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拱肋环形加劲肋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31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混凝土拱肋环形加劲肋构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环形加劲肋构造是对现有环形加劲肋构造的改进,具体是将加劲肋中靠顶部的部分圆形过浆孔改为半卵形,半卵形过浆孔的一侧延至钢管内壁;其余过浆孔仍为圆形;半卵形过浆孔位于肋环形加劲肋的上侧,除顶部中间设置一个半卵形过浆孔外,其余半卵形过浆孔与圆形过浆孔间隔设置;使用本环形加劲肋,在管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环形加劲肋的两侧、钢管上侧不会出现混凝土脱空现象,可提高管内混凝土的密实度和钢管混凝土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有利于结构受力性能的发挥;管内混凝土泵送施工,可一次性达到密实状态,简化了施工工序。简化了施工工序。简化了施工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拱肋环形加劲肋构造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拱肋环形加劲肋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中,对单管或哑铃型拱肋,在吊杆穿过主管的两侧(下承式)、或拱上立柱截面处(上承式),为满足主管集中受力要求,管内应设置环形加劲肋;桁式拱肋的弦杆与腹杆的节点处,为对节点进行局部加劲,在弦杆(主管)内应设置环形加劲肋。
[0003]现有的圆形钢管管内环形加劲构造如图1所示。
[0004]为了减小泵送混凝土阻力、减小钢管混凝土脱空率和脱空高度、增加管内混凝土的填充密实度,目前的做法是,在加劲板宽度中间沿环向布置过浆孔。在加劲板中间设过浆孔,对减小泵送阻力、减小脱空起到一定效果,但在实际施工中仍发现:沿截面顶部在加劲板上下附近的一定范围内出现脱空缺陷。在施工完成后,对这些部位常需要进行钻孔压浆补强。
[0005]目前,管内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采用泵送顶升法,在拱脚设压注孔,拱顶设溢流管,由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压注。环形加劲板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混凝土在钢管内的泵送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拱肋环形加劲肋构造,是基于现有环形加劲肋构造的过浆孔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具体是将加劲肋靠顶部的部分过浆孔改为半卵形,半卵形过浆孔的一侧延至钢管内壁;其余过浆孔仍为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管混凝土拱肋环形加劲肋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过浆孔,其直径大于混凝土最大粒径的2倍,沿钢管内壁到中间钢板的间距b的中线布置,孔边缘与钢板边有间距,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