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扦插蔬菜播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48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扦插蔬菜播栽机,用于蔬菜种茎的插播,包括:机架,是整个播栽机的载体;分苗装置,包括料仓和连接振动电机的振动板,位于机架上方,且位于整个播栽机后部;镇压装置,包括镇压辊,位于机架下方,且位于整个播栽机后部;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位于机架下方,且位于镇压装置前方;输送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带,位于分苗装置与镇压装置中间且与两装置相配合;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为所有功能部件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振动板而产生高频低幅振动,使得料仓中的种茎不断发生微小位移,从而使得有一根种茎进入出苗口,更方便让料仓中的种茎转移到输送带。便让料仓中的种茎转移到输送带。便让料仓中的种茎转移到输送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扦插蔬菜播栽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扦插蔬菜播栽机,属于农用机械


技术介绍

[0002]蔬菜扦插技术是指利用蔬菜部分营养器官易产生不定根的特点,将其插入土壤或基质进行繁殖的技术,具有生产时间短、成本低、效益好的特点,常见适用于扦插栽培技术的蔬菜主要有芦蒿、空心菜、木耳菜等特种蔬菜。
[0003]目前,扦插蔬菜种植通常仍采用人工插栽进行种植,人工插栽用工量大、效率低。以芦蒿为例,目前生产中包括种茎脱毒培育、种茎切割制作扦插苗、土壤整备、扦插移栽、田间管理、收割、去叶、打捆等环节,其中除土壤整备和部分田间管理环节外,均需要人工完成。其中,扦插移栽、收获和去叶环节所需人工最多,据实地测算,人工扦插栽植效率约为0.3亩/人

