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血管结扎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259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血管结扎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连接机构,第一夹臂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尖部,连接尖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连接机构包括上压杆、下压杆、固定块、固定杆和固定螺栓,上压杆和固定块的上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内部,第二夹臂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竖直槽、第二竖直槽和水平槽,第一竖直槽和第二竖直槽分别对应设置于上压杆和固定块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和拆卸均很方便、固定稳定性好、不易脱落。不易脱落。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血管结扎夹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血管结扎夹。

技术介绍

[0002]止血是处理出血的手段和过程,是手术过程中自始至终经常碰到并需立即处理的基本操作,止血是否及时是否恰当至关重要,手术医师应熟悉各种止血的方法,常见的有压迫止血法、结扎止血法、电凝止血法和药物止血法,其中结扎止血法经常使用,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可能出血的部位或已见的出血点,首先进行钳夹,钳夹出血点时要求准确,结扎线的粗细要根据钳夹的组织多少以及血管粗细进行选择,血管粗时应单独游离结扎,止血钳不能松开过快,这样会导致结扎部位的脱落或结扎不完全而酿成出血,更危险的是因结扎不准确导致术后出血,因此血管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可有效封闭血管,预防和减少术后出血,现有的血管夹在固定时通过两个夹臂底端的卡块与卡槽进行连接,拆卸和固定时不方便,并且容易掉落,导致使用性较差,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血管结扎夹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和拆卸方便均很方便、固定稳定性好、不易脱落血管结扎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于固定的血管结扎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连接机构,第一夹臂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尖部,连接尖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连接机构包括上压杆、下压杆、固定块、固定杆和固定螺栓,上压杆和固定块的上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内部,第二夹臂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竖直槽、第二竖直槽和水平槽,第一竖直槽和第二竖直槽分别对应设置于上压杆和固定块的下方,水平槽的右端依次连通第一竖直槽和第二竖直槽,下压杆的底端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第一竖直槽的底部,固定杆的左端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水平槽的左端。
[0006]优选地,前述上压杆的下部设置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通孔,固定块的左侧中设置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插槽。
[0007]再优选地,前述下压杆在上压杆的作用下向下压缩第一弹簧至最低位置时,上压杆的通孔、固定块的插槽和固定杆的水平中心线均在同一直线上,便于固定杆的移动和准确插入插槽中。
[0008]更优选地,前述上压杆和固定块对应插入至第一竖直槽和第二竖直槽中,下压杆向下移动压缩第一弹簧,直至上压杆移动至通孔与固定杆相对应时,固定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穿过固定杆上的通孔插接于固定块的插槽上,以实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的卡接。
[0009]优选地,前述第三固定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固定螺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
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固定螺栓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三固定槽中。
[0010]再优选地,前述第三固定槽的左端依次连通第二固定槽和第一固定槽,上压杆和固定块的上部均设置有贯穿两端的插孔,固定螺栓旋入第三固定槽时,其左端依次穿过固定块和上压杆的插孔中,以实现对固定块和上压杆的固定。
[0011]更优选地,前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右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血管结扎夹的使用和拆卸均很方便、固定稳定性好、不易脱落;通过下压第一夹臂,上压杆和固定块对应插入至第一竖直槽和第二竖直槽中,下压杆在上压杆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压缩第一弹簧,直至上压杆移动至通孔与固定杆相对应时,固定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穿过固定杆上的通孔插接于固定块的插槽上,以实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的卡接,从而完成对血管的结扎,且不易掉落;需要拆卸结扎夹时,旋出固定螺栓,上压杆和固定块即可与第一夹臂分离开,从而实现结扎夹的拆卸,方便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中连接机构的剖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处于连接状态时的剖视图。
