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垃圾智能分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15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垃圾桶无法对丢入的垃圾进行智能分类的缺陷,提出一种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和识别分类模块,其中,识别分类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垃圾识别单元和垃圾运送单元,图像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垃圾识别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垃圾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垃圾运送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还提出一种垃圾智能分类装置,包括上述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还包括箱体,箱体顶部开口设置,箱体内部根据垃圾类别设置有若干分类隔间;垃圾运送单元包括托盘和第一传动机构,托盘设置在分类隔间上方,第一传动机构的运动端与托盘连接设置,第一传动机构的控制端与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垃圾智能分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以及垃圾智能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情况不断加重。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是我们当前需要关注的迫切问题。而生活垃圾来源于人们每天的生活,存放垃圾的垃圾桶也因此成为每个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
[0003]然而,目前所存在的家用垃圾桶中大多都固定、功能单一,只具备对垃圾的存放功能,无法对垃圾进行分类,也无法时刻监测垃圾桶桶身的气味、垃圾存储情况。如公开号为CN206485830U(公告日:2017

09

12)提出的一种智能垃圾桶,在垃圾桶感应到人体靠近时,会移动至用户身边并打开盖子,当感应到人体离开时,垃圾桶会沿预设路径移动。但该垃圾桶无法对用户丢入的垃圾进行智能分类,也不能时刻监控垃圾桶内的垃圾存贮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无法对丢入的垃圾进行智能分类的缺陷,提供一种垃圾智能分类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和识别分类模块,其中,所述识别分类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垃圾识别单元和垃圾运送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垃圾识别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垃圾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垃圾运送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0007]所述垃圾识别单元根据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分类后向所述主控模块反馈分类结果,所述主控模块根据分类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后发送至垃圾运送单元,第一传动机构根据其接收的控制信号将托盘移动至目标垃圾分类隔间的上方,并使垃圾投入目标分类隔间中。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传感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传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感模块包括超声波测量单元、压力传感器和气味传感器,所述超声波测量单元、压力传感器和气味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中预设有相应的阈值,当超声波测量单元、压力传感器、气味传感器向主控模块反馈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则向报警模块发送工作信号,用于对当前箱体内的垃圾存贮数量、存贮重量以及气味进行检测以及发出警示。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语音合成模块和扬声器。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外接通信终端通信并进行数据交互,用于将当前垃圾智能分类装置内存贮垃圾的监测数据进行上传,实现物联网功能。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垃圾智能分类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开口设置,所述箱体内部根据垃圾类别设置有若干分类隔间;所述垃圾运送单元包括托盘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分类隔间上方,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运动端与所述托盘连接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控制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0013]在使用过程中,垃圾经箱体顶部开口位置投入箱体内,识别分类模块中的图像采集单元对投入的垃圾进行图像采集后传输至垃圾识别单元中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垃圾识别及分类,识别分类模块将其输出的分类结果发送至主控模块中,主控模块根据接收的分类结果向垃圾运送单元中的第一传动机构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第一传动机构根据其接收的控制信号将托盘移动至目标垃圾分类隔间的上方,并使垃圾投入目标分类隔间中。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边与所述箱体顶部开口设置的一侧边连接。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感应模块,所述盖体与所述箱体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运动端与所述盖体连接设置;所述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运动端与所述盖体连接设置。当用户靠近时,感应模块生成感应信号并发送至主控模块中,主控模块向第二传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使其工作并驱动盖体打开。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连接设置在所述箱体下方。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控制器、第三传动单元、测距单元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传动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测距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外接通信终端通信并进行数据交互。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识别分类模块对投入的垃圾进行识别及分类,再投入垃圾箱体内目标分类隔间中,实现垃圾的智能分类;结合传感模块和报警模块对垃圾智能分类装置内的垃圾气味及存贮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1的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的原理图。
[0020]图2为实施例2的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的原理图。
[0021]图3为实施例3的垃圾智能分类装置的原理图。
[0022]图4为实施例4的移动平台的原理图。
[0023]图5为实施例5的垃圾智能分类装置的原理图。
[0024]其中,1

主控模块,2

识别分类模块,21

图像采集单元,22

垃圾识别单元,23


圾运送单元,231

托盘,232

第一传动机构,3

传感模块,31

超声波测量单元,32

压力传感器,33

气味传感器,4

报警模块,41

存储器,42

扬声器,5

第一通信模块,6

箱体,7

盖体,8

感应模块,9

第二传动机构,10

移动平台,101

控制器,102

第三传动单元,103

测距单元,104

第二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6]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1)和识别分类模块(2),其中,所述识别分类模块(2)包括图像采集单元(21)、垃圾识别单元(22)和垃圾运送单元(23),所述图像采集单元(21)的输出端与所述垃圾识别单元(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垃圾识别单元(22)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垃圾运送单元(23)的控制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传感模块(3)和报警模块(4),所述传感模块(3)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1)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报警模块(4)的控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模块(3)包括超声波测量单元(31)、压力传感器(32)和气味传感器(33),所述超声波测量单元(31)、压力传感器(32)和气味传感器(33)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1)的第三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4)包括语音合成模块和扬声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5),所述主控模块(1)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5)与外接通信终端通信并进行数据交互。6.一种垃圾智能分类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分类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6),所述箱体(6)顶部开口设置,所述箱体(6)内部根据垃圾类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军黄宏兴黄浩民王培贤林彤彤温振涛魏志勇赵慧民崔怀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