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窗口保温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33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窗口保温构造,包括窗户和与窗户连接的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窗口保温层,墙体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外侧的外墙保温层,窗口保温层与外墙保温层靠近窗户的侧面相连接,窗口保温层围绕窗户设置;外墙保温层和窗口保温层外侧还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找平层,第二加强层以及外饰层;窗口保温层包括保温浆料层,保温浆料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本申请中的窗口保温层和外墙保温层作为一个整体设置,提升了整个保温系统的整体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的保温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窗口保温层及外墙保温层与墙体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便于模块化的施工,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窗口保温构造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保温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窗口保温构造。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物中的全面推广应用,各种功能好、结构与制造工艺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廉的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推出,并广泛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并且近年来全社会提倡降耗节能与可持续发展,节能已成为我国的国策,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耗能量占全社会总耗量的27.8%,建筑耗能量包括空调、采暖、灯光、用水等。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能耗将上升到社会总能耗的35%,因此,推动建筑节能,既能降低全社会建筑能耗和资源能耗,又能让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是墙体节能,提高建筑物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必要措施之一。
[0003]但是,外墙保温设计中窗口的保温设计往往被忽略。窗口是建筑能耗散失最薄弱的部位,其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60%,其中传热损失为30%,所以窗口是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重点。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窗口位置的保温结构基本都是简单将窗户与墙体进行紧密连接即可,大部分的保温措施都施加在外墙体上,而对于窗口处却没有过多的关注,造成室内热量从窗户连接处流失,而影响房屋整体的保温效果。
[0004]现有技术中有为了保证窗口的保温效果,会在混凝土结构上覆盖一层保温层,最后在保温层上覆盖一层抹灰层。由于窗户需要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因此窗户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间隙较小,也就导致可以用于设置保温层的空间较小,使得保温层厚度较薄,难以保证窗户的保温效果。同时在现有的工程设计中,窗口保温部分与外墙保温系统是分开的,导致接合部位热量损失较大,使得整个保温系统的一体性较差,也容易出现气密性不好等问题。
[0005]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窗口保温构造,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窗口保温构造,包括窗户和与窗户连接的墙体,还包括窗口保温层,所述墙体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的外墙保温层,所述窗口保温层与所述外墙保温层靠近所述窗户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窗口保温层围绕所述窗户设置;所述外墙保温层和所述窗口保温层外侧还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找平层,第二加强层以及外饰层;所述窗口保温层包括保温浆料层,所述保温浆料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窗户与所述墙体之间、所述窗户与所述窗口保温层之间均设置有背衬。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窗口保温层还包括窗口界面层以及第一加强层,所述窗口界面层设置在所述保温浆料层和所述外墙保温层之间以及所述保温浆料层和所述背衬之间;所述第一加强层包覆所述所述窗口界面层和所述保温浆料层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层分别与所述背衬以及所述外墙保温层相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强层与所述外墙保温层的连接长度不小于100mm。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底盘,所述墙体还包括本体,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外墙保温层将所述外墙保温层锁紧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倒刺,所述底盘直径不小于50mm,且所述底盘设置在所述外墙保温层和所述第一加强层之间。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设置数量每平方米不少于6个;所述连接件进入所述本体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50mm。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呈梅花状布置。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墙保温层由内而外包括第二界面层、复合保温板以及第三界面层。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背衬的外侧设置有建筑密封胶;所述本体与所述外墙保温层、所述背衬之间以及所述外墙保温层与所述窗口保温层、所述找平层之间也都设置有建筑密封胶。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9]1.相较于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单纯将窗户与墙体进行连接而言,本申请中窗口保温层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室内热量从窗口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处流失。
[0020]2.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窗口保温部分与外墙保温系统分开设置而言,本申请中的窗口保温层和外墙保温层是作为一个整体设置,从而提升了整个保温系统的整体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的保温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窗口保温层及外墙保温层与墙体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便于模块化的施工,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窗口保温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窗户下侧窗口保温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
[0025]1窗户;
[0026]21本体,221第二界面层,222复合保温板,223第三界面层,224防火材料,225连接件,226底盘,227连接部,228倒刺。
[0027]31第一界面层,32保温浆料层,33第一加强层;
[0028]4背衬;
[0029]5找平层;
[0030]6第二加强层;
[0031]7外饰层;
[0032]8内饰层;
[0033]9建筑密封胶;
[0034]10挡水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7]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窗口保温构造,包括窗户和与窗户连接的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窗口保温层,所述墙体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的外墙保温层,所述窗口保温层与所述外墙保温层靠近所述窗户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窗口保温层围绕所述窗户设置;所述外墙保温层和所述窗口保温层外侧还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找平层,第二加强层以及外饰层;所述窗口保温层包括保温浆料层,所述保温浆料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窗口保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与所述墙体之间、所述窗户与所述窗口保温层之间均设置有背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窗口保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保温层还包括窗口界面层以及第一加强层,所述窗口界面层设置在所述保温浆料层和所述外墙保温层之间以及所述保温浆料层和所述背衬之间;所述第一加强层包覆所述窗口界面层和所述保温浆料层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层分别与所述背衬以及所述外墙保温层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窗口保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层与所述外墙保温层的连接长度不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洪艳黄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金象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