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住宅及其装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住宅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住宅及其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装配式住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装配式住宅是将建筑构件在厂房中预制完成,再运输到相应的施工地点进行组装。由于现场施工只剩下组装各个构件的工作,使得装配式住宅的施工周期明显缩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钢结构住宅是指以钢构件作为建筑承重梁柱的住宅建筑,其中钢骨架的连接形式是决定房屋拆装性能优劣的关键。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住宅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实际使用时,支撑柱与承重梁之间连接往往采用多个螺栓固定,增加了连接配件使用数量,提高了使用成本,不满足绿色建筑的理念,同时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不便于对预制钢进行安装和拆卸;且采用单一的螺栓进行连接,不仅对位较为麻烦,结构受到冲击荷载时,会对结构整体及围护构件产生不利影响;多组预制钢之间一般通过单一的配板进行连接,多组预制钢在安装后结构强度较低,建筑构件的稳定性较差,影响建筑构件的使用质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住宅,包括钢结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主体包括两个相互插接的立柱(1),所述立柱(1)外壁连接有插头(101),所述立柱(1)远离插头(10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槽(102),两个所述立柱(1)外壁分别连接有第一卡板(2)和第二卡板(3),所述立柱(1)两侧外壁均活动插接有横梁(4),所述横梁(4)外壁开凿有与第一卡板(2)和第二卡板(3)相配合的第二插槽(401),所述插头(101)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插槽(102)和第二插槽(401)处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且与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相配合的插接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插头(101)内壁的第一固定板(5)和顶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5)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7),所述第一转杆(7)外壁连接有旋钮(701),所述第一转杆(7)外壁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02),所述第一锥齿轮(702)转动连接在顶板(6)上,所述第一转杆(7)远离旋钮(70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杆(703),所述第一螺杆(703)与顶板(6)螺纹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702)内壁连接有导向条(7021),所述第一转杆(7)外壁开凿有与导向条(7021)相配合的导向槽(7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插头(101)内的第二转杆(12),所述第二转杆(12)外壁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702)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21),所述第二转杆(12)远离第二锥齿轮(121)的一端连接有螺纹杆(122),所述螺纹杆(122)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31),且所述第二螺杆(131)与螺纹杆(122)之间连接有伸缩板(1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包括分别固设在第一插槽(102)和第二插槽(401)内的插接块(8),每个所述插接块(8)外壁均开凿有螺纹孔(9),所述插接块(8)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0),所述插接块(8)内还滑动连接有与移动块(10)活动相抵的插块(11),所述插块(11)外壁连接有滑块(111),所述插接块(8)外壁开凿有与滑块(111)相配合的滑槽(112),所述滑块(111)与滑槽(112)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1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预制装配式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螺杆(703)和第二螺杆(131)的端部均设置为锥形,所述插块(11)外壁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震,马张永,陈绍娟,张志喜,夏颖,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科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