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偏振光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70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偏振光吸收器,包括基层和设置在基层上的顶结构层,所述的顶结构层包括呈手性结构的手性单元,所述的手性单元包括拼合为一体的直角梯形单元一、直角梯形单元二和直角梯形单元三,所述的直角梯形单元二和直角梯形单元三两者的直角腰与直角梯形单元一的直角腰拼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圆偏振光吸收器的手性单元有效提高了非对称性,极大的加强了对入射的左右圆偏振光的不同吸收、反射和透射作用,提高对圆偏振光的选择性透过,提高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甄别效率,有效增大圆二色性。效增大圆二色性。效增大圆二色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偏振光吸收器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
,尤其涉及一种圆偏振光吸收器。

技术介绍

[0002]圆偏振光分为左圆偏振光(LCP)和右圆偏振光(RCP),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缩写CD)是涉及圆偏振光的二色性,即左旋圆偏振光(LCP)的和右旋圆偏振光(RCP)吸收的差值。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表示一个光子的两种可能的自旋角动量状态,因此圆二色性也被称为自旋角动量的二色性。圆偏振光常用于各种光学技术和设备、量子计算、自旋光通信、圆二色性光谱和磁记录。天然手性分子的圆二色性特别弱,所以通常会设计一些人造微纳结构来产生或者增强圆二色性。
[0003]现有的圆偏振器通常在介质基底上周期性的放置螺旋上升金属金线,通过控制螺旋线的旋转方向,可实现对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选择性透过,或者是在基底上设置L形、Z形的手性结构来实现对圆偏振光的选择性透过,但现有的圆偏振器对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甄别效率较低、透过率低,难以获得较大的圆二色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偏振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a)和设置在基层(a)上的顶结构层(4),所述的顶结构层(4)包括呈手性结构的手性单元(5),所述的手性单元(5)包括拼合为一体的直角梯形单元一(51)、直角梯形单元二(52)和直角梯形单元三(53),所述的直角梯形单元二(52)和直角梯形单元三(53)两者的直角腰与直角梯形单元一(51)的直角腰拼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振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角梯形单元二(52)与直角梯形单元三(53)沿着直角腰方向上具有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振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梯形单元二(52)和直角梯形单元三(53)其中一者在直角腰方向上超出直角梯形单元一(51)的底边,另一者在直角腰方向上与直角梯形单元一(51)的另一底边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偏振光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角梯形单元二(52)与直角梯形单元三(53)两者的宽度较窄的底边在直角腰方向上朝向同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翠苹王志明余鹏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