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拌合水的降温方法和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温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345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0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拌合水的降温方法和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检测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确定温度控制的方法,当环境最高温度在30℃~35℃之间,向拌合水中添加冰块,当环境最高温度大于35℃,冰块正常使用外,再向拌合水中加入尿素与干冰;对混凝土掺合料与骨料进行降温处理;步骤2:将掺合料与骨料共同加入拌合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凝土。本申请的混凝土用拌合水,由于尿素与干冰共同作用,对混凝土拌合水降温的效果好,使得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小的优点。方法制备的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拌合水的降温方法和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温度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拌合水的降温方法和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导致混凝土内部升温比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混凝土建筑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000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1810051500.6的中国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130~150份、水泥170~200份、粉煤灰90~100 份、磷渣粉50~70份、锂渣粉10~30份、石灰石粉20~40份、中砂850~870份、碎石900~950 份、外加剂5~7份;制备混凝土时,将混凝土上述配料添加搅拌的同时,加入干冰。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仅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添加干冰,难以对大体积混凝土起到有效降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拌合水的降温方法和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温度控制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拌合水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判断环境温度;步骤S2:根据环境温度确定温度控制的方法,当环境最高温度在30℃~35℃之间,向拌合水中添加冰块,当环境最高温度大于35℃,冰块正常使用外,再向拌合水中加入尿素与干冰,使得拌合水的温度低于15℃。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夏季,大体积混凝土室外堆积温度过高,因此必须在混凝土拌合前就对原料进行降温才能制得满足要求的混凝土。本申请中根据环境的温度决定拌合水的降温方法,环境温度在30℃~35℃之间时,仅采用冰块降温的方法,在起到降温作用的同时,冰块价格较低,经济实惠。当环境最高温度大于35℃,单独使用干冰,10.07kg的干冰挥发时间为5.10min;而尿素与干冰共同使用时,由于尿素遇水会降低水温,干冰在温度较低的水中降温的同时挥发较慢,10.07kg的干冰挥发时间为10.1min;尿素的加入延长了干冰的使用时长,尿素与干冰共同作用,对混凝土降温的效果好。
[0008]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当环境最高温度大于35℃时,中午12:00

下午14:00之间向拌合水中添加尿素与干冰。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向拌合水中进行干冰与尿素
的补充,尿素在降低拌合水的水温的同时,会降低干冰的挥发速度,延长干冰的挥发时长,因此,尿素与干冰对拌合水的降温会持续到添加尿素与干冰后很长一段时间,尽可能的延长拌合水的降温时间,避免环境的余温影响拌合水的温度。
[0010]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当环境最高温度大于35℃时,首先添加尿素,然后加入干冰,依次交替添加。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干冰在高温的拌合水中易挥发,因此首先将尿素加入拌合水中,待尿素将拌合水的温度降下来后,再加入干冰,则干冰降温时,挥发的速度较慢,降温时间较长,依次交替加入尿素与干冰,可以对拌合水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当环境最高温度在30℃~35℃之间,向拌合水中每隔3h添加一次冰块。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隔3小时添加一次冰块的方法,使得拌合水的温度持续的被降低到所要求的的温度范围内,同时,也不会造成冰块的浪费,经济节约。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上述的降温方法,对拌合水降温,使得拌合水的温度低于15℃;对混凝土掺合料与骨料进行降温处理;步骤2:将掺合料与骨料共同加入拌合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凝土。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对混凝土形成以前的拌合水、掺合料及骨料分别进行降温,然后再将降温的混凝土原料进行混合,此时搅拌混凝土时,混凝土整体温度较低,搅拌蒸发量较小,对混凝土整体的水胶比例影响不大,且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小。根据环境温度确定降温方法,在达到降温效果的同时,极大的节省了降温的费用。
[0016]可选的,所述步骤1中,骨料降温处理的方法包括遮阳覆盖、喷淋冷水或干冰喷洒。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骨料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降温,上述方法均为易操作的方法,且降温效果较好。
[0018]可选的,所述步骤1中,骨料降温处理的最终温度小于25℃。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骨料的温度降低到25℃以下,在混凝土拌合时温度较低,可以降低混凝土拌合时的水份挥发,从而满足夏季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
[0020]可选的,所述步骤1中,掺合料降温处理的最终温度小于50℃。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常水泥从磨机排出的温度是90

150℃,且在室外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长期堆积暴晒的掺合料难以降温,且工业上常用的最佳掺合料降温方法为储存降温,大型储备罐每月温度可降低2~5℃,因此掺合料降温速度及降温程度远远不及骨料与拌合水的降温速度与降温程度,将掺合料的温度降低到50℃以下,满足夏季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有效降温。
[0022]可选的,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度5m3/h

10m3/h。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较小的混凝土搅拌速度,一方面来说,混凝土中的水份不易挥发;另一方面来说,较小的搅拌速度使得混凝土在搅拌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易上升,满足夏季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有效降温。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中,尿素与干冰共同使用时,由于尿素遇水会降低水温,干冰在温度较低的水中降温的同时挥发较慢,尿素的加入延长了干冰的使用时长,尿素与干冰共同作用,对
混凝土的降温效果提升好,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小;2、在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向拌合水中进行干冰与尿素的补充,尿素在降低拌合水的水温的同时,会降低干冰的挥发速度,延长干冰的挥发时长,延长降温时间,避免环境的余温影响拌合水的温度;3、本申请中,首先将尿素加入拌合水中,待尿素将拌合水的温度降下来后,再加入干冰,则干冰降温挥发的速度较慢,降温时间较长,依次交替加入尿素与干冰,可以对拌合水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提供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原料来源:以下原料均由市售购得。
[0026]一种拌合水的降温方法实施例1步骤S1:判断环境温度,环境最高温度为32℃;步骤S2:在9:00~18:00之间,向拌合水中每隔3h添加一次冰块,并实时检测水温,以保证水温低于15摄氏度。
[0027]实施例2步骤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拌合水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判断环境温度;步骤S2:根据环境温度确定温度控制的方法,当环境最高温度在30℃~35℃之间,向拌合水中添加冰块,当环境最高温度大于35℃,冰块正常使用外,再向拌合水中加入尿素与干冰,使得拌合水的温度低于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合水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当环境最高温度大于35℃时,首先添加尿素,然后加入干冰,依次交替添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拌合水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当环境最高温度在30℃~35℃之间,向拌合水中每隔3h添加一次冰块。4.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作球丁路静张凯峰王军孟刚陈全滨李微高建梁国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