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岭隧道拱部非冒顶塌方施工处理方法及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塌方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山岭隧道拱部非冒顶塌方施工处理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工程为地下工程,受现场环境、地质条件及现有技术水平的影响,可能会发生隧道塌方的情况,洞内非冒顶搨方是隧道塌方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发生塌方时会影响隧道的使用,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影响隧道后续的施工。隧道发生非冒顶塌方时通常采用:1、先采取清除塌方体后重新支护;2、采取超前支护措施后进行开挖和支护,再对塌方的位置进行回填;3、先对塌方的位置进行回填,并采取超前支护措施,然后开挖和支护。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09441479B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暗挖隧道塌方处理方法,包括施工前进行初期支护,通过多根立柱将预制的不锈钢弧形板固定在隧道顶部的塌方处,形成竖向支撑,隧道内且位于不锈钢弧形板下方的位置,固定一沿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枕木,使预先固定在枕木两侧且内部螺纹连接螺杆的钢管与隧道的中心线相垂直,螺杆固接有顶头的一端顶紧在不锈钢弧形板底端位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岭隧道拱部非冒顶塌方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回填反压:向塌腔(4)的边缘运送洞渣(9),并通过长臂机械在未发生坍塌的初支层(1)下方进行整理,在洞渣(9)的顶部形成圆弧面(10)和端头模(11),所述端头模(11)高于圆弧面(10),所述圆弧面(10)位于塌腔(4)内;步骤b、埋管封顶:洞渣(9)的上部埋设至少三根钢管(13),钢管(13)的一端伸入塌腔(4),另一端位于隧道内;再封堵洞渣(9)与塌腔(4) 的内壁交接处;步骤c、浇筑护拱:从钢管(13)的位置向塌腔(4)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护拱(15),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小于端头模(11)的高度;步骤d、初支层修复;重复步骤a~d至塌腔(4)整体修复及施作二衬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岭隧道拱部非冒顶塌方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先进行塌腔喷砼,塌腔喷砼时先将坍塌的坍塌土堆(8)进行整理,并形成缓冲沟(6)和作业平台(7),所述缓冲沟(6)处于隧道未发生坍塌和发生坍塌的交界处,所述作业平台(7)处于未发生坍塌的初支层(1)下方,所述作业平台(7)上通过长臂机械引导喷射混凝土至塌腔(4)的内壁上形成保护层(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岭隧道拱部非冒顶塌方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形成护拱(15)后在护拱(15)的上方通过钢管(13)喷射沙子形成位于护拱(15)上的缓冲层(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岭隧道拱部非冒顶塌方施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浇筑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锐阳,杨国良,杜兆波,熊军辉,陆文娟,李宜兵,黄伟治,王莹,邢斌,易思钰,罗阳伟,贾浩然,徐智,张军,常立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