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274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及施工方法,对导光管安装时采用筒形混凝土上部加做一圈封闭型挡水台,外部做防水翻边的两道防水设防做法,采用三点控位技术,运用两点定线、三点控位的原理,解决导光筒垂直度的问题,通过光纤折射反射原理,把自然光引导到难以采集到自然光的区域,通过漫射器散射到相应区域进行照明,解决了目前的地下空间照明依旧是采用电灯来进行照明,不管是白天或是黑夜都需要打开电灯,较为浪费电能,且不够环保的问题。且不够环保的问题。且不够环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紧张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照明用电在电能消耗中占有相当比重,因此开发节能新产品、充分利用自然光资源无疑是解决能源紧张的重要途径之一。
[0003]目前的地下空间照明依旧是采用电灯来进行照明,不管是白天或是黑夜都需要打开电灯,较为浪费电能,且不够环保,所以,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及施工方法用来解决地下照明电能损耗严重和不够环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及施工方法,用来解决地下照明电能损耗严重和不够环保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包括有防雨板、导光管、采光罩、漫射器和在地面上打出的预留孔洞,所述的防雨板设有防雨板口,将防雨板口和所述预留孔洞中心重合,将防雨板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导光管穿过所述的防雨板口,插入所述的预留孔洞中,在所述的采光罩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在所述的防雨板上,将所述的漫射器固定在所述导光管的底端。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导光管是进行拼装的,所述的漫射器安装在最后一节导光管的底端。
[0008]适用于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09]S1:先在地面上打出预留孔洞,清理预留孔洞及其周围的残余物体,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在安装时地下空间光导照明节能系统各部分装置内不落入灰尘;
[0010]S2:根据预留的孔洞,在孔洞上部做防水台,进行结构防水构造,给防水台做防水卷材收口处理;
[0011]S3:根据预留孔洞的孔径对导光管进行下料,将各段导光管进行拼装组合;
[0012]S4:检查预留孔洞的孔口和孔壁是否规整,将防雨板口和洞口中心重合,放置在地面上,用螺钉将其固定住,在防雨板与预留孔洞之间粘上一圈双面防水胶粘带,压实并使其与预留孔洞水泥面紧粘在一起,然后在防雨板上均匀打一圈孔,并安上膨胀螺栓使其固定在预留孔洞上;
[0013]S5:将导光管从防雨板上口慢慢插入,调整,使其下端对准孔洞口并伸出,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出导光管的安装图,即在导光管中心线、标高线上的表面选定安装的定位测量点,给指定测量点编号,并在图上列出各点的X、y、Z三维坐标值。依编号找出所有选
定点位,用记号笔做明显颜色标记和写明编号,在导光管基本就位以后,使用全站仪从高处用极坐标法观测导光管上各定位测量点的三维坐标,实测三维坐标值与图纸标注值的差,就是安装偏差,随即校正纠偏,当各点实测值与图纸标注值吻合时可以肯定导光管已经准确安装;
[0014]S6:先将防雨板上口外延紧贴一圈密封条,再将预先钻有多孔的采光罩套放到防雨板,将采光罩与防雨板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0015]S7:将最后一节导光管的塑料密封膜和管壁保护膜撕下,将漫射器与最后一节导光管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6]进一步限定,在导光管与预留空洞的安装间隙处采用不燃材料填充密实,填料分为若干层,每层填实后方可充填下一层,层层压密实,直到不燃材料充填整个安装间隙,能够起到防火的作用。
[0017]进一步限定,每个导光管上的测量点不少于三个,测量的更加精确。
[0018]进一步限定,安装时,可同时使用两台全站仪同时测量、交叉测量,马上核对、互相印证,做到快速定位、准确定位,能够确保定位的精度。
[0019]进一步限定,采用螺钉将防雨板和导光管固定在一起,并用浓度较高的硅胶密封剂或铝薄胶带对其进行密封处理。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1、采用三点控位技术,运用两点定线、三点控位的原理,解决导光筒垂直度的问题,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
[0022]2、在导光管的外侧做了防水台,给防水台做防水卷材收口处理,巧妙利用重力原理,使积水、雨水顺坡自然隔绝,避免了防水处理的质量隐患。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预留孔洞上做防水台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采光罩及导光管通用构造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为:1

