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48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依次包括:基层、找平层、界面剂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第三防水层、饰面层。所述找平层设置于所述基层表面,所述界面剂层设置于找平层远离所述基面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于界面剂层远离所述找平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水层设置于第一防水层远离所述界面剂层的一侧,所述第三防水层设置于第二防水层远离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一侧,所述饰面层设置于第三防水层远离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建筑外墙或卫生间防水使用过程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导致开裂,从而防水层受到破坏,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外墙或卫生间防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如北方的冬天,卫生间进行淋浴时,温度会达到40℃以上,正常情况下只有20℃左右,使环境出现20℃左右的温差,从而使墙面或地面产生温度应力。由于里面的抹灰或找平层的抗拉强度远小于外面的瓷砖,当其抗拉强度小于温度应力时,产生开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也随之被拉裂,从而防水层受到破坏,因此,防水涂层的保护措施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第三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设置于第一防水层表面,所述第三防水层设置于第二防水层远离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水层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内部放置耐碱玻纤布或聚酯无纺布,所述第二防水层为II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所述第三防水层为I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0005]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厚度为0.8~1.2mm。
[0006]可选地,所述第二防水层厚度为1.2~1.5mm。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三防水层厚度为1.2~1.5mm。
[0008]可选地,所述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还包括:
[0009]基层;
[0010]找平层,所述找平层设置于所述基层表面;
[0011]界面剂层,所述界面剂层设置于找平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于界面剂层远离所述找平层的一侧;
[0012]饰面层,所述饰面层设置于所述第三防水层远离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一侧。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传统建筑外墙或卫生间易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当其抗拉强度小于温度应力时,产生开裂,从而防水层受到破坏,本技术利用不同类型防水材料所需的自愈合时间差及拉伸强度,可有效解决建筑外墙或卫生间防水使用过程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导致开裂,从而使得防水层受到破坏,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0016]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17]附图标记说明:101

基层 、102

找平层 、103

界面剂层 、104

第一防水层 、105

第二防水层、106

第三防水层 、107

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0]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1]请参阅图一,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结构,包括:第一防水层104、第二防水层105、第三防水层106,本实施例所述第二防水层105设置于第一防水层104表面,所述第三防水层106设置于第二防水层105远离所述第一防水层104的一侧。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层104厚度为0.8mm~1.2mm,当厚度小于0.8mm时,所述第一防水层防水效果较差,当厚度大于1.2mm时,成本较高且所增加的厚度防水效果并没有太大改进。
[0023]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防水层104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内部放置耐碱玻纤布或聚酯无纺布。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是由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乳液(如聚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酯、丁苯橡胶乳液等)及各种添加剂优化组合而成的液料和配套的粉料复合而成的双组分防水涂料,是一种既具有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弹性高、又有无机材料耐久性好的防水材料。同时,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还具有自愈合功能,可以使微小裂缝自闭止漏水,由于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添加了少许聚合物,具有更大的拉伸强度,与所述找平层102具有更好的过渡性。
[0024]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还包括:基层101;找平层102,所述找平层102设置于所述基层101表面;界面剂层103,所述界面剂层103设置于找平层102远离所述基层101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水层104设置于界面剂层103远离所述找平层102的一侧;饰面层107,所述饰面层107设置于所述第三防水层106远离所述第二防水层105的一侧。
[0025]为了更好的抵抗温差造成找平层102开裂,本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防水层104内铺设一层耐碱玻纤布或聚酯无纺布,耐碱玻纤布或聚酯无纺布抗拉强度高、粘结性能好,可进一步加强所述第一防水层104的防水效果,有效防止因温度变化、应力变化所产生的开裂。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层105为II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所述第三防水层106为I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厚度均为1.2~1.5mm。根据韩光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自闭性能研究》的试验结论,当防水涂膜出现微小裂缝时,会出现自愈合,Ⅱ型的自闭时间远远小于Ⅰ型。且国家《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JC/T 894中,Ⅰ型防水涂料的拉伸强度不小于1.2MPa,Ⅱ型防水涂料不小于1.8MPa。根据Ⅰ型和Ⅱ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强度不同,两者相结合,减少温度应力导致建筑墙体内部找平层的开裂及防水层的破坏,所述第二防水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第三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水层表面,所述第三防水层设置于第二防水层远离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水层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内部放置耐碱玻纤布或聚酯无纺布,所述第二防水层为II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所述第三防水层为I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水泥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厚度为0.8~1.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耀洪郭文科芮振州叶胜营叶声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奇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