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63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柱,包括基座、竖钢梁、横钢梁、挂钩、套环、弹性直线移动组件、移动框、固定组件;基座设置在地面上;竖钢梁固定安装在基座的上表面,竖钢梁的梁身上设置有横向贯穿梁身的横梁凹槽;横钢梁通过横梁凹槽横向插入竖钢梁的梁身上;套环、移动框安装在弹性直线移动组件上,弹性直线移动组件、挂钩、固定组件固定在竖钢梁的梁身上;当横向梁通过横梁凹槽插入竖钢梁,弹性直线移动组件带动套环、移动框直线纵向移动使得套环套设在挂钩上,弹性移动组件带动移动框弹性复位,移动框扣压横钢梁,固定组件使横钢梁向竖钢梁内壁压紧。壁压紧。壁压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柱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柱。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横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
[0003]现有的钢结构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安装速度较为缓慢,影响施工进程,同时在连接时,需要额外的工人手扶着横钢梁(或采用机械夹持),直至横钢梁连接稳定后方可松开,并且焊接的连接方式延性较差,容易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影响节点的受力性能,容易发生脆性的断裂,导致整体结构存在不稳的问题,严重时会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钢结构柱,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竖钢梁、横钢梁、挂钩、套环、弹性直线移动组件、移动框、固定组件;所述基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竖钢梁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竖钢梁的梁身上设置有横向贯穿梁身的横梁凹槽;所述横钢梁通过有所述横梁凹槽横向插入所述竖钢梁的梁身上;所述套环、移动框安装在所述弹性直线移动组件上,所述弹性直线移动组件、挂钩、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竖钢梁的梁身上;当所述横向梁通过所述横梁凹槽插入所述竖钢梁,所述弹性直线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套环、移动框直线纵向移动使得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挂钩上,所述弹性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移动框弹性复位,所述移动框扣压所述横钢梁,所述固定组件使所述横钢梁向所述竖钢梁内壁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框腔内的转动扳手、固定槽框、转杆、推杆、弹簧、移动板、连杆;所述固定槽框安装在所述竖钢梁的梁身且设置在挂钩的下方,所述与固定槽框的底部呈倒置U型设置,所述转杆安装在所述固定槽框底部的两侧内壁上,所述转动板手安装在所述转杆上;所述移动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推杆,所述移动板下表面被所述固定槽框的顶端支撑;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移动框至所述移动板之间且套设在所述推杆上;所述推杆的顶端从所述移动框的顶部伸出,所述套环设置在所述推杆的顶部;所述转动扳手安装在所述转杆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贺峰吴雪韩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