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监管的在线支付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23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监管的在线支付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该方法通过线性同态加密算法生成分别用于更新支付方和收款方的余额密文的第一余额更新密文和第二余额更新密文,使得用户账户余额信息全周期加密,赋能隐私信息的可用不可见;基于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技术,生成了用于验证交易合法性的第一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保证了交易合法性可公开验证;通过生成用于收款方验证交易金额为约定金额的第一证明密文,进一步确保了交易的合法性;通过全程利用监管方公钥进行加密及生成证明操作,使得监管方可根据与所述监管方公钥同时生成且相对应的监管方私钥对区块链上的交易数据进行解密并监管,从而使得在线支付交易可追溯、可监管。可监管。可监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监管的在线支付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在线支付隐私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监管的在线支付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货币虚拟化进程不断加深,电子支付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流支付方式。在愈加开放的网络空间中,在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大背景下,面对隐私保护、政府监管、信息公平等方面不断涌现出的挑战,亟需要一种保护隐私、符合监管需要,同时有助于促进数字资产直接性流通的在线支付方式。
[000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主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信任基础在于第三方公司在监管压力下对保护用户隐私作出的承诺,以及第三方公司对支付平台安全运营建设的能力。这种支付方式高效,且信任基础直接简单,但不利于未来数字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数字资产的直接性流通,这是未来趋于扁平化的经济组织结构和中心化第三方平台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掌握的用户交易信息的数据,将会为其所倚赖的大公司提供业务垄断的帮助,同时也阻碍了数字资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监管的在线支付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支付方和收款方选择不匿名,则支付方根据支付金额明文和监管方公钥,生成支付方的第一余额更新密文和收款方的第二余额更新密文;支付方根据所述监管方公钥和交易信息,生成第一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支付方将支付方公钥、收款方公钥和所述第一余额更新密文、第二余额更新密文、第一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打包成隐私交易并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区块链上的代理节点根据所述监管方公钥、支付方公钥、收款方公钥、第一余额更新密文和第二余额更新密文,对所述第一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进行验证,从而验证所述第一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对应的隐私交易的合法性;若验证通过,则区块链上的所有节点根据所述隐私交易中的第一余额更新密文和第二余额更新密文,更新所述支付方和收款方的余额密文;监管方将与所述监管方公钥对应的监管方私钥划分为若干私钥片段;监管方将所述若干私钥片段分别存储在若干监管单元中,所述若干监管单元构成所述监管方;监管方根据预定数量及以上个数的所述私钥片段对区块链上的交易数据进行解密并监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支付方将支付方公钥、收款方公钥和所述第一余额更新密文、第二余额更新密文、第一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打包成隐私交易并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之后还包括:支付方根据所述收款方公钥和支付金额明文,生成第一证明密文;收款方根据所述第一证明密文,验证所述支付金额明文为所述支付方和收款方约定的金额并维护与收款方的余额密文对应的加密随机数。3.一种可监管的在线支付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支付方和收款方选择匿名,则将支付方和收款方添加到区块链上的任一匿名账户集合中;支付方根据所述监管方公钥和述匿名帐户集中各账户的余额增量值,生成所述匿名账户集合中所有账户的第三余额更新密文;支付方根据所述监管方公钥和交易信息,生成第二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支付方将所述匿名集合内所有账户的公钥、所述第三余额增量密文和第二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打包成匿名交易并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区块链上的代理节点根据所述匿名集合内所有账户的公钥和所述第三余额增量密文,对所述第二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进行验证,从而验证所述第二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对应的匿名交易的合法性;若验证通过,区块链上的所有节点根据所述匿名交易中的第三余额更新密文,更新所述匿名账户集合中所有账户的余额密文;监管方将与所述监管方公钥对应的监管方私钥划分为若干私钥片段;监管方将所述若干私钥片段分别存储在若干监管单元中,所述若干监管单元构成所述监管方;监管方根据预定数量及以上个数的所述私钥片段对区块链上的交易数据进行解密并
监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支付方将匿名集合内所有账户的公钥、所述第三余额增量密文和第二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打包成匿名隐私保护可验证交易并在区块链上进行广播之后还包括:支付方根据所述收款方公钥和支付金额明文,生成第二证明密文;收款方根据所述第二证明密文,验证所述支付金额明文为所述支付方和收款方约定的金额并维护与收款方余额密文对应的加密随机数。5.一种可监管的在线支付隐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生成模块,用于若支付方和收款方选择不匿名,则支付方根据支付金额明文和监管方公钥,生成支付方的第一余额更新密文和收款方的第二余额更新密文;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支付方根据所述监管方公钥和交易信息,生成第一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第一广播模块,用于支付方将支付方公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秉晟陈辉任奎杨国正臧铖陈嘉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