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16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属于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LED警示灯便利性差的问题。本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包括路锥和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提手,底座内具有镂空腔,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连通镂空腔的安装孔,提手位于镂空腔外并且位于安装孔的一侧,所述提手呈柔性,路锥顶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呈环形的限位槽,路锥的顶端穿过镂空腔和安装孔设置,所述提手向下弯曲并扣在限位槽内。本结构提高LED警示灯使用的便利性。本结构提高LED警示灯使用的便利性。本结构提高LED警示灯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交通设施
,特别是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上,如果有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时,需要在路边临时停车,而在路边临时停靠的车辆也不是十分安全,尤其在夜间,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降低二次事故的发生,避免出现连续撞车,通常会在出现事故处后方一段距离设置临时警示灯。
[0003]目前,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手提太阳能LED警示器【授权公告号:CN201924292U】,包括有一个内置LED灯电子控制器的盒体,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硅电池太阳能光板,盒体的两侧设置有透明散光板,透明散光板的内面设置有固定在盒体上的LED灯组,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上设有按钮开关,盒体的两侧端在硅电池太阳能光板的下端还设置有提手。
[0004]上述LED警示器在使用过程中只能手提着使用或者放置在地面上使用,手提着使用使得事故维护人员的活动位置受限,放置在地面上使用则由于高度太低使得警示灯不容易被观察到,该警示灯在使用过程中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LED警示灯使用的便利性。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包括路锥和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具有镂空腔,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连通镂空腔的安装孔,所述提手位于镂空腔外并且位于安装孔的一侧,所述提手呈柔性,所述路锥顶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呈环形的限位槽,所述路锥的顶端穿过镂空腔和安装孔设置,所述提手向下弯曲并扣在限位槽内。
[0008]工作原理:使用时先警示灯套设在路锥的顶端,接着将提手弯曲一定的角度使得提手扣在限位槽内,提手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使得提手具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进而使得提手紧扣在路锥的顶端,提手将警示灯定位在路锥的顶端,使得警示灯无法相对于路锥周向转动,同时也避免警示灯从路锥上掉落。
[0009]当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时,交通维护人员可将路锥和警示灯组合使用,由于警示灯套设在路锥的顶端,使得警示灯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方便后方车辆及时观察到警示灯,提高警示效果,也无需交通维护人员手提警示灯站在车辆后方指挥交通,提高了警示灯使用的便利性;其次,警示灯具有一定的重量,警示灯套设在路锥上后,增加了路锥的重量,使得路锥在路面上摆放更加稳定,不易倾倒;除此之外,提手与路锥顶端的连接结构使得警示灯被固定在路锥的顶端,当路锥被后方车辆撞倒或其它原因发生倾倒时,警示灯也不会单独滚到路中央,避免对路面造成安全隐患。
[0010]在上述的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中,所述镂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可控制警示灯亮灭并且能够复位的按压开关,当警示灯套设在路锥上时,所述按压开关处于被按压状态。通过本结构的设置,当警示灯套设在路锥上后,警示灯沿着路锥向下移动,按压开关逐渐被路锥的侧壁挤压,当警示灯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按压开关被安全按压,警示灯被点亮;当将警示灯从路锥上取出时,按压开关自动向外复位,警示灯熄灭,该结构无需使用人员去按压开关来控制警示灯,提高了警示灯使用的安全性。
[0011]在上述的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中,所述镂空腔的内壁位于按压开关的左右侧均具有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能够与路锥的外侧壁相贴靠。通过本结构的设置,限位凸条的设置对按压开关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按压开关受到路锥侧壁的过度挤压。
[0012]在上述的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中,所述警示灯还包括与底座前端连接的灯座,所述灯座呈圆盘形,所述灯座内设置有LED灯,所述底座的后端具有电池腔,所述电池腔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与LED灯电连接。
[0013]在上述的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底座的底部铰接有能够封堵电池腔下端口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前端具有伸至镂空腔内侧板,所述侧板能够相对于底板前后摆动,所述侧板能够封堵电池腔的侧开口,所述提手与侧板的上端连接,所述提手能够通过安装孔移至镂空腔内。通过本结构的设置,当需要更换电池腔内的电池时,将提手朝安装孔方向推,此时侧板相对于底板向一侧摆动,再将底板向外摆动使得提手和侧板从安装孔和镂空腔移动,此时电池腔的侧部和底部均处于打开状态,方便电池的更换。
[0014]在上述的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中,所述提手朝向安装孔的一侧面的外边沿上具有加强边。通过本结构的设置,提高了提手的结构强度,并且增加了提手的复位力,使得提手扣在限位槽内更加紧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当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时,交通维护人员可将路锥和警示灯组合使用,由于警示灯套设在路锥的顶端,使得警示灯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方便后方车辆及时观察到警示灯,提高警示效果,也无需交通维护人员手提警示灯站在车辆后方指挥交通,提高了警示灯使用的便利性;其次,警示灯具有一定的重量,警示灯套设在路锥上后,增加了路锥的重量,使得路锥在路面上摆放更加稳定,不易倾倒;除此之外,提手与路锥顶端的连接结构使得警示灯被固定在路锥的顶端,当路锥被后方车辆撞倒或其它原因发生倾倒时,警示灯也不会单独滚到路中央,避免对路面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路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路锥和警示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警示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4是本技术警示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0]图中,1、路锥;限位槽100;2、警示灯;20、底座;21、提手;210、加强边;22、安装孔;23、灯座;24、电池腔;25、底板;26、侧板;3、镂空腔;4、按压开关;5、限位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2]如图1~图4所示,本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包括路锥1和警示灯2,警示灯2包括底座20,底座20上具有提手21,底座20内具有镂空腔3,底座20的顶面上开设有连通镂空腔3的安装孔22,提手21位于镂空腔3外并且位于安装孔22的一侧,提手21呈柔性,提手21朝向安装孔22的一侧面的外边沿上具有加强边210,路锥1顶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呈环形的限位槽100,路锥1的顶端穿过镂空腔3和安装孔22设置,提手21向下弯曲并扣在限位槽100内。使用时先警示灯2套设在路锥1的顶端,接着将提手21弯曲一定的角度使得提手扣在限位槽100内,提手21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使得提手21具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进而使得提手21紧扣在路锥1的顶端,提手21将警示灯2定位在路锥1的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包括路锥(1)和警示灯(2),所述警示灯(2)包括底座(20),所述底座(20)上具有提手(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内具有镂空腔(3),所述底座(20)的顶面上开设有连通镂空腔(3)的安装孔(22),所述提手(21)位于镂空腔(3)外并且位于安装孔(22)的一侧,所述提手(21)呈柔性,所述路锥(1)顶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呈环形的限位槽(100),所述路锥(1)的顶端穿过镂空腔(3)和安装孔(22)设置,所述提手(21)向下弯曲并扣在限位槽(10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腔(3)的内壁上设置有可控制警示灯(2)亮灭并且能够复位的按压开关(4),当警示灯(2)套设在路锥(1)上时,所述按压开关(4)处于被按压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警示灯与路锥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腔(3)的内壁位于按压开关(4)的左右侧均具有限位凸条(5),所述限位凸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梦媛金峰杨嵚李靓章涛程林结张佳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