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用辅助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971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用辅助运输装置,包括:辅助运输件适于设置在回风巷道内,在综采工作面向前推进的方向上,辅助运输件和支撑支架间隔设置在回风巷道内;运输机设置于支撑支架的后方,且辅助运输件的机头搭接在运输机上;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第一伸缩件与辅助运输件的尾部相连以带动辅助运输件向前移动,第二伸缩件与机头向上以调整机头的偏移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辅助运输件设置在支撑支架的一侧,当支撑支架的底板出现底鼓现象时,操作人员可采用锹镐工具直接将底板下方卧底的煤运输到辅助运输件上,再通过辅助运输件将该部分煤输送到运输机上,从而便于将该部分煤输送到回风巷道外。从而便于将该部分煤输送到回风巷道外。从而便于将该部分煤输送到回风巷道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用辅助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用辅助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综放工作面向前推进,并随着采动的影响,综放工作面的上下巷道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形变,采取主动加强顶板支护后,巷道的作用力就会集中到底板上,造成底鼓现象,在下巷应力集中显现明显,增加了对巷道底板维护工作,不利于巷道的管理,而且还要按照每天推进10个循环计算,每天卧底量达到32吨(截深0.8m
×
作业循环10个/天
×
巷道宽度4m
×
卧底深度为0.8m
×
容重1.25m)。
[0003]综上,目前主要的问题有:
[0004]1、卧底工作量大,每天卧底量达到32吨煤,采用锹镐工具和肩扛等方式进行运煤作业,严重制约着安全生产。
[0005]2、占用其他生产准备时间,给其他检修工作增加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用辅助运输装置,以便于运输底板下方卧底的煤。
[0007]本技术的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用辅助运输装置,所述回风巷道内设有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运输装置包括:辅助运输件,所述辅助运输件适于设置在所述回风巷道内,在所述综采工作面向前推进的方向上,所述辅助运输件和所述支撑支架间隔设置在所述回风巷道内;运输机,所述运输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支架的后方,且所述辅助运输件的机头搭接在所述运输机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与所述辅助运输件的尾部相连以带动所述辅助运输件向前移动,所述第二伸缩件与所述机头向上以调整所述机头的偏移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用辅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综采工作面向前推进的方向上,所述辅助运输件位于所述支撑支架的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用辅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包括第一拉移千斤顶和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一拉移千斤顶包括第一缸体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座上,所述第一缸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辅助运输件的尾部,所述第一定位座适于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回风巷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用辅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定位座上设有第一定位轴,所述第一定位轴上可移动地设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定位件止抵于所述第一拉杆上以调节所述第一拉杆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道用辅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套,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轴的直径,所述第一拉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套之间,每个所述第一定位套朝向所述第一拉杆一侧均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来
申请(专利权)人: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