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用固定件的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修复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用固定件的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对建筑施工的模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混凝固定件(类似“抱箍”的零件) 是由弧形板和两个边板构成,两个边板分别固定在弧形板的两端底部,两个边板上分别开设有通槽,可用螺栓将两个固定件固定在一起,例如,申请号为201711181594.0中公开的固定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会使得弧形板发生弯曲或使得弧形板的表面扭曲,以及边板上的通槽槽口发生弯曲变形,需要对其进行修复,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用固定件的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用固定件的修复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钢筋混凝土用固定件的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中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用固定件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3),所述底座(13)的顶面开设有第三通槽(34),所述第三通槽(34)中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6),所述转动板(2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辊轮(28),所述第三通槽(34)的上方设有第一弧形板(27),所述第一弧形板(2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边板(29),所述第一边板(29)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柱(23),所述第三螺纹柱(23)均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25)且均与底座(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边板(29)的下方均设有升降板(31),所述升降板(31)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21),所述第二螺纹柱(21)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2)且均与底座(13)转动连接,第三齿轮(22)与第四齿轮(25)之间均设有第五杆(19),第五杆(19)靠近第三齿轮(2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齿轮(22)相啮合的第三齿条(20),第五杆(19)靠近第四齿轮(2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四齿轮(25)相啮合的第四齿条(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用固定件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的顶面开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升降板(31)下方的第一凹槽(36),所述第一凹槽(36)中均固定连接有滑板(37),所述滑板(37)的顶面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推板(38),所述推板(38)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位于滑板(37)两侧的第五齿条(39),所述第五齿条(39)均啮合有第五齿轮(32),所述第五齿轮(32)均与第一凹槽(36)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32)的顶面均开设有螺纹孔(40),所述升降板(31)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与螺纹孔(40)一一对应的第四螺纹柱(33),所述螺纹孔(40)与第四螺纹柱(33)相配合,所述第一边板(29)和升降板(31)的顶面均分别开设有与推板(38)相配合的第一通槽(2)和第四通槽(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用固定件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板(29)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杆(1),所述第一杆(1)均与第三螺纹柱(23)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板(3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陆也,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市晶宫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