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覆膜种植秸秆回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78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覆膜种植秸秆回收机,包括收割箱、变速箱、镇压辊、支架及收集箱,收集箱通过支架设置于收割箱上方,收割箱底部设有开口,收割箱中设置粉碎转轴和绞龙传输轴;粉碎转轴上设置一组长短有序的带刃锤片,收割箱两侧设置一级和二级传输带轮,变速箱与一级传输带轮连接,粉碎转轴两端分别与一级和二级传输带轮连接,绞龙传输轴两端分别与二级传输带轮和风机连接;支架通过支架腿底部的卡槽可拆卸连接于收割箱的侧板上,收割箱后部设有箱盖,顶部设置盖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收集箱的顶部设置盖罩,可以防止因气流冲击导致秸秆飞溅,支架可拆卸的安装于收割箱上,且收割箱的后部设置可开闭的箱盖,方便收割箱内部各机构的检修和清理。机构的检修和清理。机构的检修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覆膜种植秸秆回收机


[0001]本技术属于农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全覆膜种植秸秆回收机。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收割后其秸秆可作为牲畜饲料进一步回收利用,但秸秆的回收作业难度大,工序复杂。目前农作物的种植大部分采用覆膜种植方式,而全覆膜种植的农作物秸秆回收难度增大,秸秆回收后影响后续残膜的回收。现有的用于全覆膜的秸秆回收机主要包括机体底部的秸秆粉碎机构、铰龙传输机构、风机及机体顶部的收集箱,通过风机的作用向收集箱中输送秸秆时,很容易因气流冲击导致秸秆飞溅,此外,由于受到机体顶部收集箱及支撑架的限制,位于机体底部的秸秆粉碎机构及铰龙传输机构的清理及维修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覆膜种植秸秆回收机,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秸秆回收机向收集箱中输送秸秆时,很容易因气流冲击导致秸秆飞溅,并且位于机体底部的秸秆粉碎机构及铰龙传输机构的清理及维修非常不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全覆膜种植秸秆回收机,包括设置在机体底部的收割箱、设置于收割箱前端的变速箱、设置于收割箱底部后方的镇压辊、设置于收割箱上方的支架及安装于支架上的收集箱,所述收割箱中前后分别设置粉碎转轴和绞龙传输轴,所述粉碎转轴下方的收割箱底部设有与粉碎转轴长度相同的开口,所述粉碎转轴上沿轴向设有长短不同呈包络线仿形状的带刃锤片,所述绞龙传输轴上设有绞龙叶片;所述收割箱两侧外分别设置一级传输带轮和二级传输带轮,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一级传输带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一级传输带轮的输出端与粉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粉碎转轴的另一端与二级传输带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级传输带轮的输出端与绞龙传输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绞龙传输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上竖向连接输送管;所述支架通过支架腿底部的卡槽可拆卸的连接于收割箱两侧的侧板上,所述收割箱的后部设有箱盖;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设置盖罩。
[0006]优选地,所述箱盖通过合页与收割箱连接,箱盖的开口处通过锁件与收割箱进行开闭。
[0007]优选地,所述输送管上端出料口对应的收集箱上设有进料口,靠近进料口两侧的收集箱侧壁上设有筛网窗。
[0008]优选地,所述盖罩包括顶部固定板和顶部活动板,所述顶部活动板可转动与顶部固定板连接,所述顶部固定板设置于靠近进料口处的收集箱顶部。
[0009]优选地,所述顶部活动板为筛网板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收集箱上设置有耳板,收集箱通过耳板与支架上通过旋转轴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支架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油缸,所述油缸的上端与收集箱连接,所述油缸的下端与支架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带刃锤片沿粉碎转轴的轴向呈长短不同的包络线仿形状设置。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收集箱的顶部设置盖罩,可以防止因气流冲击导致秸秆飞溅,并且盖罩通过两部分构成,靠近进料口处的盖罩部分为固定板,远离进料口处的盖罩部分为筛网板,既能很好的防止秸秆飞溅,又能减轻顶盖的重力,便于收集箱卸料时顶盖打开。此外,本技术中支撑收集箱的支架可拆卸的安装于收割箱上,且收割箱的后部设置可开闭的箱盖,方便收割箱内部各机构的检修和清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覆膜种植秸秆回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收割箱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变速箱;2