预留孔洞,2

防水台,3

导光管,4

防雨板,5

采光罩,6

漫射器,7

防水胶粘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包括有防雨板4、导光管3、采光罩5、漫射器6和在地面上打出的预留孔洞1,防雨板4设有防雨板口,防雨板口和所述预留孔洞中心重合,防雨板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导光管3穿过所述的防雨板口,插入所述的预留孔洞中,采光罩5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在所述的防雨板上,所述的导光管3是可进行拼装的,所述的漫射器6固定在最后一节导光管的底端,预留的孔洞1上部做防水台2,防水台2的边缘为防水卷材收口。
[0029]适用于上述这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30]S1:先在地面上打出预留孔洞1,清理预留孔洞及其周围的残余物体,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在安装时地下空间光导照明节能系统各部分装置内不落入灰尘;
[0031]S2:根据预留的孔洞1,在预留的孔洞1上部做防水台2,进行结构防水构造,给防水台2做防水卷材收口处理,巧妙利用重力原理,使积水、雨水顺坡自然隔绝,避免了防水处理的质量隐患。
[0032]S3:根据预留孔洞1的孔径对导光管3进行下料,将各段导光管3进行拼装组合;
[0033]S4:检查预留孔洞1的孔口和孔壁是否规整,将防雨板4口和洞口中心重合,放置在地面上,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地面上,在防雨板4与预留孔洞1之间粘上一圈双面防水胶粘带7,压实并使其与预留孔洞水泥面紧粘在一起,然后在防雨板4上均匀打一圈孔,并安上膨胀螺栓使其固定在预留孔洞上;
[0034]S5:将导光管3从防雨板上口慢慢插入,调整,使其下端对准孔洞口并伸出,在导光管3与预留孔洞1的安装间隙处采用不燃材料填充密实,填料分为若干层,每层填实后方可充填下一层,层层压密实,直到不燃材料充填整个安装间隙,能够起到防火的作用,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出导光管的安装图,即在导光管中心线、标高线上的表面选定安装的定位测量点,给指定测量点编号,并在图上列出各点的X、y、Z三维坐标值。依编号找出所有选定点位,用记号笔做明显颜色标记和写明编号,在导光管3基本就位以后,使用全站仪从高处用极坐标法观测导光管上各定位测量点的三维坐标,每个导光管上的定位测量点不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包括有防雨板、导光管、采光罩、漫射器和在地面上打出的预留孔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雨板设有防雨板口,防雨板口和所述预留孔洞中心重合,防雨板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导光管穿过所述的防雨板口,插入所述的预留孔洞中,所述的采光罩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在所述的防雨板上,所述的漫射器固定在所述导光管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管是进行拼装的,所述的漫射器安装在最后一节导光管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预留的孔洞上部做防水台,所述防水台的边缘为防水卷材收口。4.适用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筒形光导照明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S1:先在地面上打出预留孔洞,清理预留孔洞及其周围的残余物体,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在安装时地下空间光导照明节能系统各部分装置内不落入灰尘;S2:根据预留的孔洞,在孔洞上部做防水台,进行结构防水构造,给防水台做防水卷材收口处理;S3:根据预留孔洞的孔径对导光管进行下料,将各段导光管进行拼装组合;S4:检查预留孔洞的孔口和孔壁是否规整,将防雨板口和洞口中心重合,放置在地面上,用螺钉将其固定住,在防雨板与预留孔洞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翔邓万敏周杰李佳俊彭国锋聂勇刘大正黄凯李尧峰蔡运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