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料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40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8
一种入料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中,入料结构包括盖体、设置在盖体上的通孔及设置在通孔上的入料筒,入料筒转动连接在盖体上并用以转动调节入料筒的位置使入料筒处于倾斜状态或者竖向状态;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杯体及前述的入料结构,盖体设置在杯体上,入料筒上套装有推料棒;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机,基座上部设有与电机驱动轴配合的下连接头,杯体底部设有与下连接头配合的上连接头,杯体内设有与上连接头配合的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刀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入料筒转动连接在盖体上,能够转动调节入料筒的位置。能够转动调节入料筒的位置。能够转动调节入料筒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料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入料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8841510U于2019年05月10日公开了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刨切结构,包括主机、加工杯以及杯盖,主机内安装有驱动电机,加工杯内安装有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转轴,转轴驱接安装在加工杯内的刨切组件,杯盖上开设有与刨切组件配合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方延伸有进料筒,进料筒内滑动安装有推进食物的推料棒,推料棒的顶部设有手抓位。
[0003]问题在于,其进料筒与杯盖为一体结构,进料筒竖直固接在杯盖上,食材只能以竖直向下的方式经进料筒送入杯体内进行切削,导致食材的切削效果较为单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入料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入料筒转动连接在盖体上,能够转动调节入料筒的位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入料结构,包括盖体、设置在盖体上的通孔及设置在通孔上的入料筒,入料筒转动连接在盖体上并用以转动调节入料筒的位置使入料筒处于倾斜状态或者竖向状态。
[0007]所述入料筒内设有贯通其两端的入料通道。
[0008]所述入料筒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块,正向转动入料筒且限位块与盖体抵靠接触时,入料筒到达正向转动的最大位置;
[0009]所述盖体上设有位于入料筒外侧的限位板,反向转动入料筒且入料筒与限位板抵靠接触时,入料筒到达反向转动的最大位置;
[0010]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板之间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入料筒的两侧。
[0011]所述限位块位于入料筒的前部,限位板位于入料筒的后部;
[0012]所述入料筒与限位板抵靠接触时,入料筒竖向设置;
[0013]所述限位块与盖体抵靠接触时,入料筒倾斜设置,且入料筒的轴向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A,夹角A为15
°
~30
°

[0014]所述限位板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
[0015]与限位板相对的入料筒侧面下部设有避空槽以使入料筒能够正向转动;
[0016]所述盖体上设有位于入料筒前部并用于与限位块配合的定位板;
[0017]所述定位板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定位板和限位板之间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入料筒的两侧。
[0018]所述入料筒通过转动结构连接在盖体上;
[0019]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转动座及设置在入料筒上的转轴,转轴设置在转动座上。
[0020]所述转动座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入料筒的左右两侧;
[0021]所述转轴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入料筒的左右两侧,两组转轴与两组转动座之间一一对应;
[0022]所述转动座的内侧设有安装孔,转动座上设有连接在安装孔上部的安装槽,转轴经安装槽设置在安装孔内,转动座上设有旋装在转轴上的连接螺丝。
[0023]所述通孔和入料筒偏心设置在盖体上;或者,所述通孔和入料筒居中设置在盖体上;
[0024]所述通孔呈椭圆形状,入料筒垂直于其轴向的截面呈椭圆环状。
[0025]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杯体及前述的入料结构,盖体设置在杯体上;
[0026]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机,基座上部设有与电机驱动轴配合的下连接头,杯体底部设有与下连接头配合的上连接头,杯体内设有与上连接头配合的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刀组;
[0027]所述入料筒上套装有推料棒。
[00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9]所述入料筒转动连接在盖体,故入料筒能够调整至倾斜状态或者竖向状态,食材能够以倾斜向下的方式或者竖向的方式送入并通过入料筒;
[0030]所述入料筒竖向设置时,食材以竖向的方式经入料筒送入杯体内,刀组转动时对食材进行短丝的切割;所述入料筒倾斜设置时,食材以倾斜向下的方式经入料筒送入杯体内,刀组转动时对食材进行长丝的切割;
[0031]具有该入料结构的食品加工机能够用于分别实现食材短丝和长丝的切割,增加食材的切削效果,且无需更换盖体,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35]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6]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8]参见图1

5,本入料结构,包括盖体1、设置在盖体1上的通孔2及设置在通孔2上的入料筒3,入料筒3转动连接在盖体1上并用以转动调节入料筒3的位置使入料筒3处于倾斜状态或者竖向状态,盖体上表面可为平面或者弧面,故入料筒3所处的状态以水平面作为参
照基准。
[0039]鉴于所述入料筒3转动连接在盖体1,故入料筒3能够调整至倾斜状态或者竖向状态,食材能够以倾斜向下的方式或者竖向的方式送入并通过入料筒3。
[0040]进一步地,所述入料筒3内设有贯通其两端的入料通道4,食材送至入料筒3的入料通道4内。
[0041]进一步地,所述入料筒3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块5,正向转动入料筒3且限位块5与盖体1抵靠接触时,入料筒3到达正向转动的最大位置;
[0042]所述盖体1上设有位于入料筒3外侧的限位板6,反向转动入料筒3且入料筒3与限位板6抵靠接触时,入料筒3到达反向转动的最大位置;
[0043]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属于对入料筒3运行方向的相对表述,描述入料筒3向两个不同方向进行转动;参见图4,所述入料筒3的顺时针转动为正向转动,入料筒3的逆时针转动为反向转动;当然,以其他角度观察入料筒3,正向转动亦可为逆时针转动,反向转动为顺时针转动。
[0044]所述限位块5和限位板6之间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入料筒3的两侧。
[0045]所述限位块5和限位板6的设置用于限定入料筒3的转动范围。
[004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5位于入料筒3的前部,限位板6位于入料筒3的后部;
[0047]所述入料筒3与限位板6抵靠接触时,入料筒3竖向设置,竖向设置并不特指垂直于水平面的单一状态,入料筒3处于接近垂直水平面的状态时,亦可称其处于竖向状态。
[0048]参见图5,所述限位块5与盖体1抵靠接触时,入料筒3倾斜设置,且入料筒3的轴向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A,夹角A为1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设置在盖体(1)上的通孔(2)及设置在通孔(2)上的入料筒(3),入料筒(3)转动连接在盖体(1)上并用以转动调节入料筒(3)的位置使入料筒(3)处于倾斜状态或者竖向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筒(3)内设有贯通其两端的入料通道(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筒(3)的外侧面上设有限位块(5),正向转动入料筒(3)且限位块(5)与盖体(1)抵靠接触时,入料筒(3)到达正向转动的最大位置;所述盖体(1)上设有位于入料筒(3)外侧的限位板(6),反向转动入料筒(3)且入料筒(3)与限位板(6)抵靠接触时,入料筒(3)到达反向转动的最大位置;所述限位块(5)和限位板(6)之间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入料筒(3)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位于入料筒(3)的前部,限位板(6)位于入料筒(3)的后部;所述入料筒(3)与限位板(6)抵靠接触时,入料筒(3)竖向设置;所述限位块(5)与盖体(1)抵靠接触时,入料筒(3)倾斜设置,且入料筒(3)的轴向与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面之间的夹角为A,夹角A为15
°
~30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连接在通孔(2)的边缘上;与限位板(6)相对的入料筒(3)侧面下部设有避空槽(7)以使入料筒(3)能够正向转动;所述盖体(1)上设有位于入料筒(3)前部并用于与限位块(5)配合的定位板(13);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国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