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晨暄专利>正文

盒体与盖体的卡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61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盒体与盖体的卡合结构,其包括相盖合组装的一盒体以及一盖体,该盒体上开口外周环设一外唇缘,该外唇缘的相对位置凸设有至少两个契合部,所述契合部外边缘设置一活动扣片,该盖体外周环设一盖合唇缘,并以该盖合唇缘内侧与该盒体的外唇缘契合包覆,且该盖合唇缘周边的相对位置凸设有至少两个卡合部,该卡合部与该盒体的所述契合部包覆定位,所述卡合部中央处设置一扣合凸部,据此,该盖体的各该卡合部对应该盒体的各该契合部形成定位,再通过所述活动扣片的拨动,使该活动扣片的卡扣部能确实紧密地卡扣于该扣合凸部外,提升该盒体以及该盖体的使用便利性。提升该盒体以及该盖体的使用便利性。提升该盒体以及该盖体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盒体与盖体的卡合结构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容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盒体与盖体的卡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塑料制餐盒,包括盒盖与盒体,主要是利用盒体容装食品,再通过盒盖加以密封;该盒盖通常包括一顶部,及自该顶部外缘朝盒体方向延伸的侧部,借此通过侧部包覆于该盒体上端周边,进而将该盒盖固定于盒体上,达到盒盖的密封限制。
[0003]然而,传统的盒盖仅通过侧边包覆于盒体周边,虽然该盒盖侧边内壁设有卡扣凸肋得以与该盒盖周边扣合固定,但在盒体或是盒盖挤压碰撞时,该盒盖侧边会因挤压变形而使该卡扣凸肋无法确实卡扣于该盒体周边,使该盒盖失去卡扣效果而脱离该盒体,进而导致盒体内装设的内容物倒出、溢出,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此外,所述盒盖的卡扣凸肋是环状卡扣于该盒体周边,使得盒盖欲封盖于盒体上,或是从盒体上拆下时,皆需花费较多时间将所述卡扣凸肋一一卡扣或拆下,以令该盒体与盖体的组合、拆解较为麻烦,缺乏实用性。
[0004]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盒体与盖体的卡合结构。
[0006]本技术提供的盒体与盖体的卡合结构,其包括相盖合组装的一盒体以及一盖体,该盒体上开口外周环设一外唇缘,该外唇缘的相对位置凸设有至少两个契合部,所述契合部中央处形成一契合凸部,并于该契合凸部两侧皆设置一契合凹部,该契合部外边缘设置一活动扣片,该活动扣片上表面凸设一卡扣部,该卡扣部内侧面对该契合凸部设置一卡扣凹部,并于该卡扣凹部的两侧形成两抵贴面,且该卡扣部顶端更与该卡扣凹部底面平行设置一嵌扣部,该盖体外周环设一盖合唇缘,并以该盖合唇缘内侧与该盒体的外唇缘契合包覆,且该盖合唇缘周边的相对位置凸设有至少两个卡合部,该卡合部与该盒体的所述契合部包覆定位,所述卡合部中央处设置一扣合凸部,并于该扣合凸部两侧皆设置一限位凹部,该扣合凸部内侧中空并对应包覆于该契合凸部外,并将两个该限位凹部契合限制于两个该契合凹部内,该扣合凸部顶端沿着外侧面往上延伸有一嵌合部,该嵌合部与该盖合唇缘间形成一凹槽,借此,所述活动扣片往该盖体方向拨动卡扣,进一步利用所述该卡扣凹部与该盖体的扣合凸部卡合固定,完成该盒体与该盖体的卡合状态。
[0007]较佳地,该盒体于外唇缘周边设有四个该契合部,该盖体于盖合唇缘周边设有四个该卡合部。
[0008]较佳地,该活动扣片与该契合部间设置一弯折部,以便于该活动扣片往该外唇缘方向拨动弯曲。
[0009]较佳地,所述卡扣部内侧面由上往下渐扩形成一斜面,并使两个该抵贴面形成斜
面状。
[0010]较佳地,所述限位凹部表面由内往外形成一斜面状。
[0011]较佳地,所述扣合凸部及其嵌合部的外表面设有数个呈纵向的补强结构。
[0012]较佳地,该盖体的盖合唇缘设置一翻掀片体。
[0013]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该盒体与该盖体卡合包装时,该盖体的各该卡合部对应该盒体的各该契合部形成定位,并使该盖体的盖合唇缘契合包覆于该盒体的外唇缘外,接着再通过所述活动扣片的拨动,使各该卡扣部能确实紧密地卡扣于各该扣合凸部外,令该盖体能轻松快速地盖合卡扣于该盒体开口周缘,提升该盒体以及该盖体的使用便利性。
