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29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包括刚性连接的抽水组件和钻孔组件,所述钻孔组件位于抽水组件的下方,所述抽水组件包括内管、外管,内管的外径小于外管的内径,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钻孔组件包括钻头,所述钻头外表面设置有排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可以快速有效的对沉积在井点内的淤泥进行冲刷,定期对淤泥进行冲刷可以增加真空井点降水效率钻孔组件位于整个装置的下部,能辅助水冲法快速将真空降水井点装置插入和拔出。能够通过边冲孔边沉管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孔壁塌孔,对于松散的土质特别是吹填砂土等极易产生孔壁塌孔的土质,可以增加装置插入效率。置插入效率。置插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原本的陆域区域已经不能满足机场、港口的建设需求,使用吹填的方式将河底或海底的淤泥和砂吹填成陆地,但是吹填的地基基础含水量高且土质差,必须经过一系列方法的排水固结才能满足工程建设对地基的需求。相比与吹填方法,更重要的是吹填平台的有效处理。
[0003]吹填地基加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深层搅拌桩、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电渗排水法、强夯联合真空降水法等。但是由于吹填地基土质很差,固结性能较差,使用深层搅拌桩效果很差,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法需要很长的时间。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强夯联合真空井点降水法有较好的效果,经济效益。主动降水的方法有很多,但真空井点降水应用比较广泛,其在轻型井点降水的基础上增加了真空泵和水气分离器,即使在黏性土中也可以保持高效率。真空井点降水装置在透过泥水分离层抽取地下水,从而达到快速降低地下水的目的。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真空井点降水装置存下如下问题:对于淤泥质土层,真空井点管出水效果不佳且容易被淤泥堵塞,造成该井点作废。重新冲孔将会很大程度增加施工难度和繁琐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在软土地层能够防止淤泥堵塞进水口而造成的“死井”,提高了真空降水井点的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和返工率。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包括刚性连接的抽水组件和钻孔组件,所述钻孔组件位于抽水组件的下方,所述抽水组件包括内管、外管,内管的外径小于外管的内径,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0007]所述钻孔组件包括钻头,所述钻头外表面设置有排泥槽。
[000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通过铁片焊接连接。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管和内管的端部均焊接有底板,外管的底板和内管的底板相分离。
[00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抽水组件还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00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管的底部与内管的下部均设有开孔作为进水口。
[0012]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外管的顶部设有螺纹。
[001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管底部开孔外部有外层过滤结构,所述内管底部开孔外部有内层过滤结构。
[0014]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铁片将内外管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狭长的U形空间。
[0015]进一步的改进,钻头与外管底板刚性连接。
[0016]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钻头为锥体,排泥槽螺旋分布于钻头表面,排泥槽的数量大于等于一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可以快速有效的对沉积在井点内的淤泥进行冲刷,定期对淤泥进行冲刷可以增加真空井点降水效率,与其他真空降水井点相比,大幅度降低了因为淤泥淤积而造成的死井现象的发生。
[0019](2)由于钻孔组件位于整个装置的下部,当真空降水井点在粉砂地基或者粉砂含量高的地基的时候,可以将外管与钻孔机相连,辅助水冲法快速将真空降水井点装置插入和拔出。
[0020](3)本技术能够通过边冲孔边沉管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孔壁塌孔,对于松散的土质特别是吹填砂土等极易产生孔壁塌孔的土质,可以增加装置插入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的下部结构正视图;
[0024]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的下部结构侧视图;
[0025]图中:1

内管、101

外管螺纹、2

外管、3

密封圈、4

外层过滤结构、5

内层过滤结构、6

外管底板、7

内管底板、8

砂滤层、9

黏土、10

钻头、11

排泥槽、12

进水口、13

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作以下详细说明。
[002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包括抽水组件和钻孔组件,所述抽水组件与钻孔组件刚性连接且钻孔组件位于抽水组件的下方。
[0028]所述抽水组件包括内管1、外管2、密封圈3、外层过滤结构4、内层过滤结构5,外管2和内管1在轴心的0点钟方向和12点钟方向通过铁片焊接连接。内管1外径小于外管2的内径,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有一定间距,且外管与内管的轴心为同一直线。
[0029]具体的,外管为直径110mm的无缝带镀层钢管,在外管的下部存在规律排列的进水口12,在外管的顶部存在外管螺纹101,外管螺纹101与钻孔机相连辅助冲水沉管。外管底板6与外管材质相同,在焊接后做防锈处理。内管直径为50mm无缝钢管,内管和内管底板7材质与外管相同,内管下部存在均匀规律进水口12,外管和内管之间通过铁片13焊接,同样做镀层防锈处理。
[0030]铁片13将内外管之间的空间划分为狭长的u形空间,在冲洗时,可以将高压水枪依次插入内管内和外管的一侧中,由于u形空间限制了水流的方向,增加了水流的速度,能够快速有效的冲刷沉积在管中的淤泥。
[003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包括抽水组件和钻孔组件,所述钻孔组件包括钻头10,钻头与外管底板6刚性连接,排泥槽11位于钻头上。所述钻头
为直径140mm高度为200mm的高强度合金锥体,一条或多条排泥槽螺旋分布于钻头表面。所述排泥槽的作用是将钻头扰动的泥土排到外管侧壁的位置;被钻头扰动的泥土将会被冲孔的水流带走。
[0032]使用时,根据地基土类型选择合适的冲孔方式,如果为砂土粉土较多可以使用钻芯机配合水冲法插入地基,如果黏性土过多将需采用水冲法插入地基,可以有效的防止塌孔的出现。待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插入地基之后对外管侧壁进行冲洗,待冲洗完毕后及时灌填砂滤层8,并在砂滤层顶部填充黏土9,防止气体内溢。在抽真空降水之前,需要使用高压水枪对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内部进行冲洗,先将高压水枪插入内管,待井点开始溢水后,将高压水枪插入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孔道,待出水口处的水从浑浊变清澈,即可开始抽真空抽水操作。在真空降水井点使用期间,如果发生淤塞堵塞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包括刚性连接的抽水组件和钻孔组件,所述钻孔组件位于抽水组件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包括内管、外管,内管的外径小于外管的内径,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钻孔组件包括钻头,所述钻头外表面设置有排泥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通过铁片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内管的端部均焊接有底板,外管的底板和内管的底板相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淤塞真空降水井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还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淤塞真空降水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自刚董克义李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