[0016]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夹臂,1.1、第一固定槽,1.2、第二固定槽,1.3、第三固定槽,2、第二夹臂,2.1、第一竖直槽,2.2、第二竖直槽,2.3、水平槽,3、第一夹块,4、第二夹块,5、上压杆,6、下压杆,7、固定块,7.1、插槽,8、固定杆,9、固定螺栓,10、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0018]参见图1、2和3,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固定的血管结扎夹,包括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和连接机构,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右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第一夹臂1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尖部,连接尖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1、第二固定槽1.2和第三固定槽1.3,连接机构包括上压杆5、下压杆6、固定块7、固定杆8和固定螺栓9,上压杆5和固定块7的上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槽1.1和第二固定槽1.2的内部。
[0019]第三固定槽1.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固定螺栓9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1.3的左端依次连通第二固定槽1.2和第一固定槽1.1,上压杆5和固定块7的上部均设置有贯穿两端的插孔,固定螺栓9旋入第三固定槽1.3时,其左端依次穿过固定块7和上压杆5的插孔中,以实现对固定块7和上压杆5的固定。
[0020]第二夹臂2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竖直槽2.1、第二竖直槽2.2和水平槽2.3,第一竖直槽2.1和第二竖直槽2.2分别对应设置于上压杆5和固定块7的下方,水平槽2.3的右端依次连通第一竖直槽2.1和第二竖直槽2.2,下压杆6的底端通过第一弹簧10固定连接于第一竖直槽2.1的底部,固定杆8的左端通过第二弹簧11固定连接于水平槽2.3的左端,在未使用结扎夹时,第一弹簧10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簧11处于正常状态。
[0021]上压杆5的下部设置有与固定杆8相匹配的通孔,固定块7的左侧中设置有与固定杆8相匹配的插槽7.1。下压杆6在上压杆5的作用下向下压缩第一弹簧10至最低位置时,上压杆5的通孔、固定块7的插槽7.1和固定杆8的水平中心线均在同一直线上,便于固定杆8的移动和准确插入插槽7.1中。上压杆5和固定块7对应插入至第一竖直槽2.1和第二竖直槽2.2中,下压杆6向下移动压缩第一弹簧10,直至上压杆5移动至通孔与固定杆8相对应时,固定杆8在第二弹簧11的作用下穿过固定杆8上的通孔插接于固定块7的插槽7.1上,以实现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之间的卡接。
[0022]为了更好的阐述本技术,下面具体说明其工作过程:
[0023]首先通过第一夹块3和第二夹块4将血管结扎夹固定在施夹器上,通过对施夹器施加压力,将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进行闭合,上压杆5和固定块7对应插入至第一竖直槽2.1和第二竖直槽2.2中,下压杆6在上压杆5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压缩第一弹簧10,直至上压杆5移动至通孔与固定杆8相对应时,固定杆8在第二弹簧11的作用下穿过固定杆8上的通孔插接于固定块7的插槽7.1上,固定杆8依次卡住上压杆5和固定块7,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血管结扎夹,包括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1)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尖部,所述连接尖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1.1)、第二固定槽(1.2)和第三固定槽(1.3),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上压杆(5)、下压杆(6)、固定块(7)、固定杆(8)和固定螺栓(9),所述上压杆(5)和固定块(7)的上部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槽(1.1)和第二固定槽(1.2)的内部,所述第二夹臂(2)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一竖直槽(2.1)、第二竖直槽(2.2)和水平槽(2.3),所述第一竖直槽(2.1)和第二竖直槽(2.2)分别对应设置于上压杆(5)和固定块(7)的下方,所述水平槽(2.3)的右端依次连通第一竖直槽(2.1)和第二竖直槽(2.2),所述下压杆(6)的底端通过第一弹簧(10)固定连接于第一竖直槽(2.1)的底部,所述固定杆(8)的左端通过第二弹簧(11)固定连接于水平槽(2.3)的左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血管结扎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压杆(5)的下部设置有与固定杆(8)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固定块(7)的左侧中设置有与固定杆(8)相匹配的插槽(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血管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杆(6)在上压杆(5)的作用下向下压缩第一弹簧(10)至最低位置时,上压杆(5)的通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普瑞德医疗器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