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块表面纯铜复合层自动化焊接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283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接地块表面纯铜复合层自动化焊接制备方法,属于汽轮发电机产品制造领域,解决接地块纯铜层焊接效率低下、焊接质量不佳、加工后返修率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将传统的手工焊接改变为自动化焊接,利用编程技术,实现一键启动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利用反变形法可一次焊接完成两件,并有效控制焊接变形,同时采用最佳的焊接参数和预热温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焊接质量,降低焊后返修率,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地块表面纯铜复合层自动化焊接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轮发电机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机座接地块表面纯铜复合层自动化焊接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接地块是汽轮发电机定子机座的重要部件,安装在机座外表面,通过线缆与大地相连,将机座外壳附带的电流引入地下,起漏电保护的作用。接地块为碳钢材料,为提高其导电性能,通常在其表面制备厚度为4mm~6mm的纯铜复合层。
[0003]接地块表面的纯铜层的传统生产工艺采用手工气体保护焊堆焊方式,采用此方法一直以来存在的弊端有:

在碳钢表面堆焊纯铜,需要将碳钢工件预热至较高温度,一般在400℃以上,此温度极大的影响操作者施焊条件,而一旦预热温度不够,将造成熔合不良或气孔、夹杂、等缺陷;

铜焊接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极大的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不符合安全健康生产的要求;

采用手工气体保护焊的方式,焊接热输入小,生产效率较低。而且由于铜的熔点较低,焊接过程中边缘易流淌,造成工件边缘加工量不够的情况。
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块表面纯铜复合层自动化焊接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碳钢接地块毛坯件上(1)和接地块毛坯件下(2)下料,下料尺寸要求在待焊接表面(4)四周预留10mm加工余量且尺寸公差不大于0.5mm;步骤二:将两件待焊接地块毛坯件采用背靠背方式搭焊(3)固定在一起;步骤三:采用机械打磨的方式将两块毛坯件待焊接表面的油污、杂质、氧化物清理干净;步骤四:将两件接地块毛坯件组合体平放固定在平台上,一个待焊接面向上;步骤五:对接地块毛坯件进行整体预热,预热温度不低于400℃;步骤六:进行机器人示教编程:将焊枪焊丝前端移动到一定焊接起弧点,记录此点的位置信息在机器人示教器中,记作PR[20];焊接轨迹的第一点(5)即起弧点,令PR[1]=PR[20];在PR[1]点基础上向工件用户坐标系+X方向(10)偏移,偏移数据存储在PR[10]中,得到焊接轨迹的第二点(6),即PR[2]=PR[1]+PR[10];同理,在PR[2]点基础上向工件用户坐标系+Y方向(11)偏移,偏移数据存储在PR[11]中,得到焊接轨迹的第三点(7),即PR[3]=PR[2]+PR[11];焊接轨迹的第四点(8)在PR[1]点基础上向+Y方向(11)偏移得到,即PR[4]=PR[1]+PR[11];焊接轨迹的第五点(9)同时是下一个循环路径的起始点,同样记作PR[1],在PR[4]的基础上向+Y方向(11)偏移得到,即PR[1]=PR[4]+PR[11];这一个循环路径执行完成后,通过JMP LABLE功能循环执行,直到符合JMP LABLE的跳出条件,即跳出循环,此时完成一层焊接;步骤七:进行下一层焊接时在PR[20]点基础上向工件用户坐标系+Z方向(12)偏移,偏移数据存储在PR[12]中,得到下一层的焊接起弧点,即PR[20]=PR[20]+PR[12];通过JMP LABLE指令,将第一层的焊接路径作为循环体循环执行,连续进行后面数层纯铜复合层的焊接制备;直到纯铜复合层的厚度符合机械加工要求时,跳出循环,程序停止;步骤八:按照编写好的程序开始执行,进行接地块纯铜层的正式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飞贾瑞燕魏方锴乔宏来田井成汪生郑海涛张帆周亚信李景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