[0014]其次,该活动扣片的卡扣部与该卡合部的扣合凸部扣合固定时,则再通过该卡扣部的嵌扣部与该扣合凸部的嵌合部相扣合固定,进而提升该盖体与该盒体的结合强度,确保盖体盖合固定的稳定性,防止该盖体受到挤压撞击而脱离掀开的情况产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的盒体与盖体盖合状态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的盒体与盖体脱离状态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的盒体局部剖视立体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的盖体局部剖视立体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的盖体封盖于盒体开口的剖视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的盖体封盖于盒体开口的另一角度剖视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中的活动扣片卡扣固定该盖体的剖视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中的活动扣片卡扣固定该盖体的另一角度剖视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0024]10:盒体;11:外唇缘;12:契合部;121:契合凸部;122:契合凹部;13:活动扣片;131:弯折部;132:卡扣部;133:卡扣凹部;134:抵贴面;135:嵌扣部;20:盖体;21:盖合唇缘;22:卡合部;221:扣合凸部;222:限位凹部;223:嵌合部;224:补强结构;225:凹槽;23:翻掀片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配合图式详述如后。
[0026]首先,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盒体与盖体的卡合结构,其包括相盖合组装的一盒体10以及一盖体20,该盒体10上开口外周环设一外唇缘11,该外唇缘11的相对位置凸设有四个契合部12,所述契合部12中央处形成一契合凸部121,并于该契合凸部121两侧皆形成一契合凹部122,该契合部12外边缘设置一活动扣片13,该活动扣片13与该契合部12间设置一弯折部131,以便于该活动扣片13往该外唇缘11方向拨动弯曲,该活动扣片13上表面凸设一卡扣部132,该卡扣部132内侧面由上往下渐扩形成斜面状,并面对该契合凸部121设置一卡扣凹部133,并于该卡扣凹部133的两侧形成斜面状的两个抵贴面134,且该卡扣部
132顶端更与该卡扣凹部133底面平行设置一嵌扣部135,该盖体20外周环设一盖合唇缘21,并以该盖合唇缘21内侧与该盒体10的外唇缘11契合包覆,该盖合唇缘21周边的相对位置凸设有四个卡合部22,该卡合部22与该盒体10的所述契合部12包覆定位,所述卡合部22中央处设置一扣合凸部221,并于该扣合凸部221两侧皆设表面由内往外形成斜面状的一限位凹部222,该扣合凸部221内侧中空并对应包覆于该契合凸部121外,并将两个该限位凹部222契合限制于两个该契合凹部122内,该扣合凸部221顶端沿着外侧面往上延伸有一嵌合部223,所述扣合凸部221及其嵌合部223的外表面设有数个呈纵向的补强结构224,且该嵌合部223与该盖合唇缘21间形成一凹槽225,该盖体20的盖合唇缘21更设一翻掀片体23。
[0027]其结构的使用状态,再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该盖体20是以周边的盖合唇缘21包覆于该盒体10开口周边的外唇缘11,并将所述卡合部22对齐覆盖于所述契合部12,借此将该盖体20定位盖合于该盒体10的开口,且所述卡合部22的扣合凸部221包覆抵靠于该契合部12的契合凸部121外,进一步通过该契合凸部121顶靠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盒体与盖体的卡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盖合组装的一盒体以及一盖体,该盒体上开口外周环设一外唇缘,该外唇缘的相对位置凸设有至少两个契合部,所述契合部中央处形成一契合凸部,并于该契合凸部两侧皆设置一契合凹部,该契合部外边缘设置一活动扣片,该活动扣片上表面凸设一卡扣部,该卡扣部内侧面对该契合凸部设置一卡扣凹部,并于该卡扣凹部的两侧形成两抵贴面,且该卡扣部顶端更与该卡扣凹部底面平行设置一嵌扣部,该盖体外周环设一盖合唇缘,并以该盖合唇缘内侧与该盒体的外唇缘契合包覆,且该盖合唇缘周边的相对位置凸设有至少两个卡合部,该卡合部与该盒体的所述契合部包覆定位,所述卡合部中央处设置一扣合凸部,并于该扣合凸部两侧皆设置一限位凹部,该扣合凸部内侧中空并对应包覆于该契合凸部外,并将两个该限位凹部契合限制于两个该契合凹部内,该扣合凸部顶端沿着外侧面往上延伸有一嵌合部,该嵌合部与该盖合唇缘间形成一凹槽,借此,所述活动扣片往该盖体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暄
申请(专利权)人:李晨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