收割箱;201

侧板;202

粉碎转轴;203

带刃锤片;204

绞龙传输轴;205

绞龙叶片;206

箱盖;207

锁件;208

合页;3

一级传输带轮;4

二级传输带轮;5

风机;6

支架;601

支架腿;602

卡槽;7

收集箱;701

耳板;702

进料口;703

筛网窗;704

顶部固定板;705

顶部活动板;8

旋转轴;9

油缸;10

镇压辊;11

牵引架;12

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覆膜种植秸秆回收机,包括变速箱1、收割箱2、一级传输带轮3、二级传输带轮4、风机5、支架6、收集箱7、油缸9、镇压辊10、牵引架11、输送管12。变速箱1设置在收割箱2的前端,收割箱2的前端还设置有与牵引设备连接的牵引架11,收割箱2底部后方设置镇压辊10、收割箱2上方设置支架6,支架6上安装收集箱7。收割箱2中前后分别设置粉碎转轴202和绞龙传输轴204,粉碎转轴202下方的收割箱2底部设有与粉碎转轴202长度相同的开口,粉碎转轴202上沿轴向间隔一定的距离交替设有长短不同呈包络线仿形状的带刃锤片203,与带刃锤片206相对应的在收割箱2内壁处设置固定刀,带刃锤片203与固定刀配合可实现秸秆的粉碎,绞龙传输轴204上设有绞龙叶片205,收割箱2中设置的一排长短不同呈包络线仿形状的地垄带刃锤片203按照铺有地膜的地垄形状贴近并高速旋转通过粉碎转轴202下方的开口粉碎秸秆,同时将其吸入收割箱2中,粉碎转轴202、带刃锤片203、固定刀、绞龙传输轴204及绞龙叶片205的具体的结构及连接方式与现有的秸秆回收机相同,在此不予赘述。一级传输带轮3和二级传输带轮4分别设置于收割箱2的两侧,变速箱1的输出轴与一级传输带轮3的输入端连接,一级传输带轮3的输出端与粉碎转轴202的一端连接,粉碎转轴202的另一端与二级传输带轮4的输入端连接,二级传输带轮4的输出端与绞龙传输轴204的一端连接,绞龙传输轴204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机5,风机5上竖向连接输送管12,支架6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油缸7,油缸9的上端与收集箱7连接,下端与支架6连接。其中,一级传输带轮3、二级传输带轮4、粉碎转轴202、绞龙传输轴204、风机5及输送管
12的连接方式及油缸与收集箱7和支架6的连接方式也与现有的秸秆回收机相同。工作方式主要为通过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覆膜种植秸秆回收机,包括设置在机体底部的收割箱、设置于收割箱前端的变速箱、设置于收割箱底部后方的镇压辊、设置于收割箱上方的支架及安装于支架上的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箱中前后分别设置粉碎转轴和绞龙传输轴,所述粉碎转轴下方的收割箱底部设有与粉碎转轴长度相同的开口,所述粉碎转轴上沿轴向设有长短不同呈包络线仿形状的带刃锤片,所述绞龙传输轴上设有绞龙叶片;所述收割箱两侧外分别设置一级传输带轮和二级传输带轮,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一级传输带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一级传输带轮的输出端与粉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粉碎转轴的另一端与二级传输带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级传输带轮的输出端与绞龙传输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绞龙传输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上竖向连接输送管;所述支架通过支架腿底部的卡槽可拆卸的连接于收割箱两侧的侧板上,所述收割箱的后部设有箱盖,所述收集箱的顶部设置盖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覆膜种植秸秆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林雄袁明华张建忠闫典明丁宏斌郑晓莉刘鹏霞梁加栋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农业机械应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