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泵支承组件以及动力泵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261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泵支承组件以及动力泵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安装于支承所述动力泵的泵支承上,所述泵支承设有出口,用于供所述动力泵泵送的冷却剂流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内筒体,设置于所述泵支承径向外侧,与所述泵支承之间形成内部环形间隙,所述内筒体设有至少一个液流通孔;外筒体,位于所述外筒体的径向外侧,与所述内筒体之间形成外部环形间隙;冷却剂引出结构,用于将从所述泵支承出口流出的部分冷却剂引入所述内部环形间隙;以及降压节流件,设置于所述冷却剂引出结构,用于使从所述泵支承出口流出的部分冷却剂经降压后流入所述内部环形间隙。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反应堆内动力泵的工作温度。温度。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堆、泵支承组件以及动力泵的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
,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泵支承组件以及动力泵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回路主冷却系统是反应堆内的主要系统之一,一回路中的冷却剂通过堆芯组件时将燃料元件内产生的热量从堆芯排出,维持堆芯正常工作条件,确保反应堆安全运行。在一回路主冷却系统中,依靠动力泵实现一回路冷却剂的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应堆动力泵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安装于支承所述动力泵的泵支承上,所述泵支承设有出口,用于供所述动力泵泵送的冷却剂流出,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0004]内筒体,设置于所述泵支承径向外侧,与所述泵支承之间形成内部环形间隙,所述内筒体设有至少一个液流通孔;
[0005]外筒体,位于所述外筒体的径向外侧,与所述内筒体之间形成外部环形间隙;
[0006]冷却剂引出结构,用于将从所述泵支承出口流出的部分冷却剂引入所述内部环形间隙;以及
[0007]降压节流件,设置于所述冷却剂引出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堆动力泵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安装于支承所述动力泵的泵支承上,所述泵支承设有出口,用于供所述动力泵泵送的冷却剂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内筒体,设置于所述泵支承径向外侧,与所述泵支承之间形成内部环形间隙,所述内筒体设有至少一个液流通孔;外筒体,位于所述外筒体的径向外侧,与所述内筒体之间形成外部环形间隙;冷却剂引出结构,用于将从所述泵支承出口流出的部分冷却剂引入所述内部环形间隙;以及降压节流件,设置于所述冷却剂引出结构,用于使从所述泵支承出口流出的部分冷却剂经降压后流入所述内部环形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支承的出口设于所述泵支承的底部,所述冷却剂引出结构包括:筒体部,与所述泵支承的出口相接,所述筒体部的周向设有多个通孔;和多个连接管道,连接所述筒体部和所述内筒体,每个所述连接管道内部形成有连通一个所述通孔和所述内部环形间隙的液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节流件包括多个第一节流件,每个所述第一节流件设置在一个所述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节流件还包括多个第二节流件,每个所述第二节流件设置在一个所述液流通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件设置在所述液流通道与所述内筒体的连接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阳陈启董孙刚邓夏夏宇孙帅李晓轩高付海王明政吴水金杨孔雳张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