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GPS模块的定位基站设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361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双GPS模块的定位基站设计电路,包括有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GPS模块的定位基站设计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GPS模块的定位基站设计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驾驶人考试系统提升和完善提供了技术基础,因而对驾驶人考试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2013年1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的123号令从驾驶证考试申领、驾驶人及驾驶证审验教育、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处理等方面就做出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规定。
[0003]在驾驶人考试中,多个科目需要对考试车的位置做精确定位。例如:科目二桩考,判断考试车是否正确入库;科目三考试中,判断考试车是否按照正确路线显示,是否存在压线情况等,因此驾驶人考试中最常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与定位基站结合,来实现考试车位置的精确定位。其中:驾驶人考试中A2车型由于拖车与挂车之间为软连接,各自有相对独立的定位和航向,驾考系统需要对挂车和拖车同时实现定位和航向测量。
[0004]目前的定位基站虽然可以实现拖车与挂车的定位,但无法同时实时定位,实时测量航向;同时常因供电不稳、受环境温度影响及安装失误等因素导致稳定性不足,易出现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另外由于目前定位基站的定位数据传输方式比较单一,也易出现数据传输错误及不及时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单GPS模块的定位基站设计电路,从而可解决定位基站法同时实时定位,实时测量航向、稳定性不足及定位数据的通信方式单一的问题。
[0006]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基于双GPS模块的定位基站设计电路,包括有DC

DC电源电路、电源管理电路、RS

232C接口电路、DB9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无线数字传输电台接口电路及以太网接口电路,所述DC

DC电源电路与电源管理电路、RS

232C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无线数字传输电台接口电路及以太网接口电路连通,已实现供电,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接口1与以太网接口电路的接口1、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4连接,接口2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5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电路的接口2

6、 13

15分别对应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3

9、16

17、20连接,接口7

8、 11

12分别对应与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20

15连接,接口9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9、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8连接,接口10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8、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7连接,所述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

4分别对应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8

5连接,接口5

10分别对应与 DB9接口电路的接口5

10连接,接口11

14分别对应与无线数字传输电台接口电路的接口4

1连接,所述DB09接口电路的接口1

4分别对应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

4连接。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DC

DC电源电路包括有芯片U4、Uh1、插座P8、整
流桥D33、有极电容CP1

CP7、Ch1

Ch4、二极管D1、D2、D6、 D10、Dh1、电阻R1、Rh1

Rh5、Rh7、保险丝F1及电感Lh1、L2,所述插座 P8的引脚1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引脚2与整流桥D33的引脚2连接,引脚3与整流桥D33的引脚1连接,引脚4与电容D10的阳极、有极电容CP1、 CP2、CP4、CP5的负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容D2的阴极与DC电源、保险丝 F1的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电容D10的阴极、有极电容CP1、 CP2、CP4、CP5的正极、12V电源连接,所述整流桥D33的引脚3与DC电源连接,引脚4接地,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3.3V电源、有极电容CP3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有极电容CP3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所述芯片U4的引脚1与12V电源、有极电容CP6的正极连接,引脚0、3、5均接地,引脚2与二极管D6的阴极、电感L2的一端连接,引脚4与电感L2的另一端、3.3V电源、有极电容CP7的正极连接,所述有极电容CP6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所述有极电容CP7的负极接地,所述芯片Uh1的引脚1与有极电容Ch3的正极、二极管Dh1的阴极、电感Lh1的一端连接,引脚2与电阻Rh1、Rh2的一端连接,引脚3与有极电容 Ch2的正极连接,引脚4与电阻Rh3、Rh4的一端连接,引脚5接地,引脚6与电阻Rh7的一端连接,引脚7与12V电源、有极电容Ch4的正极连接,引脚8 与有极电容Ch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h1的阳极接地,所述电感Lh1的另一端与有极电容Ch1的阳极、VCC电源、5V电源、电阻Rh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有极电容Ch1的负极接地,所述电阻Rh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h1的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h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有极电容Ch2的负极与电阻Rh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h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h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有极电容Ch4的负极接地;其中:所述二极管D6、电感L2及芯片U4共同构成BUCK降压电路拓扑,所述有极电容CP6、CP7实现输入、输出端低通滤波,滤除+12V电源上的纹波,同时提供蓄能,所述发光二极管D1 与电阻R1构成+3.3V电源指示灯,所述有极电容CP3为电解电容,为+3.3V电源提供蓄能和滤波功能,所述芯片Uh1为核心的开关电源,输入+12V,输出+5V,为相关电路供电,所述有极电容Ch1为+5V端滤波电容,所述电感Lh1、二极管Dh1、电容Ch3共同构成BUCK降压拓扑,电阻Rh3和Rh4实现输出电压反馈,所述电容Ch4是电源输入端旁路滤波电容,所述电阻Rh7控制开关电源振荡频率,所述电阻Rh1

