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参考方案生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07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术参考方案生成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识别对象体的三维骨骼透视图像中下肢的预设关节部位,依据预设关节部位的数据进行三维图像数据渲染,得到下肢的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中,识别预设关节部位的关键点;基于关键点的位置信息,确定对象体的畸变部位,并确定对畸变部位的骨骼进行矫正的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和截骨高度;生成以畸变部位、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以及截骨高度作为参考信息的手术参考方案。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生成手术参考方案,能够为医生提供参考信息。能够为医生提供参考信息。能够为医生提供参考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参考方案生成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术参考方案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医生在对对象体进行胫骨高位截骨手术之前,会获得对象体的三维骨骼透视图像,然后医生根据三维骨骼透视图像了解对象体的下肢骨结构,进而确定手术方案。
[0003]这种情况下,医生所确定的手术方案往往会受到对象体年龄、医生手术经验等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手术方案的准确度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为医生提供参考信息的手术参考方案,进而提高最终所确定手术方案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参考方案生成方法及装置,以为医生提供参考信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术参考方案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识别对象体的三维骨骼透视图像中下肢的预设关节部位,依据所述预设关节部位的数据进行三维图像数据渲染,得到下肢的三维模型;
[0007]在所述三维模型中,识别所述预设关节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参考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识别对象体的三维骨骼透视图像中下肢的预设关节部位,依据所述预设关节部位的数据进行三维图像数据渲染,得到下肢的三维模型;在所述三维模型中,识别所述预设关节部位的关键点;基于所述关键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对象体的畸变部位,并确定对畸变部位的骨骼进行矫正的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和截骨高度;生成以所述畸变部位、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以及截骨高度作为参考信息的手术参考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三维模型中,识别所述预设关节部位的关键点,包括:识别所述三维骨骼透视图像中所述预设关节部位的候选关键点;根据所述三维骨骼透视图像与所述三维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三维模型中与所述候选关键点对应的点,作为所述预设关节部位的关键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关键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对象体的畸变部位,并确定对畸变部位的骨骼进行矫正的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和截骨高度,包括:基于所述关键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对象体的畸变部位;根据所述畸变部位,获得所述关键点中用于进行骨骼矫正的目标关键点;基于所述目标关键点的位置信息,确定对所述畸变部位的骨骼进行矫正的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和截骨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关键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对象体的畸变部位,包括:确定所述关键点中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股骨头中心的第一关键点和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膝关节中心的第二关键点所在的第一直线,并确定所述关键点中分别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膝关节上侧两个端点的第三关键点、第四关键点所在的第二直线,判断第一夹角的角度是否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中的角度,若为否,则确定所述对象体的畸变部位为股骨,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为:由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形成的、且靠近所述对象体大腿外侧的夹角;和/或确定所述关键点中对应所述对象体的下肢中点的第五关键点和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踝关节中心的第六关键点所在的第三直线,并确定所述关键点中分别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膝关节下侧两个端点的第七关键点、第八关键点所在的第四直线,判断第二夹角的角度是否为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中的角度,若为否,则确定所述对象体的畸变部位为胫骨,其中,所述第二夹角为:由所述第三直线与所述第四直线形成的、且靠近所述对象体小腿内侧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畸变部位为股骨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畸变部位,获得所述关键点中用于进行骨骼矫正的目标关键点,包括:将所述关键点中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股骨头中心的第一关键点、对应所述对象体的下肢中点的第五关键点、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踝关节中心的第六关键点、对应所述对象体的合页位置的第九关键点以及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股骨中第一预设位置的第十关键点确定为目标关键点;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关键点的位置信息,确定对所述畸变部位的骨骼进行矫正的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和截骨高度,包括:确定所述第五关键点和所述第六关键点所在的第五直线,并确定以所述第一关键点和所述第九关键点为端点的第一线段;确定与所述第一线段等长度的第二线段,其中,所述第二线段的一个端点为所述第九关键点、且另一个端点位于所述第五直线上,所述第二线段相比于所述第一线段靠近所述对象体的大腿内侧;将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二线段所形成夹角的角度确定为矫正角度;根据所述第九关键点和第十关键点之间的距离和预设比例,确定对所述畸变部位的骨骼进行矫正的截骨线长度,其中,所述预设比例表示:所述三维模型中的单位长度与实际场景中单位长度之间的比例;基于所述矫正角度和截骨线长度,按照所述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与截骨高度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畸变部位的骨骼进行矫正的截骨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畸变部位为胫骨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畸变部位,获得所述关键点中用于进行骨骼矫正的目标关键点,包括:将所述关键点中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股骨头中心的第一关键点、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膝关节中心的第二关键点、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踝关节中心的第六关键点、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胫骨中第二预设位置的第十一关键点以及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胫骨中第三预设位置的第十二关键点确定为目标关键点;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关键点的位置信息,确定对所述畸变部位的骨骼进行矫正的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和截骨高度,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关键点和所述第二关键点所在的第六直线,并确定以所述第六关键点和所述第十一关键点为端点的第三线段;确定与所述第三线段等长度的第四线段,其中,所述第四线段的一个端点为所述第十一关键点、且另一个端点位于所述第六直线上,所述第四线段相比于所述第三线段靠近所述对象体的小腿外侧;将所述第三线段和所述第四线段所形成夹角的角度确定为矫正角度;根据所述第十一关键点和第十二关键点之间的距离和预设比例,确定对所述畸变部位的骨骼进行矫正的截骨线长度,其中,所述预设比例表示:所述三维模型中的单位长度与实际场景中单位长度之间的比例;基于所述矫正角度和截骨线长度,按照所述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与截骨高度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畸变部位的骨骼进行矫正的截骨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所述三维模型中,识别所述预设关节部位的关键点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关键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对象体的畸变类型;所述生成以所述畸变部位、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以及截骨高度作为参考信息的手术参考方案,包括:生成以所述畸变类型、畸变部位、矫正角度、截骨线长度以及截骨高度作为参考信息的手术参考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关键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对象体的畸变类型,包括:确定所述关键点中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股骨头中心的第一关键点和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踝关节中心的第六关键点所在的第七直线;若对应所述对象体的膝关节中心的第二关键点相比于所述第七直线靠近膝关节内侧,则判断所述第二关键点与所述第七直线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距离;若所述第二关键点与所述第七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对象体的畸变类型为膝外翻;若所述第二关键点相比于所述第七直线靠近膝关节外侧,则判断所述第二关键点与所述第七直线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距离;若所述第二关键点与所述第七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对象体的畸变类型为膝内翻。9.一种手术参考方案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清沈丽萍戴维焕方华磊孙盼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