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厢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36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轿厢门锁装置,包括:拉手机构,包括拉手、手柄、传动曲柄及压簧,拉手的第一端与手柄转动连接,第二端与传动曲柄的一端滑动连接,传动曲柄与手柄转动连接,压簧位于拉手与手柄之间,按压拉手时,拉手的第二端相对拉手的第一端转动并带动传动曲柄相对手柄转动;连杆机构;门锁机构,包括锁舌及锁舌框,锁舌通过连杆机构与传动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自然状态下,锁舌插入锁舌框内,按压拉手时,传动曲柄通过连杆机构带动锁舌沿远离锁舌框的方向移动,以使锁舌伸出锁舌框;感应模块,当锁舌插入锁舌框时,感应模块发出信号。通过对手动开启的轿厢门锁装置的锁紧状态进行监控,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厢门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轿厢门锁
,尤其涉及一种轿厢门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摩天轮作为一种常见的大型游乐设施,兼具观光和娱乐于一体,深受各年龄段广大游客的喜爱。摩天轮屹立在户外,常年经受日晒雨淋,在有些地区还要能够耐受季节性的狂风骤雨及冰雪严寒等恶劣的极端气象条件,设备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轿厢门锁失效的情况。摩天轮轿厢门锁装置锁紧可靠是保证摩天轮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我们现行的法规标准对摩天轮门锁锁紧状态的监控方面明确采用自动推拉门时,必须设置锁紧信号反馈系统,而对于由人员手动操作开关轿厢门时,并没有强制要求设置锁紧信号反馈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厢门锁装置,通过对手动开启的轿厢门锁装置的锁紧状态进行监控,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高安全性。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轿厢门锁装置,包括:
[0005]拉手机构,包括拉手、手柄、传动曲柄及压簧,所述拉手的第一端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传动曲柄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曲柄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压簧位于所述拉手与所述手柄之间,按压所述拉手时,所述拉手的第二端相对所述拉手的第一端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曲柄相对所述手柄转动;
[0006]连杆机构;
[0007]门锁机构,包括锁舌及锁舌框,所述锁舌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传动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自然状态下,所述锁舌插入所述锁舌框内,所述门锁机构锁紧,按压所述拉手时,所述传动曲柄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沿远离所述锁舌框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伸出所述锁舌框,所述门锁机构打开;
[0008]感应模块,当所述锁舌插入所述锁舌框时,所述感应模块发出信号。
[0009]可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及长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锁舌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长度调节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长度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曲柄相对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一连杆沿远离所述锁舌框的方向移动。
[0010]可选的,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包括花兰螺丝、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述花兰螺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花兰螺丝的两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外螺纹以旋入所述螺纹孔,且扭转所述花兰螺丝能够调节所述第二连杆及所述第三连杆的旋入长度。
[0012]可选的,所述轿厢门锁装置还包括弹簧座及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锁舌抵接,所述第一连杆贯穿所述弹簧座及所述弹簧后与所述锁舌连接,自然状态下,所述弹簧微压缩,所述锁舌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插入所述锁舌框,按压所述拉手时,所述第一连杆沿远离所述锁舌框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锁舌伸出所述锁舌框,所述弹簧进一步被压缩,松开所述拉手时,所述锁舌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0013]可选的,所述轿厢门锁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外侧,所述连杆机构、所述锁舌、所述弹簧座及所述弹簧均位于所述壳体内。
[0014]可选的,所述感应模块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头位于所述锁舌框内,自然状态下,所述门锁机构锁紧,所述触头动作,按压所述拉手时,所述门锁机构打开,所述触头复位。
[0015]可选的,所述轿厢门锁装置还包括相连接的信号发送模块及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发送模块与所述感应模块连接以将所述感应模块的信号传输给信号接收模块。
[0016]可选的,所述信号发送模块为DTU。
[0017]可选的,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为PC机或移动终端。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轿厢门锁装置,通过所述感应模块对手动开启的轿厢门锁装置的锁紧状态进行监控,实时监测运行中的摩天轮轿厢门闭锁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进行事故预警,有效避免轿厢内人员跌落的事故发生。而且,本技术能适用于现有手动开门的摩天轮轿厢门锁的改造优化,不仅能为现有摩天轮的改造优化提供参考,还能为游乐设施生产单位对手动开门摩天轮轿厢门锁装置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意义。
附图说明
[0019]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轿厢门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
[0022]1‑
拉手;2

手柄;3

传动曲柄;4

压簧;5

锁舌;6

锁舌框;7

行程开关;8

第一连杆;9

花兰螺丝;10

第二连杆;11

第三连杆;12

弹簧座;13

弹簧;14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0024]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
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
[0025]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轿厢门锁装置,包括:
[0026]拉手机构,包括拉手、手柄、传动曲柄及压簧,所述拉手的第一端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传动曲柄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曲柄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压簧位于所述拉手与所述手柄之间,按压所述拉手时,所述拉手的第二端相对所述拉手的第一端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曲柄相对所述手柄转动;
[0027]连杆机构;
[0028]门锁机构,包括锁舌及锁舌框,所述锁舌通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机构,包括拉手、手柄、传动曲柄及压簧,所述拉手的第一端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传动曲柄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曲柄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压簧位于所述拉手与所述手柄之间,按压所述拉手时,所述拉手的第二端相对所述拉手的第一端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曲柄相对所述手柄转动;连杆机构;门锁机构,包括锁舌及锁舌框,所述锁舌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传动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自然状态下,所述锁舌插入所述锁舌框内,所述门锁机构锁紧,按压所述拉手时,所述传动曲柄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锁舌沿远离所述锁舌框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伸出所述锁舌框,所述门锁机构打开;感应模块,当所述锁舌插入所述锁舌框时,所述感应模块发出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及长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锁舌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长度调节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长度调节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曲柄相对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及所述第一连杆沿远离所述锁舌框的方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包括花兰螺丝、第二连杆及第三连杆,所述花兰螺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兰螺丝的两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杰欧阳惠卿张宇光姚俊李传磊王嘉舜王琤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