Rh2组成分压电路,为芯片Uh1提供使能电平,所述电容Ch2、电阻Rh5组成RC电路,连接到芯片Uh1的内部补偿电路。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有芯片U1

U2、电阻 R8

R11及电容C3、C17,所述芯片U1的引脚1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后接地,引脚2与电阻R8的一端、电源管理电路的接口1连接,引脚3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引脚4与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8、R9的另一端、3.3V电源连接,所述芯片U2的引脚1与电容C17的一端连接后接地,引脚2与电阻R10的一端、电源管理电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GPS模块的定位基站设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DC

DC电源电路、电源管理电路、RS

232C接口电路、DB9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无线数字传输电台接口电路及以太网接口电路,所述DC

DC电源电路与电源管理电路、RS

232C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无线数字传输电台接口电路及以太网接口电路连通,已实现供电,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接口1与以太网接口电路的接口1、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4连接,接口2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5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电路的接口2

6、13

15分别对应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3

9、16

17、20连接,接口7

8、11

12分别对应与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20

15连接,接口9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9、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8连接,接口10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8、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7连接,所述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

4分别对应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8

5连接,接口5

10分别对应与DB9接口电路的接口5

10连接,接口11

14分别对应与无线数字传输电台接口电路的接口4

1连接,所述DB09接口电路的接口1

4分别对应与GPS模块接口电路的接口1

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GPS模块的定位基站设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

DC电源电路包括有芯片U4、Uh1、插座P8、整流桥D33、有极电容CP1

CP7、Ch1

Ch4、二极管D1、D2、D6、D10、Dh1、电阻R1、Rh1

Rh5、Rh7、保险丝F1及电感Lh1、L2,所述插座P8的引脚1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引脚2与整流桥D33的引脚2连接,引脚3与整流桥D33的引脚1连接,引脚4与电容D10的阳极、有极电容CP1、CP2、CP4、CP5的负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容D2的阴极与DC电源、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电容D10的阴极、有极电容CP1、CP2、CP4、CP5的正极、12V电源连接,所述整流桥D33的引脚3与DC电源连接,引脚4接地,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3.3V 电源、有极电容CP3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有极电容CP3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所述芯片U4的引脚1与12V电源、有极电容CP6的正极连接,引脚0、3、5均接地,引脚2与二极管D6的阴极、电感L2的一端连接,引脚4与电感L2的另一端、3.3V电源、有极电容CP7的正极连接,所述有极电容CP6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所述有极电容CP7的负极接地,所述芯片Uh1的引脚1与有极电容Ch3的正极、二极管Dh1的阴极、电感Lh1的一端连接,引脚2与电阻Rh1、Rh2的一端连接,引脚3与有极电容Ch2的正极连接,引脚4与电阻Rh3、Rh4的一端连接,引脚5接地,引脚6与电阻Rh7的一端连接,引脚7与12V电源、有极电容Ch4的正极连接,引脚8与有极电容Ch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h1的阳极接地,所述电感Lh1的另一端与有极电容Ch1的阳极、VCC电源、5V电源、电阻Rh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有极电容Ch1的负极接地,所述电阻Rh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h1的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h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有极电容Ch2的负极与电阻Rh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h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h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有极电容Ch4的负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GPS模块的定位基站设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有芯片U1

U2、电阻R8

R11及电容C3、C17,所述芯片U1的引脚1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后接地,引脚2与电阻R8的一端、电源管理电路的接口1连接,引脚3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引脚4与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8、R9的另一端、3.3V电源连接,所述芯片U2的引脚1与电容C17的一端连接后接地,引脚2与电阻R10的一端、电源管理电路的接口2连接,引脚3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引脚4与电容C17的另一端、电阻R10、R11的另一端、3.3V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GPS模块的定位基站设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S

232C接口电路包括有芯片J2、J5、插座P3、P5、P11、P12、电容C4

C13、电阻R2

R7及二极管D3

D4,所述芯片J5的引脚1、3分别与电容C11的两端连接,引脚2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引脚4、5分别与电容C12的两端连接,引脚6与电容C13的一端连接,引脚7、8分别对应与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5、6连接,引脚9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引脚10与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引脚11与插座P3的引脚2、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4连接,引脚12与插座P5的引脚2、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3连接,引脚13、14分别对应与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2、11连接,引脚15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后接地,引脚16与电容C9、C10的另一端、VCC电源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插座P12的引脚2、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6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插座P11的引脚2、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5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插座P12的引脚1与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1连接,引脚3与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3连接,引脚4与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20连接,所述插座P11的引脚1与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2连接,引脚3与RS

232C接口电路的接口4连接,引脚4与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潇王昆王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