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334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属于农林监测技术领域;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顶部的摄像头、设置于外壳内部的辅助动力机构、主动力机构、一级驱赶机构、灭虫机构、二级驱赶机构、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的辅助动力机构与外壳活动连接,所述的辅助动力机构与主动力机构活动连接,辅助动力机构位于主动力机构上方,主动力机构与外壳固定连接,主动力机构与一级驱赶机构底端活动连接,蓄电池、摄像头、外壳、辅助动力机构、主动力机构、一级驱赶机构和灭虫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功能多样,可很好的将昆虫消灭和驱离动物,有利于提高农林产量。林产量。林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林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农林种植过程中,需要避免鸟类损坏果子,还需要避免昆虫对果子的啃食,还需要防止有人盗采,所以需要检测预警装置功能多样,现有的检测预警装置功能单一且只能被动预警,不能主动防治害虫和鸟类,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从而使得农林产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检测预警装置功能单一且只能被动预警,不能主动防治害虫和鸟类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顶部的摄像头、设置于外壳内部的辅助动力机构、主动力机构、一级驱赶机构、灭虫机构、二级驱赶机构、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的辅助动力机构与外壳活动连接,所述的辅助动力机构与主动力机构活动连接,辅助动力机构位于主动力机构上方,主动力机构与外壳固定连接,主动力机构与一级驱赶机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的一级驱赶机构竖直设置,一级驱赶机构底端固定连接于外壳内部,所述的灭虫机构固定连接于一级驱赶机构底部活动端,所述的二级驱赶机构固定连接于灭虫机构底端外壳由光伏板围合组成,蓄电池、摄像头、外壳、辅助动力机构、主动力机构、一级驱赶机构和灭虫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的辅助动力机构包括竖直穿设于外壳上方壳壁的第二传动轴、沿第二传动轴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接风扇叶、同轴套设于第二传动轴外部的第二留风板和同轴设置于第二传动轴顶部的第一留风板,第一留风板顶端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风速传感器,所述的第二留风板位于接风扇叶下方,第二传动轴与外壳活动连接,第二传动轴底端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底端同轴设置有与外壳活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底端同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
[0007]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齿轮直径为第一齿轮直径三倍。
[0008]优选地,所述的主动力机构包括竖直设置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同轴连接的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与外壳连接,水平支撑杆一端铰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上开设有导向方向平行第一传动杆长度方向的第一直槽口,第二锥齿轮朝向第一传动杆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与第一直槽口配合的凸杆,第一传动杆悬置端铰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与一级驱赶机构铰接,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的一级驱赶机构包括设置于水平支撑杆悬置端的竖直支撑杆、开设于竖直支撑杆顶部中心处的贯穿孔、开设于竖直支撑杆上且与竖直支撑杆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直槽口和开设于第二直槽口两侧壁的滑槽,滑槽导向方向平行第二直槽口延伸方向,
第二直槽口内匹配设置有可沿第二直槽口导向方向滑动的滑板,滑板两侧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滑板与上述第二传动杆悬置端铰接,所述的贯穿孔内匹配设置有轴承,轴承内圈同轴穿设有旋转套筒,所述的滑板顶端中心处竖直设置有螺旋杆,螺旋杆穿过旋转套筒内腔延伸至外壳内腔外,旋转套筒内腔形状与螺旋杆匹配,旋转套筒顶端同轴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旋转空心筒,旋转空心筒顶端位于螺旋杆顶端上方,旋转空心筒顶端同轴设置有底座,底座顶部设置有十字架,十字架顶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圆板,圆板一侧设置有伪装成眼睛的红色指示灯,红色指示灯与控制器电连接,十字架上设置有旧衣服。
[0010]优选地,所述的灭虫机构包括设置于滑板背离第二传动杆一侧的连接板、竖直设置于连接板悬置端顶部的第一支撑柱和设置于外壳顶部的环形限位板,第一支撑柱顶端穿过外壳延伸至外界,第一支撑柱顶端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阵列有若干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围设有引虫灯,引虫灯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支撑柱顶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柱同轴的圆盘,圆盘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柱配合的圆槽,圆槽直径与第一支撑柱直径相等,上述的环形限位板与圆盘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的二级驱赶机构包括设置于连接板悬置端底部的伸缩杆,伸缩杆竖直向下延伸,伸缩杆底端设置有蜂鸣器,蜂鸣器喇叭口伸出外壳内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当通过摄像头有动物或人员到来时,电机启动并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凸杆带动第一传动杆往复运动,第一传动杆通过第二传动杆带动滑板上下运动,滑板带动螺旋杆同步运动,螺旋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旋转套筒旋转,旋转套筒带动旋转空心筒转动,旋转空心筒通过底座带动十字架转动,十字架上的衣物飘动,可吓走鸟类和陆行动物。