天,人工栽植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约40%。
[0004]现有的蔬菜扦插机器存在功能不完整和机构复杂的缺点,现有的机器只能完成将杂乱扦插苗调整至沿纵向排列,并不能使得扦插苗沿长度方向逐一排出,即实现分苗功能,且扦插苗通常重量较轻,应当尽量减小机构部件,既有利于分苗机构和取苗机构配合连贯,也有助于整机产业化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扦插蔬菜播栽机,结构简单,且可使得扦插苗沿机具前进方向逐一排列。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方面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扦插蔬菜播栽机,用于蔬菜种茎的插播,包括:
[0008]机架,是整个播栽机的载体;
[0009]分苗装置,包括料仓和振动板,位于所述机架上方,且位于整个播栽机后部;
[0010]镇压装置,包括镇压辊,位于所述机架下方,且位于整个播栽机后部;
[0011]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位于所述机架下方,且位于所述镇压装置前方;
[0012]输送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带,位于所述分苗装置与镇压装置中间且与两装置相配合;
[0013]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为所有功能部件提供动力;
[0014]所述料仓为上下通透长方体,所述料仓底面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的中心开有出苗口,所述振动板由振动器驱动并高频小幅振动;
[0015]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沿输送方向纵向间隔开有种茎槽,所述输送带的最顶端位于所述出苗口的正下方,所述输送带的最顶端与所述出苗口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种茎槽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大于所述种茎的长度和直径,所述间隙小于所述种茎的直径;
[0016]所述机架下方的前端还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向所述机架后方弯曲的弧形板,所述输送带的最下端位于所述导向板的正上方;
[0017]当所述输送带的种茎槽转至最上端并经过所述出苗口的正下方时,所述蔬菜种茎在所述振动板的振动带动下通过所述出苗口坠入所述种茎槽内;
[0018]当所述输送带的种茎槽未转至最上端时,所述种茎被夹持在所述振动板和输送带之间;
[0019]当所述输送带的种茎槽转至最下端时,所述蔬菜种茎在重力作用下坠入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引导所述蔬菜种茎落向地面。
[0020]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种茎的长度和直径分别定义为L和D;
[0021]所述料仓的长度定义为L1,其中L1≤1.2
×
L;
[0022]所述出苗口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定义为L2和W2,其中D≤W2≤1.5
×
D;
[0023]所述种茎槽的长宽高分别定义为L3、W3、H3,其中1.2
×
L≤L3≤1.5
×
L、1.2
×
D≤W3≤1.5
×
D、H3≤0.8
×
D;
[0024]所述输送带最顶端与所述振动板之间的间隙定义为H4,其中H4≤0.5
×
D。
[0025]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镇压辊通过镇压连杆连接所述机架,所述镇压辊通过压簧调节。
[0026]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送带由输送带主动轮和输送带被动轮的带动下转动。
[0027]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输送带电机和行走电机,所述输送带电机驱动输送带主动辊,所述行走电机驱动行走轮。
[0028]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料仓通过料仓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方。
[0029]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振动器包括偏心轮或者电磁铁。
[0030]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振动器为振动电机并由电池供能。
[0031]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镇压辊镇压所述蔬菜种茎。
[0032]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镇压辊通过链轮连接行走轮,并随链轮转动。
[0033]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振动板产生的高频低幅振动,使得料仓中的种茎不断发生微小位移,从而使得有一根种茎进入出苗口,更方便让料仓中的种茎转移到输送带;本技术通过设置种茎槽接收种茎,高效方便的输送种茎;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板,具有一定限位和稳定功能,降低种茎在落地瞬间的加速度、减少反弹,使得种茎在下落过程中尽量与机具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以保持播栽的行距。
附图说明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3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出苗口的尺寸示意图。
[003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种茎的尺寸示意。
[004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种茎位于振动板处的工作原理图。
[004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种茎进入输送带的工作原理图。
[004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种茎被输送带输送工作原理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行走轮1、链轮2、行走电机3、输送带被动轮4、输送带5、种茎6、输送带电机7、振动板8、机架9、料仓支撑架10、第一电池11、振动器12、料仓13、第二电池14、镇压辊15、镇压连杆16、压簧17、出苗口18、输送带主动轮19、种茎槽20、导向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
[004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扦插蔬菜播栽机,一种扦插蔬菜播栽机,用于蔬菜种茎6的插播,包括:
[0046]机架9,是整个播栽机的载体。
[0047]分苗装置,包含振动板8、振动器12、料仓支撑架10和料仓13,位于机架9上方,且位于整个播栽机后部,料仓13通过料仓支撑架10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扦插蔬菜播栽机,用于蔬菜种茎的插播,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是整个播栽机的载体;分苗装置,包括料仓和振动板,位于所述机架上方,且位于整个播栽机后部;镇压装置,包括镇压辊,位于所述机架下方,且位于整个播栽机后部;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位于所述机架下方,且位于所述镇压装置前方;输送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带,位于所述分苗装置与镇压装置中间且与两装置相配合;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为所有功能部件提供动力;所述料仓为上下通透长方体,所述料仓底面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的中心开有出苗口,所述振动板由振动器驱动并高频小幅振动;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沿输送方向垂直间隔开有种茎槽,所述输送带的最顶端位于所述出苗口的正下方,所述输送带的最顶端与所述出苗口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种茎槽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大于所述种茎的长度和直径,所述间隙小于所述种茎的直径;所述机架下方的前端还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向所述机架后方弯曲的弧形板,所述输送带的最下端位于所述导向板的正上方;当所述输送带的种茎槽转至最上端并经过所述出苗口的正下方时,所述种茎在所述振动板的振动带动下通过所述出苗口坠入所述种茎槽内;当所述输送带的种茎槽未转至最上端时,所述种茎被夹持在所述振动板和输送带之间;当所述输送带的种茎槽承载所述种茎转至最下端时,所述蔬菜种茎在重力作用下坠入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引导所述蔬菜种茎落向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扦插蔬菜播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茎的长度和直径分别定义为L和D;所述料仓的长度定义为L1,其中L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雅婷崔志超高庆生管春松陈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