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温元件在线清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52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温元件在线清焦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清焦组件和可视组件;底座的一端固定于炉体上,第一法兰盘位于底座的另一端,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法兰连接;第二法兰盘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设安装炉温元件的安装孔,第二法兰盘于安装孔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孔,第二法兰盘于弧形孔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清焦组件包括清焦铲和加长杆,清焦铲穿过弧形孔并与炉温元件相贴合,清焦铲的一端设置有挂持部,挂持部卡设于卡槽内,加长杆与挂持部相连;可视组件位于第二法兰盘上且盖设于弧形孔和卡槽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在线清胶且清胶过程简便、效率高等优点。效率高等优点。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温元件在线清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炉温元件
,具体涉及一种炉温元件在线清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垃圾焚烧炉长期运行过程中,因工况和其他方面需要,会往锅炉内喷尿素、渗滤液等,同时垃圾焚烧后在锅炉里产生大量灰、水蒸气、其他悬浮或固定杂物等,长期以往,伸入锅炉炉壁的部分测温元件慢慢积累挂灰挂焦,从而包裹住测温部分,导致炉温降低,不能准确反映锅炉真实燃烧工况,影响运行操作人员对工况判断,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炉温过低也会触发警告)。即炉温测温设备的具体缺点如下:
[0003](1)在锅炉运行时,未有设备可以在“温度数据不缺失”的情况下,对温度元件进行“在线清胶”行为。
[0004](2)在锅炉运行时,未有设计可以对“温度元件结焦”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0005](3)在锅炉运行时,温度元件结焦处理时,常规操作需将元件拔出清焦,在拔出过程中极易对温度元件造成损坏、无法使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在线清胶且清胶效率高的炉温元件在线清焦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炉温元件在线清焦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清焦组件和可视组件;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于炉体上,所述第一法兰盘位于所述底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法兰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设安装炉温元件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法兰盘于安装孔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孔,所述第二法兰盘于弧形孔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清焦组件包括清焦铲和加长杆,所述清焦铲穿过所述弧形孔并与炉温元件相贴合,所述清焦铲的一端设置有挂持部,所述挂持部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加长杆与所述挂持部相连;所述可视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法兰盘上且盖设于所述弧形孔和卡槽上方。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0]所述清焦铲的挂持部卡设于所述卡槽后,其对应的上表面与第二法兰盘的上表面相平齐。
[0011]所述清焦铲的头部呈锥型。
[0012]所述清焦铲的挂持部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加长杆与所述挂持部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3]所述弧形孔的角度为140~180度。
[0014]所述底座向上倾斜安装于炉体上。
[0015]所述可视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弧形玻璃,其中弧形玻璃则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则固定在第二法兰盘上。
[0016]所述弧形玻璃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第二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实际情况进行清胶装置重新设计,解决了在“温度数据不缺失”的情况下,对温度元件进行“在线清胶”行为,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测温数据不丢失、元件减少损坏”的情况,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和避免不必要的“炉温缺失罚单”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利用可视组件的可视性,在日常巡检中能提前发现温度元件结焦情况,能最大程度防患于未然,保证炉温元件能反映出炉内真实燃烧温度工况,大大提升运行操作人员对工况判断能力,提高锅炉安全运行的抗风险能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清焦组件在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法兰盘在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应用时的安装结构图。
[0023]图例说明:1、底座;2、第一法兰盘;3、第二法兰盘;301、安装孔;302、弧形孔;303、卡槽;4、清焦组件;401、清焦铲;4011、挂持部;402、加长杆;5、可视组件;501、固定板;502、弧形玻璃;503、螺栓;6、炉温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炉温元件在线清焦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法兰盘2、第二法兰盘3、清焦组件4和可视组件5;底座1的一端固定于炉体上,第一法兰盘2位于底座1的另一端,第一法兰盘2与第二法兰盘3法兰连接;第二法兰盘3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设安装炉温元件6的安装孔301,第二法兰盘3于安装孔301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孔302,第二法兰盘3于弧形孔302的一侧设置有卡槽303,清焦组件4包括清焦铲401和加长杆402,清焦铲401穿过弧形孔302并与炉温元件6相贴合,清焦铲401的一端设置有挂持部4011,挂持部4011卡设于卡槽303内,加长杆402与挂持部4011相连;可视组件5位于所述第二法兰盘3上且盖设于弧形孔302和卡槽303上方。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实际情况进行清胶装置重新设计,解决了在“温度数据不缺失”的情况下,对温度元件进行“在线清胶”行为,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测温数据不丢失、元件减少损坏”的情况,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和避免不必要的“炉温缺失罚单”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利用可视组件5的可视性,在日常巡检中能提前发现温度元件结焦情况,能最大程度防患于未然,保证炉温元件6能反映出炉内真实燃烧温度工况,大大提升运行操作人员对工况判断能力,提高锅炉安全运行的抗风险能力。
[0026]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其中底座1的一端固定焊接于锅炉炉面,并向上倾斜一定度数,利用斜面和重力减小挂焦几率。其中第一法兰盘2焊接于底座1的另一端,具体选用DN65、厚度为20mm(外径185mm,内径做出改变变为直径100mm),其中第一法兰盘2内径变大后有三点优势,一是为后续的清焦组件4留出空间作业,二是为弧形孔302的观察空洞留出余地,三是方便后期更换温度元件。当然,上述底座1与第一法兰盘2尺寸可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选择。
[002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清焦组件4的挂持部4011卡设于卡槽303内后,其对应的上表面与第二法兰盘3的上表面相平齐,从而将清焦组件4巧妙隐藏在第二法兰盘3中,方便巡检人员现场使用。其中弧形孔302一方面可以作为观察孔来使用,在巡检时观察炉温元件6结焦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并处理;另一方面也是便于清焦铲401转动以进行不同角度的清焦。具体地,上述弧形孔302的角度为160度。另外,挂持部4011上设有螺纹孔,加长杆402则伸入至螺纹孔内实现螺纹连接,通过加长杆402的设置,从而可以改变清焦深度,对炉温元件6进行全方位清焦。另外,清焦铲401的头部为锥型设计,可有效对焦块进行清理。
[002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视组件5包括固定板501和弧形玻璃502,其中弧形玻璃502则固定在固定板501上,固定板501则固定在第二法兰盘3上。其中采用弧形玻璃502达到可视性,方便观察温度元件结焦情况;另外通过上述可视组件5对弧形孔302进行密封,保证密封性。其中弧形玻璃502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在固定板501上,然后在固定板501与第二法兰盘3上安装螺丝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温元件在线清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法兰盘(2)、第二法兰盘(3)、清焦组件(4)和可视组件(5);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于炉体上,所述第一法兰盘(2)位于所述底座(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法兰盘(2)与第二法兰盘(3)法兰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3)的中部设有用于穿设安装炉温元件(6)的安装孔(301),所述第二法兰盘(3)于安装孔(301)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孔(302),所述第二法兰盘(3)于弧形孔(302)的一侧设置有卡槽(303),所述清焦组件(4)包括清焦铲(401)和加长杆(402),所述清焦铲(401)穿过所述弧形孔(302)并与炉温元件(6)相贴合,所述清焦铲(401)的一端设置有挂持部(4011),所述挂持部(4011)卡设于所述卡槽(303)内,所述加长杆(402)与所述挂持部(4011)相连;所述可视组件(5)位于所述第二法兰盘(3)上且盖设于所述弧形孔(302)和卡槽(303)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温元件在线清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焦铲(401)的挂持部(4011)卡设于所述卡槽(303)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林锋潘政陈周元李磊王天爵
申请(专利权)人:浦湘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