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45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盘,所述底盘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内部嵌设有卡接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嵌设有混合矩阵本体,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分别嵌设在两个支撑架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框内部均嵌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者将混合矩阵本体两侧的卡块嵌入卡槽内部,再拧动旋钮,旋钮转动带动卡接杆嵌入卡接槽内部,从而对混合矩阵本体进行固定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混合矩阵本体的使用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掉落损坏而造成的成本的浪费,给使用者带来收益。给使用者带来收益。给使用者带来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矩阵
,具体涉及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合频矩阵是指通过阵列切换的方法将m路视频信号与vga信号任意输出至n路监看设备上的电子装置,一般情况下矩阵的输入大于输出即m>n。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混合矩阵一般是放置在配电柜或者是裸露在外面,但是这样可能会导致混合矩阵本体滑动,从而造成掉落损坏,影响人们的生活,也给维修带来成本,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0004]因此,技术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通过使用者将混合矩阵本体两侧的卡块嵌入卡槽内部,再拧动旋钮,旋钮转动带动卡接杆嵌入卡接槽内部,从而对混合矩阵本体进行固定卡接,同时固定框周围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对混合矩阵本体提供缓冲减震的作用,以解决一般情况下混合矩阵本体不能安全盛放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内部嵌设有卡接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嵌设有混合矩阵本体;
[0007]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分别嵌设在两个支撑架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框内部均嵌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两个所述固定框内部分别嵌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内部,两个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内部均嵌设有往复丝杆,四个所述往复丝杆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外侧,四个所述往复丝杆外侧均套设有轴承座,四个所述轴承座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杆,两个所述第二空腔内部均设有拉伸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底盘内部开设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一转轴贯穿第四空腔并延伸至底盘底部,所述第一转轴底端设有旋转组件,所述第二转轴延伸至第四空腔内部,所述第四空腔内部嵌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外侧,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外侧均套设有链条,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驱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拉伸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均设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外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两个所述第三转轴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外侧均套设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外侧均套设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套筒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混合矩阵本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嵌设在两个卡槽内部。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块内部均开设有多个卡接槽,多个所述卡接槽分别与多个卡接杆相匹配。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框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四个所述伸缩杆外侧均固定套设有第一弹簧。
[0013]优选的,所述底盘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架。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底盘和支撑架连接处均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与固定框连接处均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底端。
[0016]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底端。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通过使用者将混合矩阵本体两侧的卡块嵌入卡槽内部,再拧动旋钮,旋钮转动带动卡接杆嵌入卡接槽内部,从而对混合矩阵本体进行固定卡接,同时固定框周围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对混合矩阵本体提供缓冲减震的作用,以解决一般情况下混合矩阵本体不能安全盛放的问题,本技术提高了混合矩阵本体的使用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掉落损坏而造成的成本的浪费,给使用者带来收益。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主视图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盘、2支撑架、3混合矩阵本体、4固定框、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往复丝杆、8轴承座、9卡接杆、10第一链轮、11第二链轮、12链条、13第一锥齿轮、14第二锥齿轮、15第三转轴、16螺纹杆、17套筒、18固定架、19挡板、20第二弹簧、21卡块、22伸缩杆、23第一弹簧、24支架、25旋钮、26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1,参照附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内部嵌设有卡接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架2之间嵌设有混合矩阵本体3;
[0026]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框4,两个所述固定框4分别嵌设在两个支撑架2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框4内部均嵌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两个所述固定框4内部分别嵌设有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内部,两个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内部均嵌设有往复丝杆7,四个所述往复丝杆7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外侧,四个所述往复丝杆7外侧均套设有轴承座8,四个所述轴承座8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杆9,两个所述第二空腔内部均设有拉伸组件;
[0027]进一步地,所述底盘1内部开设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一转轴5贯穿第四空腔并延伸至底盘1底部,所述第一转轴5底端设有旋转组件,所述第二转轴6延伸至第四空腔内部,所述第四空腔内部嵌设有第一链轮10和第二链轮11,所述第一链轮10与第二链轮11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外侧,所述第一链轮10与第二链轮11外侧均套设有链条12,所述第一链轮10与第二链轮11通过链条12驱动连接,使得装置驱动效果更加高效;
[0028]进一步地,所述拉伸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锥齿轮13,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3底部均设有第二锥齿轮14,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4外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5,两个所述第三转轴15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6,两个所述螺纹杆16外侧均套设有套筒17,两个所述套筒17外侧均套设有固定架18,两个所述套筒17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9,两个所述挡板19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20,使得装置稳定性更高;
[0029]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矩阵本体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1,两个所述卡块21分别嵌设在两个卡槽内部,使得混合矩阵本体2更加稳定;
[003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卡块21内部均开设有多个卡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内部嵌设有卡接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架(2)之间嵌设有混合矩阵本体(3);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框(4),两个所述固定框(4)分别嵌设在两个支撑架(2)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框(4)内部均嵌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两个所述固定框(4)内部分别嵌设有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内部,两个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内部均嵌设有往复丝杆(7),四个所述往复丝杆(7)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外侧,四个所述往复丝杆(7)外侧均套设有轴承座(8),四个所述轴承座(8)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杆(9),两个所述第二空腔内部均设有拉伸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内部开设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一转轴(5)贯穿第四空腔并延伸至底盘(1)底部,所述第一转轴(5)底端设有旋转组件,所述第二转轴(6)延伸至第四空腔内部,所述第四空腔内部嵌设有第一链轮(10)和第二链轮(11),所述第一链轮(10)与第二链轮(11)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外侧,所述第一链轮(10)与第二链轮(11)外侧均套设有链条(12),所述第一链轮(10)与第二链轮(11)通过链条(12)驱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格式混合矩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锥齿轮(13),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3)底部均设有第二锥齿轮(14),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4)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海华季可鑫毛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登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