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0067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7
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具备内部零部件(2)和壳体(3)。内部零部件(2)包括产生有效成分的放电部(21)。壳体(3)以具有排放有效成分的排放口(31)的箱状形成,用于收容内部零部件(2)。壳体(3)具有金属体(30),该金属体(30)包围内部零部件(2)中的至少放电部(21),且包括底板和周壁(36)。金属体(30)在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的相邻的周壁(36)的两面之间的角部具有无缝部(301)。由此,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向壳体(3)外放射的电磁噪声而降低电磁噪声向外部的影响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备产生有效成分的放电部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记载有在壳体内收容有包括电路基板在内的内部零部件的结构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静电雾化装置)。电路基板保持包括放电部(放电电极)在内的静电雾化产生部、驱动电路(高电压施加部)以及送风部等。这些内部零部件作为一个单元收容于壳体内。
[0003]壳体构成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轮廓。电路基板支承于已设置到壳体内的支承部,由固着器具固定。壳体由金属这样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将电路基板固定于壳体的固着器具兼用作接地。由此,减少了在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放电时产生的电磁噪声。而且,在壳体配设有供空气流入的供气口(孔)和由于静电雾化而产生的带电微粒子水的排放口。
[0004]然而,以往,上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的壳体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以箱状形成,以便能够收容内部零部件。利用弯曲加工形成的壳体在弯曲后的金属板的接缝等产生间隙。因此,电磁噪声从间隙泄漏,无法充分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具备:内部零部件,其包括产生有效成分的放电部;以及壳体,其以具有排放所述有效成分的排放口的箱状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内部零部件,所述壳体具有金属体,该金属体包围所述内部零部件中的至少所述放电部,且包括底板和周壁,所述金属体在朝向互不相同的方向的相邻的所述周壁的两面之间的角部具有无缝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还具备与所述壳体接合的盖体,所述壳体具有设置于与所述排放口的位置不同的位置的开口部,所述盖体以在其与所述壳体之间收容有所述内部零部件的状态以封堵所述开口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由多个接合部接合,该多个接合部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周围的位置,至少包括第1接合部、第2接合部、第3接合部以及第4接合部,所述第1接合部、所述第2接合部、所述第3接合部以及所述第4接合部以连结所述第1接合部和所述第2接合部的第1直线与连结所述第3接合部和所述第4接合部的第2直线在所述开口部内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该有效成分产生装置还具备夹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内部零部件的一部分之间的缓冲体,所述第1直线与所述第2直线之间的交点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之间的接合方向的一方看来位于所述缓冲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内部零部件还包括产生从所述排放口向所述壳体的外部输出所述有效成分的气流的送风部,所述缓冲体以至少与所述送风部接触的方式配设。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接合部包括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角部的角接合部。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内部零部件还包括驱动所述放电部的驱动电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效成分产生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具有绕组部和与所述放电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崎基资平井康一伊东幹夫裏谷丰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