68、控制器;69、电热管;7、下料管;8、阀门;9、第二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3]实施例:
[0024]一种智能用贮血滤血器,包括贮血罐1、第一密封盖2、第一加注管3、过滤机构4、混合机构5、循环机构6、下料管7、阀门8和第二密封盖9,所述贮血罐1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盖2,所述第一密封盖2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加注管3,所述第一加注管3的底部延伸至第一密封盖2的底部,通过第一加注管3便于更好的向贮血罐1的内部加注回收的血液;所述贮血罐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阀门8,通过下料管7便于更好的对贮血罐1内部的血液进行下料,通过阀门8便于更好的控制下料管7的开闭;所述贮血罐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所述贮血罐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混合机构5,所述贮血罐1的外部远离下料管7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机构6。
[0025]其中,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第一限位环41,所述贮血罐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41,所述第一限位环41的顶部放置有第一铁环42,所述第一铁环4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43,所述第一固定环4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头44,所述第一固定环43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头4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5,所述固定头44的外侧等距开设有过滤孔46,所述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用贮血滤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贮血罐(1)、第一密封盖(2)、第一加注管(3)、过滤机构(4)、混合机构(5)、循环机构(6)、下料管(7)、阀门(8)和第二密封盖(9),所述贮血罐(1)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盖(2),所述第一密封盖(2)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加注管(3),所述第一加注管(3)的底部延伸至第一密封盖(2)的底部,所述贮血罐(1)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阀门(8),所述贮血罐(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所述贮血罐(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混合机构(5),所述贮血罐(1)的外部远离下料管(7)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用贮血滤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第一限位环(41),所述贮血罐(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41),所述第一限位环(41)的顶部放置有第一铁环(42),所述第一铁环(4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43),所述第一固定环(4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头(44),所述第一固定环(43)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头(4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5),所述固定头(44)的外侧等距开设有过滤孔(46),所述贮血罐(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限位环(4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47),所述第二限位环(47)的顶部放置有第二铁环(48),所述第二铁环(4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49),所述第二固定环(4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4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用贮血滤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5)包括通孔(51),所述贮血罐(1)的底部且位于下料管(7)的下方开设有通孔(51),所述贮血罐(1)的底部开设有传动槽(52),所述传动槽(5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3),所述固定柱(5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缠绕环(54),所述固定柱(53)的外侧且位于缠绕环(54)的内部套有发条(55),所述发条(55)的一端与固定柱(53)固定连接,所述发条(55)远离固定柱(53)的一端与缠绕环(5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缠绕环(5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缠绕绳(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乐阳马力张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盛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