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晶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84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负压引流组件以及负压发生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可为骨科术后患者护理时稳定地引流脑脊液,安全可靠,可避免因引流不稳定对患者造成伤害,可以控制引流管的引流流量,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实用性更好,可以代替人工操作气囊让引流瓶中产生负压,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尤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控制器、电机以及压力传感器相配合自动调整引流瓶中的负压大小,可以保证引流瓶中的负压大小恒定,从而实现稳定地引流脑脊液的目的,有效增加该装置的安全可靠性。效增加该装置的安全可靠性。效增加该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脊液: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比重为1.005,总量为130~150ml。平均每日产生量为524ml。脑脊液包围并支持着整个脑及脊髓,有效地使脑的重量作用减少至1/6,对外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清除代谢产物及炎性渗出物方面,起着身体其它部位淋巴液所起的作用。
[0003]在脑部受伤时在术后护理过程中需要将溢出的脑脊液引流出来,然而目前的负压引流装置,还存在如下问题:在护理时,难以保证引流瓶中的负压大小恒定,导致难以稳定地引流脑脊液,安全可靠性差,存在因引流不稳定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隐患,难以控制引流管的引流流量,难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实用性差,需要人工操作气囊让引流瓶中产生负压,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以及影响工作效率,尤为重要的是难以保证引流瓶中的负压大小恒定。
[0004]为此,提出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引流组件(1)以及负压发生组件(2);其中,所述负压引流组件(1)用于为骨科术后患者护理时引流脑脊液;其中,所述负压发生组件(2)用于使得负压引流组件(1)产生稳定的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组件(1)包括引流瓶(101)、瓶盖(102)、第一连接管(105)、第二连接管(113)以及引流管(107),所述引流瓶(101)的瓶底为圆弧形,且所述引流瓶(101)的底部设有排液管(116),所述排液管(116)上安装有阀门(117),所述瓶盖(102)螺接在所述引流瓶(101)的瓶口处,所述第一连接管(105)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11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瓶盖(102)上,且所述第一连接管(105)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113)均与所述引流瓶(10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105)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04),所述第一单向阀(104)的导通方向朝向所述引流瓶(101)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113)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14),所述第二单向阀(114)的导通方向背向所述引流瓶(101)的内部设置,所述引流管(107)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05)远离所述瓶盖(102)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组件(1)还包括调节阀(106)以及流量计(108),所述调节阀(106)以及所述流量计(108)均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05)上,所述流量计(108)位于所述调节阀(106)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0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组件(1)还包括进气阀(103)以及电磁阀(112),所述进气阀(103)安装在所述瓶盖(102)上,且所述进气阀(103)与所述引流瓶(10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电磁阀(112)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11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组件(1)还包括液位传感器(110)以及压力传感器(111),所述液位传感器(110)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11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瓶盖(102)上,所述液位传感器(110)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引流瓶(101)内部液体的液位,所述压力传感器(111)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引流瓶(101)的负压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控流量的骨科术后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组件(2)包括底板(201)、配装板(212)、气囊(211)、软管(213)、第三单向阀(214)、弹簧(215)、连接板(202)、倒L形固定板(210)、截面为椭圆形的连接杆(203)、轮架(204)、支撑轮(205)、电机(207)以及椭圆轮(206),所述配装板(21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201)的上部,所述气囊(211)固定安装在所述配装板(212)的上部,所述软管(213)固定安装在所述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王萍沈丹
申请(专利权)人:王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