[0014]2.本专利技术与此同时滑板带动第一支撑柱和伸缩杆上下运动,第一支撑柱通过第二支撑柱顶起圆盘上下运动,引虫灯将昆虫吸引至圆盘下方,当圆盘向下运动时压死昆虫,可减少虫害,提高农林产量,伸缩杆向下运动时吹响蜂鸣器,可将动物和不怀好意的人类吓走。
[0015]3.本专利技术当大风天气时,通过接风扇叶接收风力并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传动轴和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风速传感器判断风力足以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时,控制电机关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动力机构与主动力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动力机构与一级驱赶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动力机构与一级驱赶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动力机构与一级驱赶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级驱赶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级驱赶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级驱赶机构、灭虫机构与二级驱赶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灭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说明:
[0028]10、外壳;110、摄像头;20、辅助动力机构;210、风速传感器;220、接风扇叶;230、第一留风板;240、第二留风板;250、第一齿轮;260、第二齿轮;270、第一传动轴;280、第一锥齿轮;290、第二传动轴;30、主动力机构;310、第二锥齿轮;311、凸杆;320、水平支撑杆;330、电机;340、第一传动杆;341、第一直槽口;350、第二传动杆;40、一级驱赶机构;410、竖直支撑杆;411、第二直槽口;412、滑槽;413、贯穿孔;420、滑板;421、滑块;430、轴承;440、旋转套筒;450、螺旋杆;460、旋转空心筒;470、底座;480、十字架;481、圆板;482、红色指示灯;50、灭虫机构;510、连接板;5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设置于外壳(10)顶部的摄像头(110)、设置于外壳(10)内部的辅助动力机构(20)、主动力机构(30)、一级驱赶机构(40)、灭虫机构(50)、二级驱赶机构(60)、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的辅助动力机构(20)与外壳(10)活动连接,所述的辅助动力机构(20)与主动力机构(30)活动连接,辅助动力机构(20)位于主动力机构(30)上方,主动力机构(30)与外壳(10)固定连接,主动力机构(30)与一级驱赶机构(40)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的一级驱赶机构(40)竖直设置,一级驱赶机构(40)底端固定连接于外壳(10)内部,所述的灭虫机构(50)固定连接于一级驱赶机构(40)底部活动端,所述的二级驱赶机构(60)固定连接于灭虫机构(50)底端外壳(10)由光伏板围合组成,蓄电池、摄像头(110)、外壳(10)、辅助动力机构(20)、主动力机构(30)、一级驱赶机构(40)和灭虫机构(5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动力机构(20)包括竖直穿设于外壳(10)上方壳壁的第二传动轴(290)、沿第二传动轴(290)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接风扇叶(220)、同轴套设于第二传动轴(290)外部的第二留风板(240)和同轴设置于第二传动轴(290)顶部的第一留风板(230),第一留风板(230)顶端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风速传感器(210),所述的第二留风板(240)位于接风扇叶(220)下方,第二传动轴(290)与外壳(10)活动连接,第二传动轴(290)底端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250),第一齿轮(250)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260),第二齿轮(260)底端同轴设置有与外壳(10)活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270),第一传动轴(270)底端同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齿轮(260)直径为第一齿轮(250)直径三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林场景的危害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力机构(30)包括竖直设置且与第一锥齿轮(280)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10)、与第二锥齿轮(310)同轴连接的电机(330)和与电机(330)连接的水平支撑杆(320),水平支撑杆(320)与外壳(10)连接,水平支撑杆(320)一端铰接有第一传动杆(340),第一传动杆(340)上开设有导向方向平行第一传动杆(340)长度方向的第一直槽口(341),第二锥齿轮(310)朝向第一传动杆(340)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与第一直槽口(341)配合的凸杆(311),第一传动杆(340)悬置端铰接有第二传动杆(350),第二传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国龙辜丽川焦俊任欢沈心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