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40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包括基层和纤维层,所述基层的上方设有纤维层,纤维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有防水层,防水层远离纤维层的一侧设有提花层,基层远离纤维层的一侧设有聚碳酸酯聚合层,聚碳酸酯聚合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有透气膜层。本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不仅使该布料具有更好的吸水效果,而且提高了该布料的保型性和耐磨性,增强了无纺布的强度,提高了无纺布的抗菌性,网格状玻璃纤维丝层的材质抗拉、抗弯强度高,提高了无纺布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有利于延长无纺布的使用周期,提高了无纺布的抗拉伸性,增加了无纺布的防水效果,从而又具有防风性和保暖性等特点,增强了无纺布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了无纺布的防水效果。无纺布的防水效果。无纺布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提花无纺布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多采用聚丙烯色母粒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大多数无纺布的防水效果比较差,而且无纺布的抗拉强度也是比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无纺布撕裂损坏,为了提高无纺布的强度,会在聚丙烯中混合助剂,来提高纤维的韧性,但强度依然不够。无纺布在湿润后,强度也会下降,影响使用性。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具有提高了该布料的保型性和耐磨性,增强了无纺布的强度,提高了无纺布的抗菌性,增加了无纺布的防水效果,从而又具有防风性和保暖性等特点,增强了无纺布的实用性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包括基层和纤维层,所述基层的上方设有纤维层,纤维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有防水层,防水层远离纤维层的一侧设有提花层,基层远离纤维层的一侧设有聚碳酸酯聚合层,聚碳酸酯聚合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有透气膜层。
[0005]优选的,所述透气膜层上均匀的分布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为设备压制成的圆形孔,且呈矩形分布,透气孔的密度为100μm左右,透气孔且孔径为5μm。
[0006]优选的,所述纤维层的厚度为25

35μm,防水层的厚度为40

60μm,基层的厚度为17

23μm。
[0007]优选的,所述纤维层包括聚酰胺纤维层、聚酯纤维层、竹纤维层、和网格状玻璃纤维丝层,竹纤维层的下方设有聚酰胺纤维层,聚酰胺纤维层远离竹纤维层的一侧设有聚酯纤维层,聚酯纤维层远离聚酰胺纤维层的一侧设有网格状玻璃纤维丝层。
[0008]优选的,所述基层是由数根腈纶长丝形成的纬线和数根涤纶长丝形成的经线相互垂直交叉编织而成,腈纶长丝和涤纶长丝向上凸起形成褶皱,腈纶长丝的密度为33~36根/cm,涤纶长丝的密度为45~48根/cm。
[0009]优选的,所述防水层是由聚四氟乙烯层、聚乙烯层和聚丙烯层构成,聚四氟乙烯层的下方设有聚乙烯层,聚乙烯层远离聚四氟乙烯层的一侧设有聚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3μm,聚乙烯层32的厚度为2μm,聚丙烯层33的厚度为1μm。
[0010]优选的,所述纤维层上的竹纤维层与防水层上的聚丙烯层通过热压熔合在一起。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结构合理,使得无纺布在纵向或是横向拉扯中不易
产生断裂,不仅使该布料具有更好的吸水效果,而且提高了该布料的保型性和耐磨性,增强了无纺布的强度,竹纤维层可依靠纯物理结构实现该布料的抗菌性能,从而减少面料细菌和螨虫的滋生,提高了无纺布的抗菌性。
[0013]2、本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聚酰胺纤维层不仅提高了无纺布的防水性,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网格状玻璃纤维丝层的材质抗拉、抗弯强度高,提高了无纺布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有利于延长无纺布的使用周期,碳酸酯聚合层具有高强度及弹性系数,提高了无纺布的抗拉伸性,避免了无纺布被拉扯发生撕裂,造成损坏。
[0014]3、本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聚四氟乙烯内形成的微孔可以达到优秀的防水透湿功能,增加了无纺布的防水效果,另外因为该孔极度细小和纵向不规格的弯曲排列,使风不能透过,从而又具有防风性和保暖性等特点,增强了无纺布的实用性,聚乙烯层和聚丙烯层均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进一步提高了无纺布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纤维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基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基层;11、腈纶长丝;12、涤纶长丝;13、褶皱;2、纤维层;21、聚酰胺纤维层;22、聚酯纤维层;23、竹纤维层;24、网格状玻璃纤维丝层;3、防水层;31、聚四氟乙烯层;32、聚乙烯层;33、聚丙烯层;4、提花层;5、聚碳酸酯聚合层;6、透气膜层;7、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包括基层1和纤维层2,基层1是由数根腈纶长丝11形成的纬线和数根涤纶长丝12形成的经线相互垂直交叉编织而成,腈纶长丝11和涤纶长丝12向上凸起形成褶皱13,腈纶长丝11的密度为33~36根/cm,涤纶长丝12的密度为45~48根/cm,腈纶长丝11和涤纶长丝12垂直排列,结构合理,使得无纺布在纵向或是横向拉扯中不易产生断裂,不仅使该布料具有更好的吸水效果,而且提高了该布料的保型性和耐磨性,增强了无纺布的强度,基层1的上方设有纤维层2,纤维层2的厚度为25

35μm,防水层3的厚度为40

60μm,基层1的厚度为17

23μm,纤维层2包括聚酰胺纤维层21、聚酯纤维层22、竹纤维层23、和网格状玻璃纤维丝层24,竹纤维层23利用材质的微细孔隙快速吸附病菌,再通过清洗环节清洗掉,可依靠纯物理结构实现该布料的抗菌性能,从而减少面料细菌和螨虫的滋生,提高了无纺布的抗菌性,竹纤维层23的下方设有聚酰胺纤维层21,聚酰胺纤维层21具有坚韧、柔软性、结合力强,耐磨、耐油、耐水、抗酶菌,但吸水大的特性,不仅提高了无纺布的防水性,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聚酰胺纤维层21远离竹纤维层23的一侧设有聚
酯纤维层22,聚酯纤维层22远离聚酰胺纤维层21的一侧设有网格状玻璃纤维丝层24,网格状玻璃纤维丝层24的材质抗拉、抗弯强度高,提高了无纺布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有利于延长无纺布的使用周期,纤维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设有防水层3,防水层3是由聚四氟乙烯层31、聚乙烯层32和聚丙烯层33构成,聚四氟乙烯层31的下方设有聚乙烯层32,聚四氟乙烯层31的防水性和透气性很高,效果显著,聚四氟乙烯具有成孔的特性,形成的微孔能使水蒸气能通过,而水滴不能通过,利用这种微孔结构可达到优秀的防水透湿功能,另外因为该孔极度细小和纵向不规格的弯曲排列,使风不能透过,从而又具有防风性和保暖性等特点,增加了无纺布的实用性,聚乙烯层32远离聚四氟乙烯层31的一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包括基层(1)和纤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上方设有纤维层(2),纤维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设有防水层(3),防水层(3)远离纤维层(2)的一侧设有提花层(4),基层(1)远离纤维层(2)的一侧设有聚碳酸酯聚合层(5),聚碳酸酯聚合层(5)远离基层的一侧设有透气膜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层(6)上均匀的分布有若干透气孔(7),透气孔(7)为设备压制成的圆形孔,且呈矩形分布,透气孔(7)的密度为100μm左右,透气孔(7)且孔径为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2)的厚度为25

35μm,防水层(3)的厚度为40

60μm,基层(1)的厚度为17

23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水提花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2)包括聚酰胺纤维层(21)、聚酯纤维层(22)、竹纤维层(23)、和网格状玻璃纤维丝层(24),竹纤维层(23)的下方设有聚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盛和隆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