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带SMA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特别是屈曲约束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发生在中国的地震又多又强,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蒙受地震伤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地震对于建筑结构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地震产生的横波,横波使基础产生较大的运动加速度,从而使结构承受巨大侧向力,因此结构刚度、延性及耗能性能成为结构抗震能力的衡量指标。
[0003]传统的建筑结构,采用延性抗震理念进行设计,以节点塑性变形或支撑屈曲约束为代价有效耗散地震能量,但因耗能而产生的过大残余变形使建筑物震后立即丧失其了使用功能,甚至永久失效,极不利于震后灾民安置及城市经济财产安全,需要进一步改进。现有技术中,大多自复位耗能支撑耗能形式单一,多仅利用材料耗能或摩擦耗能,导致整体支撑耗能性能不佳,同时由于此类自复位耗能支撑多依赖各部件之间产生滑动大位移来制造自复位位移差量,因而产生相对位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带SMA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一字形支撑核心(1)、外U型钢(2)、内U型钢(3)、若干螺栓I(6)、若干螺栓II(12)、异形构件Ⅰ(7)和异形构件Ⅱ(8);所述外U型钢(2)的U型槽内部容纳一字形支撑核心(1)和内U型钢(3);所述一字形支撑核心(1)为板状材料,其两端是位于外U型钢(2)外部的连接端板(102);所述一字形支撑核心(1)的上下板面分别面向内U型钢(3)和外U型钢(2);所述内U型钢(3)的U型槽口背向一字形支撑核心(1),内U型钢(3)的U型槽内部容纳异形构件Ⅰ(7)和异形构件Ⅱ(8);所述异形构件Ⅰ(7)包括水平段I(701)、垂直段I(702)、水平段II(703)和垂直段II(704);垂直段I(702)、水平段II(703)和垂直段II(704)组成U形,水平段II(703)位于该U形槽口中的板面为摩擦面I(7031);所述异形构件Ⅱ(8)呈L形,包括水平段III(801)和垂直段III(802);水平段III(801)位于L形半包围区域内的表面为摩擦面II(8011);所述异形构件Ⅰ(7)和异形构件Ⅱ(8)组成异形组合体;在二者通过两组SMA索组合在一起后,垂直段II(704)与摩擦面II(8011)接触;垂直段II(802)与摩擦面I(7031)接触;垂直段I(702)与垂直段III(802)通过SMA索I(10)连接;垂直段III(802)与垂直段II(704)通过SMA索II(11)连接;所述异形组合体与一字形支撑核心(1)通过螺栓II(12)连接;所述外U型钢(2)和内U型钢(3)通过螺栓I(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带SMA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槽钢盖板(4);所述槽钢盖板(4)通过螺栓I(6)与外U型钢(2)和/或内U型钢(3)连接;所述槽钢盖板(4)与外U型钢(2)围成筒状结构,所述异形组合体和内U型钢(3)穿入在筒状结构的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带SMA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形支撑核心(1)由中间的屈服段(101)、两端的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